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語料庫的《道德經》兩英譯本譯者風格對比研究

2023-10-09 16:04:32呂文澎劉鴻儒楊香玲

呂文澎 劉鴻儒 楊香玲

摘 要:文章基于自建《道德經》平行語料庫,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借鑒譯者風格綜合研究模式,從語言與非語言特征兩個層面考察了林語堂(1948)和斯蒂芬·米切爾(1988)兩個英譯本所呈現的譯者風格。研究發現,兩譯本均存在簡化傾向,可讀性較好,有較明顯的翻譯語料特征,但其風格具有顯著差異。林譯表達準確充分,但閱讀難度較大;以異化策略為主,較好地再現了原文風格。而米譯詞匯豐富,簡潔易懂;以歸化策略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偏離原文風格。兩譯本之風格差異與其譯者的社會歷史語境、身份和素養、對原作的認識、翻譯目的等緊密相關。

關鍵詞:《道德經》;譯者風格;平行語料庫;對比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39(2023)03-0091-09

譯文中隱藏著“譯者的聲音”[1]27,“譯者風格,又稱譯者的翻譯風格,是指譯者在翻譯文本的語言應用等方面所表現的個性化特征”[2]12。Baker將語料庫研究法引入翻譯研究后,該方法已被廣泛運用于外語教學、譯者風格考察等多方面[3]。其中,譯者風格或翻譯風格研究已成為語料庫翻譯學的一個重要課題。譯者有屬于自己的風格,而不僅僅是復制原文的風格[4]244。Baker對譯者風格的研究側重于譯者下意識的語言習慣和有別于其他譯者的語言使用特點。Munday[5]在肯定Baker研究的基礎上,強調譯者風格與譯作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之間的關聯和影響。Saldanha將有關譯者風格研究分為兩類: 翻譯文體(translation style,即S型譯者風格)和譯者風格(translators style,即T型譯者風格)[6]。前者以原文為導向(ST-oriented),主要考察譯文針對原文本的反應方式,Munday的成果屬此類;而后者以譯文為導向(TT-oriented),關注譯者特有的語言使用習慣,即Baker所研究的譯者風格。Saldanha結合了Baker與 Munday對譯者風格研究的不同側重,提出了兼顧原文和譯文的譯者風格研究體系,強調現代與傳統兩個維度,既關注現代譯學體系中,特別是語料庫翻譯學視域下T型譯者風格的研究空間,又強調傳統譯者風格研究所關注的S型譯者風格研究之重要性。國內以具體譯者或文本為研究對象,在翻譯風格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7-8],但以《道德經》英語全譯本為研究對象的成果并不多見,現有研究多為針對其核心術語的翻譯[9],或以其為語料驗證語料庫研究法之可行性[10]。趙穎[11]雖研究了《道德經》全譯本的翻譯風格,但重在語言層面的統計與分析,對非語言層面關注不夠。鑒于此,本文以《道德經》兩個英語全譯本為研究對象,借鑒“譯者風格綜合研究模式”[12]53,從語言與非語言兩個層面,采用語料庫量化分析法,結合傳統的文本細讀,重點考察關涉譯者自身表達習慣的T型翻譯風格。數據分析之后,將其結果進行基于社會歷史語境的原因考察,以期為新時代中國文化外譯,尤其從新視角研究《道德經》譯本的譯者風格提供借鑒。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語料

本文以中國作家、學者、翻譯家林語堂(Yutang Lin, 1895-1976)和美國詩人、翻譯家、作家斯蒂芬·米切爾(Stephen Mitchel,1943-)的《道德經》英譯本為考察語料,自建小型對比平行語料庫。兩譯本均出版于紐約,其中,林語堂譯本(以下簡稱林譯)1948年由蘭登書屋(Random House)出版,米切爾譯本(以下簡稱米譯)1988年由哈珀與羅出版公司(Harper and Row)出版,均受到西方讀者的廣泛喜愛(1。所選語料在原文本的中國文化、譯者身份、翻譯理念、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以及譯本目標受眾等方面均具有較好的可比性,賦予了譯者風格對照研究特有的價值。

(二)研究問題

基于語料庫的譯者風格研究涵蓋語言與非語言特征兩個層面,前者主要指詞匯、句法、語篇等,而后者包括翻譯策略、方法等[2]16。故本文關注以上兩個層面,重點回答三個問題:①林譯與米譯在詞匯、句法和語篇三個層面的語言特征量化統計上是否存在差異?②兩譯本在翻譯策略上是否存在差異?③導致譯本出現風格差異的原因何在?

