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邦堂
摘 要 森林康養產業是一個新興業態。充分利用國有林場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是山區國有林場轉型的需要、充分發揮森林三大效益的具體體現、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載體。為給山區國有林場森林康養產業又好又快、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利用SWOT法對湖北省恩施市國有銅盆水林場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分析,提出修編《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加強森林康養林培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加強康養人才培養等發展路徑。
關鍵詞 森林康養產業;SWOT分析;發展路徑;國有銅盆水林場;湖北省恩施市
中圖分類號:S750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3.050
森林康養是以森林生態環境為基礎,以促進大眾健康為目的,利用森林生態資源、景觀資源、食藥資源和文化資源,并與醫學、養生學有機融合,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的服務活動[1]。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是科學、合理利用林草資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有效途徑。為給山區國有林場森林康養產業又好又快、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國有銅盆水林場為例,利用SWOT法對林場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路徑。
1? SWOT分析
1.1? 優勢分析
1.1.1? 區位交通良好
恩施市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世界最神秘、最養生的黃金緯度帶——北緯30°,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東鄰建始,西接利川,南鄰鶴峰、宣恩、咸豐,北連重慶奉節。318國道、209國道在恩施市境內交匯,宜萬鐵路和滬渝高速縱貫恩施市全境。恩施許家坪機場已開通12個城市航班,年旅客吞吐量160萬人次。恩施市國有銅盆水林場位于恩施市西北的屯堡鄉羅針田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9°21′~109°23′,北緯30°19′~30°22′,交通便利,距恩施市城區33 km,318國道從林場南側通過。
1.1.2? 森林資源豐富
林場經營總面積714 hm2,活立木蓄積12.6萬m3,森林覆蓋率96.6%。林場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森林資源有喬、灌木51科162屬441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有水杉、銀杏、南方紅豆杉、香樟、鵝掌楸、楠木、杜仲、厚樸等18種。林場內的植物群落以松杉、杉竹和灌木天然混交林為主,天然林比例在55%以上。豐富的植物資源和良好的氣候特征為野生動物的繁衍提供了棲息場所。林場有野生動物66種,隸屬 8目14科,其中屬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有紅腹錦雞、白腹錦雞、紅腹角雉、獐等13種。
1.1.3? 氣候環境適宜
林場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屬典型的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2.9~14.5 ℃,月平均最高氣溫21~25 ℃,最低氣溫0.3~3.3 ℃,全年無霜期180~245 d,年日照時數1 200~1 400 h,年太陽輻射總量86~93 kcal·cm-2,相對濕度80%~88%,年降雨量1 200~2 000 mm,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多風小、春遲秋早[2]。其氣候的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具有區域小氣候特色。林場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100%,森林區負氧離子達到25 000個·cm-3以上,是國內負氧離子高濃度地之一。1993年,《湖北省林業廳關于九宮山等四處森林公園總體設計的批復》(卾林場字〔1993〕第248號)文件同意在銅盆水林場的基礎上組建恩施市銅盆水省級森林公園。2009年,始建于1986年面積133.4 hm2的銅盆水杉木種子園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2019年10月18日,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江海之約森林之旅”為主題的“2019中國森林旅游節”在江蘇南通拉開帷幕,銅盆水林場入選“中國森林氧吧”榜單,成為恩施市第一家“中國森林氧吧”場域。
1.1.4? 景觀設施完善
銅盆水森林公園已建成四大景區、八大奇觀、三十二個景點。四大景區分別為銅盆水景區、林中園景區、瞭望塔景區、轎頂山景區。八大奇觀為銅盆水、林海聽濤、望眼遇仙、百鳥噪林、龍馬行空、錦雞跳墩、雄獅鎮山、轎頂攬勝。這里既有大自然的情趣又具有現代的氣息,既有山野風味又有都市風情,更是休閑旅游、避暑、娛樂、戶外拓展訓練、教育科研、召開各種會議的最佳去處。白日漫步四大景區,見林木蔥茂,遮天蔽日銅盆圣水,夜宿森林山莊,聽林濤低吟。
