文:思齊 編輯:香笙

和外賣小哥一樣,這些女騎手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是城市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她們是各自家庭的半邊天,是騎手,是媽媽,更是她們自己。她們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一本讓人百讀不倦的書。
織金縣位于貴州省中部偏西,不大的縣城里有近180位外賣騎手,其中20位是不同年齡段的女騎手,1991年出生的徐曉翠就是其中之一。
徐曉翠做外賣騎手快3年了,很難想象,一個漂亮的90后姑娘愿意做外賣騎手,還能堅持這么久。風里來雨里去不說,常年只穿工作服,連化妝也免了,這是徐曉翠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的。
曾經,徐曉翠在織金縣城一家快餐店工作,后來又到家門口的水果店上班。也是在這里,她認識了幾位經常來店里取餐的騎手。了解到做騎手時間自由,可以多陪孩子,徐曉翠決定挑戰下自己。老公不答應,擔心她吃不了這份苦。可她鐵了心要干,老公只好讓她試試看。
徐曉翠有自己的想法,她若不上班,整天閑在家里,那豈不是給兩個孩子做了偷懶的壞榜樣?關鍵是,做騎手既能自食其力,時間又很自由。“我們每天上班只需要8個小時在崗就行,可以接送孩子,不爆單的情況下,調度和站長一般都不會管我們。”考慮到女騎手不只是騎手,更是媽媽,美團外賣織金配送站規定她們每天有4個小時調休時間,接單時間也可結合自身情況調整;站點還專門開設了專線電話,萬一女騎手發生什么意外,只要撥打電話,5分鐘之內,站里就會派附近騎手前來支援。
最后,老公拗不過徐曉翠,只能支持。“實際上直到現在,老公都不愿意我做騎手,他擔心我天天騎摩托在路上跑不安全,也怕我太累。”徐曉翠一臉幸福地說道。她和老公很恩愛,這也是她遠嫁的勇氣和理由。
為了不讓老公為自己操心,徐曉翠很少在他面前喊累、吐槽。有時,遇到的不順心的事多了,她就少跑一點,多花點時間在家里,反正孩子也需要陪。“我家就在縣城中心,沒有單的時候,我基本上都在家里。有時候趁上午10點左右不忙,就把菜洗好切好,電飯煲預約煮飯,等到12點半左右送完單再回來炒菜,陪孩子吃飯。晚上也一樣,吃完飯后輔導孩子寫作業,不會讓孩子在9點后睡覺。”在徐曉翠看來,孩子遠比掙錢重要,為人母,重心要放在孩子身上。
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吃飯時,剛上一年級的兒子悶悶不樂地和她聊天:“媽媽,班上同學說你就是個跑腿的,給人家送飯的,人家叫你干嗎你就干嗎。”徐曉翠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轉念一想,這正是給兒子傳達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好機會,便笑著說道:“兒子,騎手也是一份不錯的工作呀!你看,媽媽一不偷二不搶,全憑自己的雙手掙錢,一點也不丟人!”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此后,徐曉翠時不時地就會找機會跟兒子聊聊工作,讓他看到每份工作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不分貴賤。再有同學嫌棄徐曉翠的工作時,兒子像個小大人一樣毫不客氣地懟回去:“我媽媽做騎手怎么了?勞動最光榮!”不愧是90后的娃,孺子可教也!徐曉翠笑嘻嘻地為兒子點了好幾個贊。
80后國金香也非常重視孩子們的教育。沒做外賣騎手之前,她在農村老家照顧孩子,愛人在上海修理大貨車,月薪過萬。2018年,夫妻倆在縣城貸款買了一套商品房,一個月還2600多元房貸,家庭負擔更重了。
因為嫂子是外賣騎手,國金香決定找工作后,被嫂子引薦到織金縣美團外賣站上班。剛開始,不太會玩智能手機,不會用接單App,對路線和商家也不熟悉,雖然有嫂子和同事們的幫助與鼓勵,她還是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最累的是爆單時,有時候一下子跳出七八單來不及送,真是急死人了。有時候因為一單被耽誤,其余的都得推遲,就有人投訴、差評。”國金香時常覺得心酸,甚至不想再干了。
好在,遠在上海打工的愛人很體貼她,主動攬下教育孩子們的責任,每天都和孩子們視頻、打電話,指導孩子們學習。愛人勸她不要干了,國金香堅持用自己的努力為愛人減輕負擔,還反過來勸他:“我做騎手挺好啊,一個月能掙4000元左右,可以補貼家用。”