(三)研究工具與參數設定

筆者自建的平行語料庫包括《道德經》中文本和以上兩個英譯本。建庫過程包括語料收集、文本清洗及人工對齊和標注三個階段。本研究語言層面特征所涉統計對比數據主要由以下研究工具獲得:語料庫分析工具Word Smith 4.0、平行語料庫檢索工具CUC_ParaConc 0.3及詞性賦碼工具Tree Tagger 3.0。詞匯層面,通過Word Smith 4.0的Word List工具獲取基本統計數據,包括類符、形符、類符/形符比(以下簡稱類/形比)、平均詞長、詞匯密度等。為凸顯譯本在“簡化”“清晰化”等方面的程度差異和個性化努力,筆者增加了英語常用詞匯語料庫,以考察譯文的詞匯常用度。該詞表參照庫含2 300個英語最常用詞匯,于1953年由語言學家E. West利用計算機構建,Baumann 與Culligan于1995年進行了完善。將兩個《道德經》譯本與此參照庫對比,可對譯者使用常用詞匯來迎合最大閱讀群體的努力有更直觀的認識。句子層面,通過Word Smith 4.0獲取句子總數、平均句長和高頻詞。語篇層面,考察兩譯本文體特點的再現與可讀性。同時,為了更好地了解語料特點,筆者選取創建于20世紀90年代的Frown 語料庫作為參考語料,該庫約含100萬詞,規模龐大,參考性強。

二、語言特征層面對比分析

(一)詞匯層面的統計和分析

詞匯對比統計結果由Word Smith 4.0的Word List工具獲得,見表1。米譯比林譯少1 305個形符,少236個類符,說明相較于林譯,米譯篇幅較短,重復詞匯少,有詞匯豐富的傾向。米譯(39.03)的標準類/形比高于林譯(37.30),進一步證明米譯的詞匯使用更加豐富多樣。同時,與Frown語料庫的標準類/形比(45.79)相比,兩譯本的標準類/形比均較小,說明兩者的詞匯豐富程度均較低。林譯(4.31)與米譯(4.26)的平均詞長很相似,都接近英語翻譯語料庫的平均詞長(4.36)[13]80,說明兩譯本均具有較為明顯的翻譯語料特征。兩譯本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前4個詞相同且多為虛詞(the,is,and和to)。可見,兩譯本在詞長分布及高頻詞使用方面基本一致。林譯(73.01%)的1~5字母詞與米譯(72.84%)幾乎相等,意味著二者使用小詞的情況大致相當??闪肿g(43.38%)的詞匯常用度低于米譯(46.88%),說明米譯更傾向于使用常用詞,而林譯用詞更書面化和專業化。林譯(56.96%)的詞匯密度高于米譯(54.76%),說明林譯實詞比重較大,用詞更書面化、專業化,信息量更大,閱讀難度較大;而米譯詞匯密度較低,說明其虛詞或功能詞比重較大,譯文簡練,使用的詞匯更少,但表達更直接,這樣的譯文更加明晰[14]17。概而言之,米譯篇幅簡短,詞匯豐富,虛詞占比大,傾向于用常用詞匯,譯文簡明易懂;而林譯篇幅較長,實詞占比大,用詞更書面化、專業化,信息量較大,閱讀難度更大。如:

[例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經》第十二章)

林譯:The five colors blind the eyes of man;

The five musical notes deafen the ears of man;

The five flavors dull the taste of man.[15] 90

米譯:Colors blind the eye.

Sounds deafen the ear.