銅盆水森林公園風景旖旎,環境優雅。初春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盛夏濃蔭蔽日,涼爽宜人;金秋凝紫千紅,群獸聚會;隆冬銀裝素裹,冰凌懸縫。是集旅游、科研、文化、娛樂、度假、集訓的最佳去處。
銅盆水森林公園開發投資8 000多萬元,基礎設施初具規模。公園游覽區沿線基礎設施建設有旅游道路、休憩亭臺、公共廁所、景點指示標牌、危險地段石砌護欄、垃圾箱、垃圾處理站、給排水等;別墅區、住宿區的土家文化主題賓館占地面積2 000 m2、建筑面積14 000 m2;魚塘養殖區,占地面積1 000 m2;餐飲、休閑娛樂區,建筑面積500 m2;國防教育訓練基地,占地面積1 000 m2;旅游接待停車場,占地面積1 000 m2。
1.2? 劣勢分析
1.2.1? 《森林公園管理辦法》制約
《森林公園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 森林公園的設施和景點建設,必須按照總體規劃設計進行。在珍貴景物、重要景點和核心景區,除必要的保護和附屬設施外,不得建設賓館、招待所、療養院和其他工程設施。
1.2.2? 生態紅線制約
按照《生態紅線劃定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銅盆水林場核心區域334 hm2全部劃定為生態紅線管理。
1.2.3? 《湖北省天然林保護條例》制約
《湖北省天然林保護條例》中規定,1)本省天然林應當全部納入保護范圍;人工林中的公益林保護適用本條例。2)本省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生態保護紅線內的天然林為一級天然林;其他天然林為二級天然林。3)對一級天然林實行全面封禁、永久保護。除依法建設必要的保護和科研監測設施外,禁止一切破壞天然林生態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建設用地審批難,建設養老公寓、養老院、森林醫院等康養設施、配套設施成為發展瓶頸。
1.2.4? 景觀資源單調
1)林相層次感缺乏,森林康養效果差。林場有林地總面積689.7 hm2,其中以日本落葉松、柳杉、杉木為主的針葉純林達551.8 hm2,占林分面積的80%,針闊混交林、闊葉純林只占林分面積的20%。低效林分82.8 hm2,占林分面積的12%。特別是2008年持續的暴風雪,日本落葉松倒伏、雪折嚴重,嚴重影響林相景觀。2)主要樹種單調,季相景觀不豐富。林場樹種大部分為鄉土樹種,針葉喬木樹種以柳杉、杉木、日本落葉松為主,闊葉喬木樹種以馬褂木、櫟類等為主,灌木以杜鵑、山胡椒為主,樹木種類不豐富。林場紅葉樹種僅有楓香、槭樹,且只零星分布。群落沒有形成喬、灌、草立體結構,森林資源景觀沒有達到立體化、四季化、彩色化、景觀化、園藝化和“網紅”化,沒有形成春看山花爛漫、夏望綠波翻涌、秋觀層林盡染、冬賞銀裝素裹的景象,無法給人以“步移景換”的感覺。
1.3? 機遇分析
1.3.1? 政策和規劃支持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林改發〔2019〕20號)中明確提出,以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為統領,以服務健康中國和促進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優化森林康養環境、完善康養基礎設施、豐富康養產品、建設康養基地、繁榮康養文化、提高康養服務水平為重點,向社會提供多層次、多種類、高質量的森林康養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1]?!秶伊謽I和草原局關于促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林改發〔2019〕14號)中指出要積極發展森林康養。編制實施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以滿足多層次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利用森林生態環境、景觀資源、食品藥材和文化資源,大力興辦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等森林康養服務。建設森林浴場、森林氧吧、森林康復中心、森林療養場館、康養步道、導引系統等服務設施。加強林藥材種植培育、森林食品和藥材保健療養功能研發。推動實施森林康養基地質量評定標準,創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3]。《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國有林場管理工作的通知》(鄂政辦發〔2018〕67號)中要求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國有林場要根據本地特點,積極發展新型產業,培育新業態。充分利用森林資源優勢,大力推進森林環境康養、情志康養、運動康養、理療康養,建設一批森林康養基地?!抖魇┲萑嗣裾P于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恩施州政發〔2020〕7號)中指出要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鼓勵以國有林場、森林公園等級依托,在不改變林地性質和用途的情況下發展民宿,加快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打造咸豐縣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恩施市銅盆水森林康養基地、鶴峰縣走馬森林康養基地等一批森林生態旅游示范景區。
