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 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擁有豐富的毛竹資源,毛竹產業為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了有效助力。截至“十三五”期末,桃江縣竹林面積達到77 124.4 hm2,立竹株數達到2.56億株,竹產業總收入達到452.3億元。目前,桃江縣已經成為湖南省竹筍產業發展第一縣,并把竹產業列入“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發展項目。長期以來,病蟲害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毛竹產量,不利于桃江縣毛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了提升毛竹病蟲害防治水平,推動毛竹產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總結了桃江縣毛竹的主要病蟲害種類,并針對毛竹枯梢病、毛竹煤污病、黃脊竹蝗、竹鏤舟蛾的發生特點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技術。
關鍵詞 毛竹;病蟲害防治;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
中圖分類號:S763.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3.032
毛竹是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重要的林業資源,也是當地發展竹筍產業、竹制品加工業、生態旅游業的物質基礎。“十三五”期間,桃江縣建成毛竹筍用林
6 200 hm2,生產竹筍超1億kg,產值超過10億元,竹筍生產加工集群覆蓋13個鄉鎮的近70個村[1]。截至“十三五”期末,桃江縣竹林面積達到77 124.4 hm2,立竹株數達到2.56億株,竹產業總收入達到452.3億元。目前,桃江縣已經成為湖南省竹筍產業發展第一縣,并把竹產業列入“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發展項目。但是,毛竹在生長過程中易遭受病蟲危害,嚴重影響竹筍產量、品質及竹材產量。因此,從事毛竹栽培的農戶必須重視毛竹病蟲害防治工作,促進毛竹健壯生長?,F總結桃江縣毛竹主要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技術如下,以供廣大農戶參考。
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術
桃江縣毛竹病害主要有毛竹枯梢病和毛竹煤污病。其他病害雖有發生,但多屬于零星發病且危害程度小,對毛竹生產的影響也較小。
1.1 毛竹枯梢病
1.1.1 發生特點
毛竹枯梢病是由間座殼科喙球菌屬的竹喙球菌引起的一種毀滅性病害[2]。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帶病母竹、竹苗、竹材中,可借助風、雨水近距離傳播至健康毛竹。因此,當毛竹林中存在病原菌時,5—6月多雨季節,病原菌開始侵入當年生新竹;7—8月出現癥狀。如防治不及時,病原菌可蔓延至整片竹林,初始發病后3~4年內可導致竹林成片枯死,趨于毀滅,給毛竹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毛竹枯梢病由病原菌侵染引起,土壤、氣候等條件會影響該病的發生程度。如7—8月遇高溫低濕條件,病害多發且易流行;林地土層淺,土壤孔隙度低,缺少鉀、硼、氮、磷等元素,易于病原菌的產生;低海拔、低坡、向陽坡林地易發生該病害[3-4]。
該病主要表現為枝枯、梢枯和整株枯死。在病原菌侵入當年,主要為害當年生新竹。7月上旬毛竹發病時,主梢、枝條節杈處出現棕紅色或淡褐色小病斑;發病30 d左右,病斑擴大呈梭形或舌狀并轉化為深褐色或深絳紫色。當病斑包圍枝梢形成環狀后,發病部位以上的嫩枝、側枝葉片萎蔫、變黃,直至葉片脫落、枝梢枯死。病竹內壁可見白色絮狀菌絲體。發病嚴重的毛竹林,大面積毛竹全株枯死,狀如火燒,竹材質量降低且難以發新筍。若防治不及時,4年內即導致造林失敗,嚴重影響毛竹栽培效益。
1.1.2 防治技術
1)做好檢疫工作。毛竹枯梢病已被列入我國毛竹產區的檢疫病害,栽培區應杜絕從疫區調運母竹、竹苗,并需要對從其他區域調運來的母竹和竹苗加強檢疫。2)農業防治。①及時清園。在春筍長出前,結合衛生伐和鉤梢清除竹林中的死竹、枯枝、病枝、病梢,并清理竹林地上的竹枝,減少病源。結合清園進行墾復,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增加土壤孔隙度,營造不利于病原菌增殖的環境。②清除病竹。7—8月,在發生枯梢病的毛竹林,要及時鉤梢或砍伐病竹,將帶病毛竹、病枝、病梢帶出林地燒毀,防止病害蔓延。③科學施肥。桃江縣毛竹林地土壤以紅壤、黃壤為主,磷元素含量極低,因此應對毛竹林地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增施富含磷元素的肥料,并適量補充鉀、硼等元素,促進毛竹健壯生長,提高毛竹抗病能力。3)化學防治。凡遇枯梢病流行年份,可在5—6月病毒侵染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800倍液噴灑當年生新竹,每15 d噴1次,連噴2~3次。7—8月,用1∶1∶100的波爾多液對清園后的竹林竹冠噴霧預防病害,每7 d噴1次,連噴3次;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每10 d噴1次,連噴3次。