Flavors numb the taste.[16]12

從詞匯方面來看,例1中林譯含25個形符,而米譯僅12個。顯然,米譯比林譯更加簡潔。而林譯篇幅較長,內容豐富,信息量較大,可對于不熟悉中國文化的讀者而言,或更難理解。

(二)句法層面的統計和分析

句子的長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句子的復雜程度[17]135。分析形合度可得出語料的句法顯化程度[18]47。因此,以下從句子結構復雜性和形合度兩方面入手,考察兩譯本在句法上的譯者風格。

第一,句子結構復雜性。通過Word Smith 4.0對語料句法的數據進行統計,見表2。標準差越小說明譯文句子長度越穩定;反之,則越不穩定。米譯的平均句長(10.92)低于林譯(14.70)。林譯的平均句長接近Frown語料庫(15.43),而米譯遠低于該標準庫,說明米譯平均句長較短,更易懂。同時,相對于林譯(8.44),米譯的句長標準差也較低(5.69)。這說明林譯的句子一般較長,結構更為復雜,而且句長不夠穩定,讀者更難理解。如,例1中林譯的平均句長高于米譯,譯者將“五色”“五音”和“五味”三個中國文化負載詞分別譯為“five colors”“five musical notes”和“five flavors”,保留了源語的文化要素;而米譯對這些英語讀者或難理解的詞匯進行減譯與意譯,縮短了句長,使譯文簡潔明快,富有詩意,易于理解,但未能準確傳遞原文的文化信息。

復合句的使用頻率是句子結構復雜的一種表現形式,“就復合句而言,‘that的使用較多與定語從句相關”[11]111。采用Word Smith 4.0的Word List工具獲取兩個譯本中“that”的使用頻率,米譯中“that”出現了46次,而林譯中則多達114次。即使排除“that”不作連詞的情況,林譯在句子結構復雜性上也遠超米譯,這與上文平均句長的分析結果完全吻合。如:

[例2]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道德經》第十六章)

林譯:The myriad things take shape and rise to activity,

But I watch them fall back to their repose.

Like vegetation that luxuriantly grows,

But returns to the root (soil) from which it springs.[15]109

米譯:Each separate being in the universe returns to the common source.

Returning to the source is serenity.[16]16

從例2可見,林譯(16.5詞)的句長遠高于米譯(8.5詞)。林譯使用兩個分別由“that” 和“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來解釋萬物如同植物,回歸其最初、最原始的狀態,句子結構比較復雜,閱讀難度較大;而米譯只用了兩個簡單句來表達老子的思想,簡明易懂。

第二,形合度?,F代英語為綜合-分析型語言,重形合;而漢語是典型的分析型語言,重意合。形合指詞語與分句之間用語言形式(如,關聯詞)連接,以表達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意合指詞語或分句之間不用語言形式連接,其中的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主要通過詞語或分句的含義表達[19]73。形合度指功能詞數量在總詞頻中所占的比例,它是文本形式化的主要指標,表示句法顯化程度[18]47。用來統計形合度的功能詞主要有并列連詞、從屬連詞、介詞、人稱代詞、所有格代詞、動詞不定式to以及疑問代詞。形合度與語料庫的句法顯化程度成正比。形合度越高,則語料庫中功能詞占比越大,句法顯化程度越高;反之,則功能詞占比越小,句法顯化程度越低[18]47。筆者通過詞性賦碼軟件Tree Tagger 3.0對語料進行了詞性標注,并對語料中的功能詞進行了統計,結果見表3。

