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香生活研究所 編輯:紫陌
在年輕人中大受歡迎的氣泡水,到底對健康好不好?那些所謂的功效,真的存在嗎?經常喝,又會有什么影響呢?在深入研究之后,我找到了答案。(本文的氣泡水不包括可樂、雪碧等甜飲料,它們的健康風險就不贅述了。)

因為“爽”啊!氣泡在口中破裂,就像是在舌頭上點了一串上千響的小鞭炮,噼里啪啦一陣炸裂,有點辣、有點痛,更有點爽!再來一個暢快淋漓的長嗝,爽感翻倍!而且夏天和氣泡水更配哦。
有研究發現,無論是常溫飲料還是冰鎮飲料,帶氣泡的都比不帶氣泡的更解渴。水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的過程叫做“碳酸化”。這項研究認為,碳酸化是對口腔的一種感官刺激,會影響大腦對喝水量的判斷。冰鎮飲料,原本就比常溫飲料更加解渴。氣泡 + 冰鎮,那更是強強聯合,成為夏天最爽的搭配。
但市面上氣泡水的品牌和種類五花八門。氣泡水和氣泡水,是不一樣的。首先,行家們會根據每升水中氣泡含量的多少,把氣泡水劃分為柔爽、小爽、經典爽、激爽四種口感。不同的口感,還能對應上不同的氣泡水品牌。追求特定口感的人,喝氣泡水是要挑牌子的。
除了口感有別,氣泡水還有“天然”和“人工”之分。天然氣泡水,是指天然帶有氣泡的礦泉水,通常來自火山活動地區的地下含水層,得通過地層鉆孔提取,稀有、麻煩、價格也高,屬于氣泡水中的“頂流”。人工氣泡水,則是通過加壓將二氧化碳充入水中,現在市面上大多數氣泡水都是人工的。
除了水+氣泡,還有不少人鐘愛蘇打氣泡水,也就是在水中同時加入碳酸氫鈉和二氧化碳。無論哪一種氣泡水,都有大批堅實擁躉。
氣泡水經過舌頭,滑過喉嚨,不僅帶來了爽,還有意料之外的飽腹感。
一項針對 20 歲左右年輕健康女性開展的實驗顯示,喝下氣泡水的被實驗者,能觀察到顯著增加的飽腹感和降低的饑餓感。研究同時發現,即使是口含氣泡水而不咽下去,被實驗者也能在 5分鐘后顯示出短暫但明顯增加的飽腹感,以及降低的饑餓度。研究認為,碳酸化所引起的口腔刺激,是造成飽腹感的唯一原因。隨餐喝一點氣泡水,兩餐之間喝點氣泡水,或許都有助于控制饑餓感,少吃幾口零食。減肥黨狂喜!
那太多氣泡進入胃里,會影響腸胃健康嗎?二氧化碳是一種極不穩定的氣體,會找各種機會溜走:一部分在擰開瓶蓋的那一瞬間就逃跑了,一部分在接觸你 37 度的口腔時也受熱逃跑了。被吞進胃里的那部分,也大多被一兩個暢爽的長嗝排出體外。最后剩下那一點點氣泡,則會經過腸道的運輸,變成屁。但氣泡畢竟是種刺激,如果有胃酸反流、胃食管反流病(GERD) 或脹氣問題,確實不適合喝氣泡水(包括蘇打氣泡水)。對于腸胃 OK 的人,氣泡水的影響可能是多打兩個嗝,多放幾個屁……
那氣泡水真的沒啥問題,可以敞開喝了嗎?
對于各種飲料,大家最介意的就是糖含量,糖吃太多不好已經不用再強調了。但氣泡水有一個很多人可能沒太在意的小問題:鈉。
前面介紹產品分類的時候講到,氣泡水中可能會加入碳酸氫鈉,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額外的鈉攝入。雖然氣泡水中的鈉含量,比起日常的飯菜零食,只能算個“零頭”。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鈉的攝入本來就普遍超標,喝蘇打氣泡水就是多上加多。
如果你是因為所謂的“健康”功效而選擇氣泡水,那真的大可不必,普通的水就很好。網傳氣泡水能緩解便秘、促進腸道蠕動、助消化……幫大家咨詢了專家,確實有相關研究探討過這個課題,但是一次樣本量只有21 人的 2002 年的老研究。參考價值相當有限。至于所謂改變身體酸堿性的效果,更是別當真。
不同酸堿性的氣泡水,根本抵不過胃酸和膽汁等消化液的影響,到了胃里都是酸性的,到了腸里都是弱堿性的。身體酸堿理論早就被證實是一場騙局,造出這一說法的人,幾年前就被抓了。
如果你是因為不喜歡喝純水,或者就是喜歡氣泡的“爽”,日常就把氣泡水當普通水喝,那最好看一下產品成分表,選擇干干凈凈的氣泡水(水+氣泡)。
簡而言之,對于絕大多數身體無虞尤其是腸胃沒有問題的小伙伴來說,把氣泡水當水喝,沒啥大問題。拋開解渴、增強飽腹感這些好處,氣泡水最大的功德,在于通過有趣的口感、自帶爽感的誘惑,讓你多喝點水!
非要說點毛病的話,把氣泡水當水喝,最受傷的可能是錢包。但炎熱的夏天,誰能拒絕一杯加了水果和冰塊,在舌尖跳舞的氣泡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