1.2 毛竹煤污病
1.2.1 發生特點
毛竹煤污病又稱毛竹煤煙病,是由煤炱目和小煤炱目的多種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5]。毛竹煤污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枝葉表面的腐爛處,可借風雨及蚜蟲、介殼蟲等病媒昆蟲傳播至毛竹。春季和秋季等降雨偏多季節易發?。淮祟惒≡匝料x、介殼蟲的分泌物為主要營養來源,當毛竹林發生病媒昆蟲危害時易引發煤污病,如3月蚜蟲進入孵化期至11月中旬若蚜分化產卵期間,每月均可發生煤污病,其中以5—8月為病害嚴重期。此外,該病害發生與毛竹林撫育管理不當也存在密切關系,如毛竹密度過大、植株長勢衰弱等,會加重病害的危害程度。
該病害主要為害毛竹的葉片和小枝,病原菌侵染葉片后,以吸器伸入表皮細胞吸取養分,葉片上會形成黑色的圓形霉點。隨病情的發展,霉點擴展并連接成片,逐漸形成塊狀黑斑,黑斑表面狀如煙煤粉末。發病嚴重時,病斑會擴展至全部葉片,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毛竹生長衰弱、葉片脫落。病斑由葉片擴散到小枝上時,會導致小枝枯死。病害流行時,可導致大面積毛竹林衰敗,竹筍和竹材產量、品質下降。
1.2.2 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結合衛生伐清除林中的死竹、病竹;冬末春初進行鉤梢,疏剪過密枝,使林間保持合理的通風透光性。此外,桃江縣自2018年逐步推廣毛竹“人工搖梢”的控梢技術,即3—4月在新竹尚未展葉、竹尖開始下垂的當天和第2天,人工搖動竹稈,使新竹頂梢從竹節處脫落,從而控制頂梢生長。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搖梢有利于竹林保持合適的通透性,提升毛竹抗病能力。2)生物防治。桃江縣毛竹林中存在蚜蟲、介殼蟲的天敵生物,如草蛉、食蚜蠅等,應多多保護天敵生物,以蟲治蟲。3)化學防治。入冬前噴施3°Bé的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源。毛竹煤污病多由蚜蟲、介殼蟲誘發,因此,可以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病媒昆蟲遷飛前及若蟲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10%啶蟲脒乳油3 000倍液對毛竹噴霧殺滅害蟲,每7 d噴藥1次,連噴1~2次[6]。發病時,可對毛竹樹冠噴施50%多·錳鋅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為16%多菌靈、34%代森錳鋅)500倍液,每10~15 d噴1次,連噴2次。
2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技術
桃江縣毛竹蟲害主要有黃脊竹蝗、竹鏤舟蛾等。蟲害對桃江縣毛竹生產的影響較大,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農戶要掌握科學的防治技術,并及時開展防治工作,保障毛竹健壯生長。
2.1 黃脊竹蝗
2.1.1 發生特點
黃脊竹蝗又稱竹蝗,是桃江縣毛竹林的主要害蟲之一,對毛竹生產具有較大威脅。該害蟲在桃江縣每年發生1代,7月成蟲羽化,8—9月交尾、產卵,成蟲多于10月死亡。黃脊竹蝗多在向陽林地3~4 cm深的土壤中產卵,產卵處土壤表面可見黑色圓形蓋狀物;越冬卵于翌年5月上旬孵化并出土,黃脊竹蝗幼蟲即竹蝗跳蝻,5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孵化盛期。在桃江縣,1齡跳蝻一般于5月8日前后出土,蟲體細小,取食林間雜草、小竹葉片;2齡跳蝻于5月20日后上竹取食;6月上旬,3齡跳蝻全部上竹,達到上竹高峰。6月中下旬,4齡、5齡跳蝻上竹后分散取食,迅速為害整片竹林。
當跳蝻、成蟲取食竹葉時,會影響毛竹生長發育,導致長勢衰弱。如果大面積暴發,毛竹葉片會被迅速吃光,新竹枯死,老竹葉片全部脫落并無法發筍。死竹的竹腔內積水,纖維壞死,竹林逐漸衰敗、毀滅。
2.1.2 防治技術