米譯的形合度(29.70%)高于林譯(26.92%),說明前者在句法上趨于“形合”,句法顯化程度較高,更多地使用功能詞來標記語法意義與邏輯關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含量,使譯文結構更清晰易懂;而后者在句法上趨于“意合”,詞語與分句之間使用的功能詞較少,句法顯化程度較低,譯文信息量較大,閱讀難度更大。該發現與詞匯分析結果不謀而合,其主因或源自“原語干擾”[20]595與譯者不同的文化身份。“原語和原文在翻譯過程中始終處于凸顯的地位,這種凸顯的地位致使原語和原文的特征遷移至譯文?!?sup>[20]605“母語文化對譯者翻譯文化觀和翻譯思維模式毫無疑問地產生著影響?!?sup>[21]2譯者林語堂與米切爾的母語分別為漢語與英語。前者在從事漢英翻譯實踐時,一方面受到自己的漢語文體風格知識的影響,潛意識或顯意識地尊重或保留了漢語的一些意合特點,傾向于進行“異化”式翻譯;另一方面,受原語干擾,其譯文的形合度較低。當然,原語干擾是翻譯語言的內在屬性或翻譯共性[20]595,對米切爾的翻譯實踐同樣產生影響。然而,或因其母語為英語,加之不懂漢語,他對原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別人的譯本之上的[22]140,可能在譯文中充分調動自己英語文體方面的能力,重形合,傾向于使用英語本身的表達方式進行“歸化”式翻譯。據此,筆者推斷對于不同文化身份或不同母語文化背景的譯者,原語干擾程度各異。至于具體差異程度,有待深究。

(三)語篇層面的統計和分析

語篇是文本風格的整體表現形式,通過語篇可從宏觀上考察譯者的語言運用情況,以下從文體特點的再現及語篇可讀性兩方面對比《道德經》兩譯本在語篇上的譯者風格。

第一,文體特點的再現。被譽為“萬經之王”的《道德經》,乃中國文化之源,短小精悍五千言, 是產生于先秦時期的道家元典,兼具韻、散兩種文體特征,是“韻文為主, 韻散結合的形式”[23]109,語言生動優雅,極具藝術感染力。通過細讀,筆者發現,與米譯相比,林譯更好地再現了《道德經》韻散結合的文體風格,從例1可見一斑。原文為對偶句,同時,使用了反復修辭。林譯采用異化策略和語義翻譯,再現了原文的修辭特點,形神兼備;而米譯對原文進行了簡化,采用歸化策略與交際翻譯,雖使用了對偶句,有音樂美,但原文的反復修辭,在譯文中蕩然無存。

[例3]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道德經》第二十章)

林譯:The vulgar are knowing, luminous;

I alone am dull, confused.

The vulgar are clever, self-assured;

I alone, depressed.[15]128

米譯:I am like an idiot, my mind is so empty.

Other people are bright; I alone am dark.[16]20

例3原文為韻體,使用了對偶句,由兩組四字格組成,同時使用了押韻、反復和疊詞三種修辭手段,簡明扼要,音韻合轍,節奏明快。林譯同樣使用對偶句,再現了反復修辭,將原文中的疊詞“昭昭”“昏昏”“察察”和“悶悶”分別譯為“knowing, luminous”“dull, confused”“clever, self-assured”和“depressed”,第一至三行為近義詞連用,第二、三行押半韻[d],第二至四行押目韻ed??梢?,譯者力圖在文體上再現原文的形美與音美。譯文呈自由詩體,反映出譯者“忠實”“通順”“美”的翻譯標準[24]418。反觀米譯,譯者減譯了“俗人昭昭”,原文中的押韻等多種修辭方式,雖在譯文中被轉換為明喻、雙關、對照等,但譯者將原文的詩體或韻體移譯為散體,猶如拔光了羽毛的孔雀,原文的神采被遮蔽,即“原文的文學性被忽略,譯文只是對原文的語義解釋”[25]82。

第二,語篇可讀性。語篇可讀性指文本語篇的閱讀和理解難易程度[26]8。筆者選取兩種較為流行的評價維度:弗萊士易讀指數(Flesch Reading Ease)及弗萊士-金凱德年級水平(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二者均適用于測試任何類型文章的可讀性,具有較高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計算公式分別如式(1)(2):

Flesch Reading Ease=206.835-(1.015×ASL)-(84.6×ASW)(1)

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0.39×ASL)-(11.8×ASW)-15.59(2)

其中,ASL(average sentences length)為平均句長,ASW(average number of syllables per word)為單詞的平均音節數。

弗萊士易讀指數數值越大,文本難度越小,越易理解;反之,文本難度越大,越難理解。該數值對閱讀篇章進行從100(容易)至0(很難)進行評估,60~69為標準區間。弗萊士-金凱德年級水平測量基于美國學校年級等級,若級別為8.0,則適用于8年級學生閱讀,指數越高代表閱讀難度越大。7.0~8.0為標準區間。

