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王傳雷 李行向 韓文志


摘 要 生物肥對維護土壤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在“藥肥雙減”政策的引導下,以生物有機肥為代表的新一代綠色化肥,對促進山東省化肥工業的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該省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不斷推廣普及生物肥,但生物肥在山東省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為給山東省推廣普及生物肥提供資料參考,結合山東省生物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山東省生物肥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菌種發酵工藝、完善行業標準、促進集群化發展等對策。
關鍵詞 生物肥;化肥減量增效;山東省
中圖分類號:S14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3.016
生物肥是指以生物的生命活動為中心,對植物病害可進行有效防治的生物產品,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肥料。生物肥能夠達到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限制作物對有害物質吸收的效果,同時在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凈化與修復土壤、減輕農作物病害、提升農產品品質與食品安全水平等領域具有無可取代的作用。分析山東省生物肥的發展現狀,研究如何推動生物肥的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生物肥在維護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對促進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生物肥概述
生物肥是一種輔助肥料,其通過改善土壤的水肥條件、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誘導植物產生具有抗逆性的活性物質等途徑,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1]。生物肥可以減少化肥過度施用對土壤帶來的傷害,在土壤修復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生物肥主要可以劃分為3種類型,即生物菌劑、復合生物肥、生物有機肥[2]。當前生物肥研發的熱點產品包括有機物料腐熟劑(或稱發酵劑)、根瘤菌劑、生物修復劑(主要針對生物區系、解毒、重茬等問題)、促生菌劑、生物有機肥等[3]。
20世紀50年代后期,我國開始生產和應用生物肥[4]。近年來,我國生物肥行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截至2020年,我國生物肥的市場規模已經從2011年的234.5億元增加到413.3億元,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6%。我國生物肥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2? 山東省生物肥行業發展概況
2.1? 發展現狀
山東省是我國首個農業總產值超過萬億元的大省,也是我國第一化工大省,農藥和肥料生產企業和登記產品數量居全國首位。農業投入總量較大,化肥使用量居全國第2位,給山東省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近年來,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把化肥減量增效作為推進農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了大量工作,如測土配方施肥、施用生物肥、有機肥替代化肥等。通過一系列減肥增效關鍵技術的推廣,山東省化肥減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化肥用量和施用強度連續多年負增長[5]。
對2012—2021年山東省農用肥料施用量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山東省農業生產中的肥料施用量在不斷降低,從2012年的476.26萬t降到2021年的371.02萬t,10年間平均每年減量10.52%(見圖1)。但在該區間內,糧食總產量一直保持上升趨勢,從2012年的4 815.81萬t升至2021年的5 500萬t(見圖2)。
化肥使用量的減少拓寬了生物肥的發展空間,以山東省企業為代表的眾多新型特肥企業橫空出世,同時很多傳統老品牌也開始提高對特肥的關注,生物肥研發生產市場前景廣闊。可以看出,在“藥肥雙減”政策的引導下,以生物有機肥為代表的新一代綠色化肥,對促進山東省化肥工業的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2.2? 存在的不足
2.2.1? 菌種發酵工藝有所欠缺
山東省生物肥的研究與開發在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培育了一批信譽卓著的龍頭企業。但與國際同類產品比較,山東省生物肥行業整體上仍然面臨著技術參差不齊、作用機制不清、產品同質化嚴重、工藝創新不足、功效穩定性差等瓶頸問題,這與基礎研究薄弱和研發投入不足有關。長期來看,生物肥企業的核心競爭,就是核心菌種的競爭、具有自主產權的優質菌種的競爭。在終端市場上,生物肥的產品創新能力和效果與生物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直接的聯系,只有確保了菌劑的品質,才能從源頭上確保生物肥的商品化和穩定的效果。這需要生物化肥公司加強技術革新,提高研發積極性,在培育新的功能菌株、開發穩定的優質菌群組合、維持產品的活力等方面做出努力,與世界領先公司的優質產品進行比較,開發出穩定、高效、優質、廣泛適用的新型生物化肥菌種。
2.2.2? 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