黃脊竹蝗對毛竹林可造成毀滅性危害,必須根據該害蟲的生物學特性,選擇適當的防治方法,力求及時、有效控制黃脊竹蝗的危害,確保造林成功。桃江縣毛竹生產曾長期受到黃脊竹蝗災害的困擾,為切實提高防治效果、保障毛竹產業健康發展,林業工作人員探索出了一整套治蝗技術,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1)挖卵滅殺。在竹蝗卵塊孵化前,在竹林向陽坡、林外向陽區域,根據卵塊所在地的表面特征,挖出卵塊并殺滅。2)“打針”滅蝻?!按蜥槨睖珧锸翘医h獨創的治蝗技術,目前已在全國毛竹產區推廣應用。該技術是在5月上中旬1齡跳蝻出土和2齡跳蝻上竹前,在發現跳蝻活動或跳蝻糞便的區域,用桃江縣林業工作人員發明的防治專用工具——竹腔注射器,在毛竹地面以上20 cm處,向竹腔注射18%殺蟲雙水劑,每株20 mL。在6月跳蝻集中上竹期間,再次向竹腔注射殺蟲雙。殺蟲雙是一種仿生殺蟲剎,對跳蝻具有胃毒、觸殺、內吸傳導和熏蒸作用,通過2次“打針”可以實現對跳蝻的高效防治。3)誘殺蝗蟲。于6—7月跳蝻發育及成蟲羽化期,在毛竹林地放置盛有殺蟲劑的竹槽誘殺蝗蟲。黃脊竹蝗跳蝻和成蟲對尿液具有趨向性,可用50 cm長的竹槽盛放18%殺蟲雙水劑與人尿配制的藥液,體積比為1∶20,每槽盛藥液150 g。放置密度為7 m×7 m,呈“品”字形擺放。竹槽中藥液減少時,要及時添加,以確保防治效果。4)擴大防治范圍。為防止毛竹林外的蟲源進入林地,應在卵塊孵化期對竹林外部區域,用5%高效氯氰菊酯油劑進行超低劑量噴霧,用量為25 g·hm-2,或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為提高防效,可在3齡跳蝻發生期重復噴藥1次。
2.2 竹鏤舟蛾
2.2.1 發生特點
竹鏤舟蛾又名竹青蟲、竹蠶,是毛竹的暴發性食葉害蟲,也是桃江縣毛竹的主要害蟲之一。
2015—2016年,竹鏤舟蛾在桃江縣毛竹產區頻繁發生,給全縣毛竹和竹筍生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該害蟲在桃江縣每年發生3~4代,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老熟幼蟲在竹林落葉中結繭化蛹越冬,翌年4月羽化、產卵。1齡幼蟲于5月中旬孵化并上竹取食葉片和葉鞘,2齡幼蟲于6月中旬至7月下旬快速擴散至整片竹林。該害蟲主要以1齡、2齡幼蟲采食竹葉,嚴重發生時會將葉片啃食干凈、部分葉片因葉鞘被啃食而脫落,造成毛竹長勢衰弱,嚴重影響成竹質量和來年發筍數量。由于該害蟲世代交疊,故可對毛竹造成長期危害,若蟲害發生當年防治不力,來年害蟲發生數量可增加1倍,給毛竹林帶來毀滅性打擊。
2.2.2 防治技術
1)物理防治。利用成蟲的趨光性,于成蟲羽化期在林中設置黑光燈誘殺;利用竹鏤舟蛾幼蟲具有受驚時吐絲下垂或墜地的習性,人工振動毛竹使幼蟲墜地,收集后滅殺。2)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前的4月末至5月初,在竹林中釋放赤眼蜂進行防治,每公頃釋放量為105萬頭。在1齡幼蟲孵化期,用1.5%苦參堿1 500倍液、25%阿維·滅幼脲1 000倍液等生物農藥,使用無人機對竹林噴霧防治,既可殺滅害蟲,又可保障竹筍商品性[7]。3)化學防治。在1齡幼蟲孵化前,用注射器在毛竹地面以上8 cm處向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5 mL,可有效殺滅幼蟲;或將2.5%氯氟氰菊酯乳油、40%乙酰甲胺磷乳油、柴油按體積比1∶10∶10混合,選擇無風天氣使用煙霧機在林間進行熏殺。
3 結語
毛竹是桃江縣的重要林業資源,對發展當地經濟、構建毛竹產業鏈條、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毛竹生產易受病蟲害影響,因此,林業部門和林農要加強病蟲害發生預測預報,及時實施科學防治工作,避免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在確保竹產品商品性的同時,提高防治效果,推動毛竹產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桃江縣林業局.桃江縣現代林業“十四五”規劃[EB/OL].(2022-11-02)[2023-04-05].http://www.taojiang.gov.cn/25879/25886/content_1675140.html.
[2] 廖天仁.毛竹枯梢病[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2.
[3] 林強.毛竹枯梢病發生的土壤條件分析[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3(4):43-46.
[4] 謝菲,梁軍.立地條件對毛竹林枯梢病感病指數的關系效應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2019,32(2):121-126.
[5] 劉巧云,黃翠琴.竹類病蟲害診治圖譜[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6] 張麗紅,高俊仙.10%啶蟲脒乳油防治園林蚜蟲研究[J].吉林農業,2016(8):78.
[7] 朱祥錦.5種生物農藥噴霧防治竹鏤舟蛾幼蟲效果評價[J].世界竹藤通訊,2022,20(5):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