本研究主要使用Datayze Readability Analyzer在線平臺對文本的弗萊士易讀指數以及弗萊士—金凱德年級水平進行分析,結果見表4。

林譯(74.08)和米譯(78.70)的弗萊士易讀指數均高于標準值(60~69),說明兩譯本均存在“簡化”傾向,易于理解,可讀性較好;相比之下,米譯更易理解。該結果與詞匯及句法上的發現完全一致。兩譯本的弗萊士—金凱德年級水平分別為6.42和4.93,均低于標準值(8),說明兩譯本都易于閱讀。其中,米譯的年級水平較低,可見其簡化程度更高。

三、非語言特征層面對比分析

非語言特征層面的譯者風格研究,內容主要是翻譯策略與方法[2]16。本文通過語料庫方法分析兩譯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對比兩位譯者的翻譯策略。哲學經典《道德經》富含文化負載詞,這些詞匯反映了中國先秦時期的社會風貌,但也給翻譯帶來困難。筆者基于自建平行語料庫, 就原文中典型的35個文化負載詞,如 “道”“德”等,先利用語料庫分析工具Word Smith 4.0的Wordlist功能查找,再使用平行語料庫檢索軟件CUC_ParaConc 0.3檢索其在兩個譯本中所對應的譯文,最后統計分析兩位譯者的文化負載詞翻譯策略,結果見表5。

表5的統計結果顯示,對于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林譯以異化策略為主,而米譯則以歸化為主。如,林語堂將“芻狗”和“六親”分別異化為“straw dogs”和“six relationships”,以尊重原文,保留原文的異域色彩與風格;而米切爾則將前者減譯,后者歸化為“family”,以此降低了譯本的閱讀難度,簡明易懂,但同時表明,譯者在“和文本游戲”[16]x,不夠尊重原作。

四、研究結論與討論

綜上,兩譯本在語言與非語言特征層面均呈現出若干差異:林譯更加忠實于原文,傾向于譯文表達的準確充分,選詞更為書面、專業,句法結構更為復雜,突出了譯本對原文的知識性呈現,譯者力圖再現原文神采,但閱讀難度較大。林譯較少改動源語的行文習慣,整體采用偏異化的翻譯策略,更多地保留了原文的異域文化色彩。而米譯傾向于選擇常用詞傳遞文本信息,詞匯豐富,簡潔易懂,卻偏離原文風格。米譯在對原文的處理中采用偏歸化的翻譯策略,譯文整體更加貼近目標語的習慣和文化背景。那么,為什么風格迥異的兩個譯本同樣在西方廣受青睞?筆者認為,這與非譯者和譯者兩類因素緊密相關。前者指社會歷史語境、接受人群和環境等,后者包括譯者個人性格、身份、素養、文本選擇、對文本的認識、翻譯觀念、翻譯目的等。以下從譯者的社會歷史語境、身份與素養、對原作的認識和翻譯目的四方面探因。

(一)社會歷史語境不同

林譯與米譯出版時間相距40年,跨越《道德經》英譯的兩大歷史階段:中期(1934—1981年)和近期(1982—)[22]11。與《道德經》早期英譯明顯受到基督教思想影響相比,中期英譯則以尊重原作、突顯文本本來意義為主要特征。老子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西方世界的思想領域獲得了廣泛回應,成為它在西方被翻譯和接受的有利契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傳統宗教觀念和資產階級的理性主義已無法掌控西方人的思想意識,隨之而來的是思想的多樣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創造了東西文化融合的契機[22]71。林譯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產生的,這也正是其采用偏異化的翻譯策略、更忠實于原文、力圖再現原文神采的原因。林譯傳達了中國人的生活觀和哲學觀,用中國文化豐富了西方讀者的精神家園。