1)品種雜亂。山東省的生物肥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菌種達100多種,登記注冊產品有1 000多個,數量眾多且無明確分類。很多廠商對生物肥產品的開發機制和應用效果缺少科學性的論證和有效性的驗證,對其中的核心成分和用量的標示也不夠清晰。廠商在打廣告時,常常會用“包治病害”等較為夸張的宣傳標語,對消費者造成錯誤引導。生物肥市場面臨著企業推廣難、用戶選擇難、產品魚龍混雜的復雜局面。2)價格參差。生物肥具有效果好、綠色高效的優點,但由于原料成本偏高和技術不成熟,其價格比一般的化肥略高。部分企業在利益的驅動下,通過惡意的價格競爭來搶占市場,低價低質的生物肥產品層出不窮。
2.2.3? 行業集群效應不明顯
山東省的生物肥產品由于運輸距離的制約,市場供給仍處于較低水平。比如,山東省的大型生物肥企業集中在聊城市、泰安市、臨沂市等地,且很難在各地域建立分公司,因此其在跨省、跨地域銷售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產品生產地和產品消費地距離較遠,需要借助現代化的物流系統進行長距離運輸,導致營銷成本上升。與此同時,生物肥產品線的多元化對產品的物流和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水溶制劑的液體化運輸、高活力菌種的冷鏈運輸、固態發酵產品的安全運輸等,都對現有的物流和運輸車輛的硬件及與之相關的存儲和檢測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山東省生物肥高質量發展對策
3.1? 優化菌種發酵工藝,規范菌種類型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登記的復合菌種已達722個,復合菌種的開發與利用是生物肥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科研人員對生物資源的發掘,生物菌種的多樣性也在增加,這就導致菌種質量參差不齊,品質不易控制,接種過程繁瑣,染菌風險高[5]。為確保生物肥菌種的研發工作順利開展,需要構建一個全國性的生物肥菌種資源庫,成立專業的生物肥管理機構,對菌種展開收集、篩選、評價和保藏,以保障菌種資源的安全。此外,還需制定完善的生物肥國家和行業標準,加強農業微生物菌種資源的基礎研究和評價工作,建立、完善行業標準和規范,實現菌種信息的標準化,為菌種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提供可靠信息。
3.2? 完善行業標準,加強市場監管
標準的建立是市場有序發展及進一步規?;l展的前提。當前,新原料、新工藝、新產品層出不窮,在全面推進高質量和綠色發展的前提下,現有生物肥標準難以適應市場發展形勢,業內對標準更新的需求與日俱增。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提出以下3點建議。1)按照生物肥行業標準需求,梳理現行國家標準,補齊標準短板,加快制定生物肥相關指標的國家標準,鼓勵企業和社會團體制定相關配套標準,為肥料產品“有標可依”提供基礎支撐。2)充分發揮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行業協會、技術機構的作用,面向生物肥生產企業、商超和銷售企業,系統開展生物肥相關標準的培訓,引導企業盡早貫標、用標和達標,不斷強化標準實施,持續提升標準水平。3)加強行業監管。完善生物肥使用登記與備案管理,建立肥料標簽二維碼系統和生產銷售追溯系統;加大對登記和備案肥料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力度,加大處罰力度,構建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肥料質量監管機制。
3.3? 科學規劃,促進行業集群化發展
要提高山東省的生物肥行業發展速度,就需要政府和企業提高對行業集群發展的認識,科學規劃,充分發揮行業集群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1)在濰坊市、青島市和菏澤市等微生物肥生產企業較為集中的區域,構建集微生物菌種研發、生產、銷售和物流倉儲于一體的完整技術鏈條,將微生物肥應用技術研究、微生物菌劑生產、微生物肥生產和物流倉儲等環節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行業鏈,使該區域的微生物肥行業和企業能夠迅速發展。2)以土地、稅收等政策為導向,培育和壯大微生物肥生產的上下游企業,讓行業體系中的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通過優勢帶動、主動學習等方式,推動行業集群的形成。3)以某一突出的行業特性為紐帶,促使行業集群內的企業進行專業化的分工。例如,濰坊市的生物肥企業,可以根據當地的蔬菜生產特點,研發出具有不同效果,且功能互補的菌肥產品;也可以將生物肥行業的上下游結合起來,如將原料供應、成品包裝、品牌推廣、物流運輸等行業結合,打造菌肥工業集群,持續提高行業的影響力。
4? 結語
生物肥的研發和應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與某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山東省生物化肥行業的研發和應用時間還很短,某些生物化肥和制劑產品在當地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使用和推廣。因此,農業科研院所、生物肥企業及農業相關部門應共同努力,致力于解決當前生物菌種匱乏、產品功能單一、易失效、不易保存等問題,建立一套完善的菌種鑒定技術規范,增強生物肥在實際生產中的作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元文霞,畢影東,樊超,等.我國生物肥料的發展現狀與應用[J].農業科技通訊,2022(12):4-9.
[2]? 仝倩倩,祝英,崔得領,等.我國生物肥料發展現狀及在蔬菜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2(4):259-266.
[3]? 王景超,于曉菲,商姍姍.我國生物肥料研究現狀及其在作物上的應用進展[J].農業與技術,2022,42(1):34-37.
[4]? 文曉娥.我國生物肥料的研發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J].新農業,2021(4):92-93.
[5]? 金敏.山東省生物肥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