1.3.2? 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人們經濟能力的大幅提高,人們對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健康的食品期望值愈來愈高。健康生態成為人們當前生活新訴求。隨著城市進程的加快,以及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城市人常常處在一種“亞健康”的狀態中,越來越希望尋找一個可以暫時緩解身心疲憊、減輕工作壓力、擺脫喧鬧環境、感受清新氣息的地方,并由此產生了回歸自然、回歸生態的渴望。因此,以療養、體驗、休閑、度假為主題的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目前,我國約有2億老人需要養老,養老服務市場年需求約為6 000億元,而實際提供僅約1 000億元[4]。隨著老齡群體對保健的日益關注,未來森林保健養生市場也將潛力巨大。
1.4? 威脅分析
1.4.1? 動力不足
1)2018年,銅盆水林場改革成為一類公益事業單位,人員經費納入財政全額保障。在經營上受到政策規定的限制,不能直接從事經營活動。收支兩條線,經營發展的收入上交恩施市財政局,沒有經濟上的有效激勵機制。從而,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2)擔心林場發展了第三產業,一旦有收入來源,恐怕會再次改革成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差額撥款,好端端的“金飯碗”就沒了,從而不能去思考林場的發展。
1.4.2? 能力不足
森林康養自然地集聚養老、養生、旅游、文化、體育、休閑、娛樂等多個相關產業,構成一個高度密集且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集群[5]。因此,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必須有專業的人才隊伍。銅盆水林場現有林業工程中級以上職稱6人,在森林培育、資源保護、規劃設計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針對開展森林康養這一新興服務綜合產業來說,卻是弱項,職工要從管護性事務工作轉變到服務性工作中來,存在認識、技能等方面的短板。
2? 總體思路與規劃布局
2.1? 總體思路
森林康養自然地集聚養老、養生、旅游、文化、體育、休閑、娛樂等多個相關產業,構成一個高度密集且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集群[5]。因此,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必須有專業的人才隊伍。銅盆水林場現有林業工程中級以上職稱6人,在森林培育、資源保護、規劃設計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針對開展森林康養這一新興服務綜合產業來說,卻是弱項,職工要從管護性事務工作轉變到服務性工作中來,存在認識、技能等方面的短板。
2.2? 規劃布局
1)一心引領。一心指森林康養綜合服務中心。布局在“318”國道與林場入口處,包括游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公共管理和服務處、治安崗亭等。以土家地域文化為特色,融合土家餐飲風情街等業態,履行康養旅游接待中心、康養旅游信息交互中心等功能,為康養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2)康復療養區。布局在林場場部。充分利用森林環境,發揮森林保健作用,同時輔以醫療保健,幫助人們達到預防疾病、身心愉悅的目的。主要建設森林康養主題酒店、森林康復醫院、老年大學、智慧療養中心、文娛活動中心、土家苗族養生館、餐廳、職工宿舍等。
3)森林度假區。布局在林場慶坪管護責任區。短暫地放下身邊紛繁雜事,去感受質樸的鄉風,去體驗純正的自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森林之旅。主要建設度假公寓、甲級標準高端民宿、森林竹木度假屋、帳篷露營等。
4)森林運動區。布局在林場轎頂山管護責任區。堅持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滿足人民群眾增進健康、親近自然需求和美好生活向往,增強體魄,體驗大自然森林帶來的健康和新奇感受。主要建設叢林穿越、森林浴場、健身步道、山地自行車道、光影森林、綠色迷宮、森林尋寶、戶外射箭、登山、垂釣、攀巖、風箏樂園、狂歡廣場、攬勝觀星塔等。
5)森林體驗區。布局在林場泡桐坪管護責任區。營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鄉村生活空間,使游客參與農耕活動,學習農作物的種植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及農業經營管理等,體驗農村生活。主要建設富硒蔬菜園、富硒山果采摘園、農業種植實驗園、林下經濟示范園、高山森林牧場、鄉村工藝作坊等。
3? 發展路徑
3.1? 修編《森林公園總體規劃》
按照《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環辦生態〔2017〕48號)有關規定,森林公園全部納入生態紅線管理,意味著禁止一切開發。但《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規范》(LY/T 2005—2012)中規定,“編制森林公園土地利用平衡表,列明各類用地的名稱、面積、占總用地面積百分比、人均占用面積,并標明規劃前后土地利用方式和結構的變化。建設用地總量原則上不應超過森林公園陸地面積的3%”[6]。這就說明在國家森林公園發展森林康養產業過程中,可以利用總體規劃面積的3%作為項目建設,可通過林業報批取得建設用地。應根據國內外森林康養發展現狀及趨勢、康養項目的定位、目標、客源市場、建設內容與規模、效益預測等及時修編《銅盆水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為林場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建設用地找到突破口。