《道德經》近期的英譯,對它的改編、化用已明顯成為一種趨勢。詩人和流行作家的譯作,以其通俗化深受西方普通讀者的喜愛。米切爾就是該階段的一位代表性譯者。世界朝多極化發展,全球化成為世界的重要特征。在社會文化方面,后結構主義,尤其是解構主義的興起,使文本中心主義受到批評。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深刻詮釋了理解的本質,構建了一個文本和理解者的動態平衡機制,既發揮理解者的主動性,又充分尊重文本的異質成分。這些都為人們重新審視和接受《道德經》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哲學解釋。同時,始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翻譯研究“文化轉向”使人們擺脫了傳統的文本中心主義,打破了“忠實”標準一統天下的局面,人們對翻譯標準有了多重認識。這一時期,保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異質文化,借鑒和吸收世界先進文化,正成為一種趨勢[22]120-121。米譯就是在這種社會歷史語境下應運而生的。該語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米切爾采用偏歸化的翻譯策略,譯文雖偏離原文風格,但簡明易懂,更貼近目標語受眾的閱讀習慣與文化背景。

(二)譯者身份與素養各異

林語堂植根于東方,是享譽中外、作譯并舉的文學大師。他“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27]57,畢生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交流,重在傳播中國文化?!八孕¢_始接觸西方宗教與語言文化,成年后更有三十余年在西方國家生活的經歷。這種文化背景造就了林氏雙重的文化身份與復雜的文化觀。自我東方主義與東方文化情結的二元并立構成了林語堂文化觀的重要特征”[28]66。他以浪漫主義情懷來看待世界的遽變,從人文視域探索、擷取道家與儒家之精髓,出于對當時社會環境的順應及對老莊哲學的熱愛和欽佩翻譯《道德經》。譯者學識淵博、國學功底深厚,深諳道家哲學,這些均助力其透徹準確地理解原作?!袄斫饧捶g”[29]1。林語堂特有的身份與素養很好地解釋了其譯文風格:選詞傾向于書面、專業,句式比較復雜,表達更為準確、充分。

米切爾是美國詩人與暢銷書作家,他認為自己對《道德經》的翻譯,影響最大的是他14年的禪宗修行,并說這種修行已深入自己的骨頭和細胞,故而其翻譯視域有被禪化的特點[22]140。禪宗與老子的道家思想關系密切,“‘佛道合流于禪,禪宗本就是釋道相融的結果?!?sup>[30]90-91因此,米切爾的禪宗修行為其翻譯《道德經》作了思想上和學識上的鋪墊,使其對原作具備了某種“適應力”,自然就能深入原作的靈魂,為其譯本的流行奠定了基礎。米切爾具有文學天賦,他極力保持《道德經》譯文的音樂性,其語言簡單質樸,富有詩意和音樂美[30]91。這就是米譯傾向于借常用詞表達原文信息、句子總數較多而平均句長較短,語言簡單質樸的原因。

(三)譯者對《道德經》的認識有別

林語堂十分推崇道家文化,主張以“道家”救世,他將《道德經》看作拯救西方危機的良藥,這一闡釋對該經典在西方的普及和接受最有影響力[31]197。林語堂在其《道德經》譯本的緒論中指出,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無需裝飾便可閃耀[15]6。老子對于生命和宇宙的哲學觀,四處散見于晶瑩的雋語中。但讀者若要理解其中的內涵,必須先深刻而透徹地把握其思想。他從原作“無為”“玄德”等思想中汲取養分,探求和平途徑,以重返“質樸”狀態?;谝陨险J識,他試圖如實描述《道德經》的“是其所是”,達到中國文化西傳效果的最大化;其譯文中使用了更多準確、正式的書面語言,詞匯密度較高、句型結構較為復雜,以此來傳遞中國文化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但譯文比較難懂。

米切爾在其《道德經》譯本的前言中,將原作理解為“一本關于生活藝術的經典著作,像寶石一樣清澈,散發著幽默、雅致、仁愛和睿智的光芒”[16]vii。他認為老子是一個關心社會的人,其“‘為無為是‘最純粹和最有效的為的形式,之所以無為是人全身心投入到行動中,就像燃料變成了火焰,……這正是老子貴‘柔的原因”[22]138。他將這部經典看作偉大的詩歌,認為它具有很強的音樂性,所以,他想在譯文中展現“一種致密的而且是極為清澈、明凈的音樂”[16]x。正是由于米切爾對《道德經》的經典性與藝術性的深刻認識,使其在翻譯中并不刻意突出原文中專有名詞的特殊性,而更樂意采用通用的語言(如常用詞、短句)來譯介道家文化,其選詞雖富于變化,卻簡單明了。