新伙伴詩輝琴才來一個月,很快就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辛苦和不易。最近幾年,詩輝琴的愛人、她自己以及公公相繼生病,家里欠了十幾萬元債務,兩個孩子分別上初中和小學,經濟壓力可想而知。也因此,做外賣騎手成了詩輝琴不錯的選擇。“大家都說做騎手難免有委屈和苦累,這些我都不怕,都能堅持。其實,這份工作挺好的,給了我們這些時間不便的媽媽一條出路,讓我們既能照顧家人,又能掙到錢補貼家里。”這是詩輝琴的肺腑之言,以前去菜市場買菜,她都舍不得花錢,現在,每天有收入,她就可以多買些孩子們想吃的東西。
生活漸漸變好,詩輝琴干勁兒更足了,也更愛笑了。“困難是暫時的,只要不斷努力,我和家人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詩輝琴一臉陽光。
和詩輝琴一樣,女騎手趙平最愛聽到手機里的提示音:“叮咚,你有一張外賣派單,請盡快送達。”趙平坦言自己很珍惜現在的工作,因為這份工作讓她的生活過得更從容。
8年前,趙平與丈夫離了婚,并努力爭取到女兒的撫養權。離婚后,要強的她將女兒托付給媽媽照顧,只身前往貴陽,從擺地攤到做小吃,再苦再累也不怕。2018年,女兒要上小學了,趙平毅然放棄了貴陽不錯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最終決定做一名外賣騎手,以便照顧女兒生活、上學。
剛跑單不久遇到一個雨天,因路面較滑,趙平不慎摔了一跤。顧不上查看摔傷的腿,她第一時間查看外賣,發現餐全灑了,她只能自掏腰包全賠。讓她沒料到的是,盡管她在女兒面前只字未提此事,但此后每逢天氣不好,女兒都會打電話提醒她慢點騎車,趙平感動又心酸。她不忍女兒為自己擔心,后來送餐時都特別注意安全,并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獲得了客戶們的好評,做到了零差評。
如今,靠日復一日地跑單,趙平和女兒衣食無憂,她還與一位情投意合的男外賣騎手組建了新的家庭,幸福生活,開心工作。
和為了謀生而工作的姐妹不同,邵云心里對外賣騎手這份工作充滿熱愛。婚后多年,邵云一直沒有上班,每天送孩子上學后就買菜回家,年復一年三點一線,日子過得緊巴巴不說,人也快抑郁了。
2021年11月,考慮到在上小學的一雙兒女都很乖巧懂事,學校又提供課后服務,她便在熟人的介紹下做了一名外賣騎手。起初,邵云也覺得跑單有點兒難,但沒過多久,她就適應了。為了多陪伴孩子,邵云將每個月的兩個休息日分成4個半天休,帶孩子們到處玩、吃好吃的,孩子們開心,邵云也跟著樂:“跑了幾個月,一個月能掙4000到6000元,手里隨時有錢,以前我怕孩子們吃零食,不敢帶他們上街,現在,孩子們從街頭吃到街尾。”
邵云實實在在地愛上了這份差事,“這份工作可以照顧到家庭和孩子,還能接觸到不同的人,同事之間像兄弟姐妹一樣,整個人充實多了”。不只自己喜歡,做外賣騎手一個月之后,邵云還勸開出租車的愛人也來做騎手。愛人動心了,但想到出租車公司的相關規定,不得已放棄了這個想法。介紹愛人不成功,邵云又介紹了幾個朋友加入進來。她高興地表示,未來自己要一直做外賣騎手,直到跑不動為止,真是完美詮釋了熱愛的意義。
邵云說,同事們都很喜歡這份工作,29歲的黃沙沙就是其中之一。黃沙沙有3個孩子,選擇做騎手,是為了照顧孩子。和大多數同事一樣,入行后,黃沙沙也不止一次被客戶拒餐、遭遇差評、賠餐。一次,她送餐上門,敲門沒反應,打電話又不接,無奈之下,她只能上報到站點。誰知,等站點通過了,她也點了“送達”,客戶又聯系她,要求二次配送,影響了其他單的配送,造成配送超時。事后,黃沙沙很郁悶,回到家也開心不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沙沙才懂得,生活是自己的,為這些小事影響自己的工作和心情很不值得。
實際上,熟悉工作后,黃沙沙很快樂在其中。每天只要時間來得及,她會給自己化個淡妝,迎接新一天的工作。“我嘴巴比較甜嘛,跟客戶溝通起來大多很愉快,跟商家們也嘻嘻哈哈的,大家都像朋友一樣。”現在,她早已對工作得心應手。
奮進中,黃沙沙還發現了身邊的很多感動。有時客戶下單時,特地留言:“騎手別著急,路上慢點。”有時趕上下雨天,客戶會送傘給她。去年冬天的一個早晨,天氣特別寒冷,黃沙沙的第一單是給一個小姐姐送米粉。臨走時,小姐姐遞給她一顆巧克力:“姐姐,天氣冷了,照顧好自己。”黃沙沙的心都被暖化了,那一天的心情都美美噠。
兩年前,黃沙沙貸款買了輛車,接下來她還有更長遠的打算:“我老公的老家在縣城郊區,以后會拆遷,到時候我給孩子們一人買一套房,再開個小館子,早餐店也不錯。”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黃沙沙相信,未來的自己會更享受工作和生活。
付出和成長的同時,外賣女騎手們擁有了一份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她們的勇敢令人欽佩和尊重,也值得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