3.2? 加強森林康養林培育
1)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充分利用中央財政林業改革發展資金,實施中幼林撫育項目,根據林場的森林群落現狀、海拔、氣候等條件,采取補植、撫育、退化林修復等措施進行林相改造,提升森林景觀,實現喬、灌、草復層結構,針闊混交林合理搭配,使之符合森林康養林層次、空間豐富要求。補植的樹種可以因地制宜選擇康養樹種,如能發出芳香氣體,具有殺滅細菌、凈化空氣、松弛精神、穩定情緒的香樟、香椿、女貞、柏樹等;氣體揮發物有類似心血管保健藥作用的柳樹、桃、白玉蘭、雞爪槭、無患子等;具有清潔空氣、類似消炎作用的水杉、辛夷、花椒、刺槐、薔薇等。2)實施低效林改造項目,打造紅、橙、黃、紫、褐五色交織,紅楓、銀杏、紅豆杉、烏桕、紫薇、紫玉蘭等彩色樹種讓森林景觀絢麗多彩。按照“斑塊、廊道、基質”布局,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景觀林、走廊林、公園林、示范林等。打造成“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秋季紅葉”“生態良好,景觀優美”的山地森林景觀[7]。3)實施林下種植等林業項目,選擇天麻、黃連、白術、黨參、窯歸等道地藥材,補充森林康養基地植物名錄。不斷優化國有林場的森林康養環境,為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提供良好的生態和景觀資源支撐。
3.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依托已有的林間步道、護林防火小道和林業生產性道路等,建設康養步道和導引系統等設施。依托林場現有房屋,建設森林療養中心、森林氧吧、森林浴場等服務設施。利用天保工程資金、森林植被恢復費,實施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建一批森林康養游步道、公共無障礙設施等。持續對接交通部門,在滿足政策條件下,整合資金項目改擴建林區道路,改善通往國有林場的交通狀況,增強林場進入性。積極向上爭取其他建設項目,重點開展森林康養設施、綜合服務設施、體驗教育設施、醫療應急設施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國有林場森林康養接待能力[8]。
3.4? 加強招商引資工作
1)編制《恩施市國有銅盆水林場康養項目招商指南》宣傳冊,并在相關媒體發布招商信息和推介項目,吸引各界人士考察洽談、投資興業。2)拓寬招商渠道。開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積極與商會組織、專業性協會、中介機構合作,充分發揮其在信息渠道、人脈資源、地域等方面優勢,多渠道捕捉企業信息,撬動市場化招商力量;加大實地考察和信息化招商力度。不斷加大赴外考察對接力度,緊盯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開展點對點精準招商;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線上對接、洽談活動,把“線下招商”和“線上招商”相結合,切實提升招商引資對接效率。
3.5? 加強康養人才培養
1)通過“走出去”方式,將林場工作人員派到四川、湖南等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好的省市學習考察,增長見識,同時派出工作人員參加國家、省、州、市業務部門舉辦的各種專題管理培訓班,培養一支能穩定扎根于國有林場、管理經驗豐富并較好掌握現代森林康養理論知識的專業隊伍。2)爭取國家知名專家來國有林場進行現場指導。通過知名專家把脈問診,解決康養產業建設和發展中的具體難題。3)與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設森林康養相關課程,培養森林康養師、森林講解員、心理咨詢師、瑜伽教練、健身顧問、自然教育等從業人員[9],為森林康養產業提供人才支撐,推進森林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J].自然資源通訊,2019(5):35-36.
[2]? 向梓昌,楊圣芳,肖玉軍,等.恩施市銅盆水林場國家杉木良種基地種子園產量及品質的提升措施[J].南方農業,2022,16(13):189-193.
[3]?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促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J].自然資源通訊,2019(4):17-19.
[4]? 張時飛.中國應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J].中國社會保障,2009(9):34-35.
[5]? 余克琴,笪鑫磊.發展襄陽市森林康養產業的思考[J].湖北林業科技,2018,47(5):72-74.
[6]? LY/T 2005—2012,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規范[S].
[7]? 潘國良,莫穎,張華,等.長興太湖圖影龍之夢樂園林相改造思路探討[J].華東森林經理,2018,32(2):69-72.
[8]? 馬朝洪.踐行“兩山”理論推進國有林場轉型發展森林康養[J].綠色中國,2019(23):68-71.
[9]? 林堅,孫小明,鄭麗智,等.南方林區國有林場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探索——以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草魚塘國有林場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