(四)翻譯目的相異

林譯是為了給工業文明下的美國社會注入東方思想,讓生活充滿壓力的美國人可以從東方哲思中尋找出路。林語堂以最簡單易懂的形式傳達最深刻的道理和哲思,實現《道德經》文本內容和東方文化與智慧的對外傳播與交流。他畢生追求“東西文化綜合”[32]102,以實現其世界文化理想,并將道家作為中國文化的核心,推薦給西方。所以,他采用偏異化的翻譯策略,竭力逼近原文,注重專有術語和細節的準確表達,以呈現原文的知識性。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與米譯相比,為何林譯的句式更加復雜,句子總數較少,但平均句長更長,當然,閱讀難度也隨之增加。

米切爾作為暢銷書作家,長期關注對人的心靈和精神的研究,關心如何從古老的智慧文本中汲取力量,幫助人們擺脫心靈和精神上的困厄和苦難。與追求文本的原初含義相比,他更注重對《道德經》中靈智思想的開掘,以滿足現代普通讀者的精神需要和對通俗文化的需求。這一目的決定了米切爾會化繁為簡,用相對較少的形符和類符來傳達《道德經》的思想內容,采用偏歸化的翻譯策略,側重意義之表達而非字詞之準確。當然,其譯文也隨之偏離原文。值得一提的是,米譯中雖存在大量“不忠實”的翻譯,但仍深受讀者喜愛。從中西文明互鑒、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來看,通俗的流行譯本能夠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其價值不容小覷。

五、結語

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探究產生于不同社會歷史語境卻同樣深受讀者歡迎的兩個《道德經》譯本,二者風格差異主要表現為:林譯重在再現原文神采,選詞準確,實詞較多,句式繁復,以異化策略為主;而米譯強調通俗性,詞匯豐富,選詞常用,句式簡潔,以歸化策略為主。究其原因:林語堂重在向西方讀者傳播道家文化,通過在譯文中大量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竭力綜合東西方文化;而米切爾重在挖掘《道德經》的靈智思想,力圖重現這部東方古老經典所散發的智慧光芒,以滿足西方普通讀者的精神需求。為此,二者選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譯文風格自然各異。此外,本研究進一步驗證了“譯隨境變”[22]前言2 ,社會歷史語境間接地規約翻譯,通過影響譯者視域來浸染譯本風格。

注釋:

(1)林語堂譯本分別于1949、1976、1983、2012年再版,亞馬遜網站有32篇評價,平均分4.6(滿分5分),有讀者認為它是所有《道德經》譯本中最“深刻”“令人信服”的;在美國最大的書評網站Goodreads有100篇評價,平均分4.37(滿分5分)。斯蒂芬·米切爾譯本至2009年,銷量已突破百萬冊,在亞馬遜網站有200多篇評價,平均分4.05(滿分5分);在Goodreads有128,137篇評價,平均分4.27(滿分5分)。

參考文獻:

[1]Hermans T. The translators voice in translated narrative[J]. Target, 1996, (1): 23-48.

[2]胡開寶, 謝麗欣. 基于語料庫的譯者風格研究:內涵與路徑[J]. 中國翻譯, 2017, (2):12-18, 128.

[3]Baker M.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M. Baker, et al. Text and Technology.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3: 233-250.

[4]Baker M.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 [J]. Target, 2000, (2) : 241-266.

[5]Munday J. Style and ideology in translation: Latin American writing in English [M]. London: Routledge, 2008:15-19.

[6]Saldanha G. Translator styl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J]. The Translator, 2011, (1): 25-50.

[7]劉澤權, 劉超朋, 朱虹.《紅樓夢》四個英譯本的譯者風格初探——基于語料庫的統計與分析 [J]. 中國翻譯, 2011, (1): 60-64.

[8]黃立波, 朱志瑜.譯者風格的語料庫考察——以葛浩文英譯現當代中國小說為例[J].外語研究, 2012, (5): 64-71.

[9]楊潔清.譯“道”之道——基于語料庫的《道德經》“道”字翻譯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1,(3): 56-59.

[10]于濤.基于多譯本語料庫的翻譯風格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1, (1): 130-133.

[11]趙穎.基于語料庫的《道德經》兩譯本的翻譯風格研究[J].中國翻譯, 2015, (4): 110-113.

[12]盧靜. 基于語料庫的譯者風格綜合研究模式探索——以《聊齋志異》譯本為例[J].外語電化教學, 2013, (2): 53-58.

[13]Olohan M. 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2004: 80.

[14]楊信彰. 英語書面語體中的詞匯密度特征[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5, (3):14-18.

[15] Lin Y. The wisdom of Laotse [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48.

[16] Mitchell S. Tao Te Ching: A new English version [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8.

[17]楊惠中. 語料庫語言學導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 35.

[18]繆佳,邵斌. 基于語料庫的英語譯文語言特征與翻譯共性研究——以余華小說《兄弟》英譯本為個案[J].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4, (1): 43-49.

[19]連淑能. 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73.

[20]胡顯耀, 曾佳. 對翻譯英語中原語干擾的文體統計學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7, (4):595-607.

[21]馮慶華. 母語文化下的譯者風格[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8: 2.

[22]吳冰.《老子》英譯研究[M].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9.

[23]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M].北京: 高教出版社, 2000: 109.

[24]林語堂.論翻譯 [M]//羅信彰.翻譯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417-432.

[25]趙彥春, 呂麗榮. 中華文化“走出去”:漢籍經典英譯的文學性要求——以外文出版社《道德經》英譯本為例[J].外語教學, 2019, (6): 82-86.

[26]McNamara D. S., et al. Automated evaluation of text and discourse with Coh-Metrix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8.

[27]趙敬蕊. 兩腳踏中西文化 一心評宇宙文章——林語堂東西文化觀之認識[J].人文天下, 2017, (20): 57-59.

[28]王少娣. 林語堂的雙重文化取向探析——自我東方主義與東方文化情結的二元并立 [J].中華文化論壇, 2013, (10): 66-72.

[29]Steiner G.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1.

[30]吳冰. 斯蒂芬·米切爾《道德經》英譯通俗性研究[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1): 88-92.

[31]辛紅娟.道德經在英語世界:文本旅行與世界想象[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 197.

[32]陳平原. 林語堂與東西方文化[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1985, (3): 77-102.

A Corpus-Based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nslators

Style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ao Te Ching”

LYU Wenpeng1, LIU Hongru1,YANG Xiangling2

(1.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Gansu 74100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self-built parallel corpus of “Tao Te Ching”, this paper utilizes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longside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model of translators styl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ranslators style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by Yutang Lin (1948) and Stephen Mitchell (1988), focusing on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features. Both versions are found to be readable and exhibit tendencies towards simplification and distinct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y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style. Lins version is more accurate and expressive, albeit more challenging to understand. He primarily employs a foreignizing strategy to reproduce the original style. On the other hand, Mitchells version boasts a richer vocabulary, is more concise,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relies predominantly on a domesticating strategy. As a result, his version deviates somewhat from the original style. The styl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ocio-historical contexts of the translators, their identities and literacy level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translation purposes.

Key words: “Tao Te Ching”; Translators Style; Parallel Corpus; Comparative Study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国产黄视频网站|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午夜伦| 日本成人一区| 日韩毛片视频| 狠狠色综合网|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社|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婷婷伊人久久| 一区二区偷拍美女撒尿视频|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91丝袜|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97在线公开视频|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91精品国产丝袜| 免费看a级毛片|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综合色亚洲| 日韩高清成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看a毛片|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福利网址|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婷婷激情亚洲|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色图另类|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久青草免费视频|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天堂区|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婷婷综合色| 久久激情影院|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毛片视频网址|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欧美a级在线|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视频|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AV区|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人妻AV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欧美第一页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婷婷综合色|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