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摘要: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是學習漢字的重要階段,規范漢字書寫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中規范漢字書寫問題入手,探討了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這些對策旨在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漢字書寫技能,提高漢字書寫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規范漢字書寫? 對策
引言:漢字書寫是一項基本技能,它不僅關系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涉及到我們的文化傳承和國家文化實力的提升。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生接受漢字書寫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培養學生正確、規范書寫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規范漢字書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規范漢字書寫問題及原因
(一)規范漢字書寫存在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規范漢字書寫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存在漢字書寫不規范的問題。其中,最為普遍的問題包括以下三方面。
1.字形不規范:一些學生在書寫漢字時字形不規范,出現了變形、扭曲等問題。
2.筆畫不正確:一些學生在書寫漢字時筆畫不正確,導致漢字的結構和形態不符合規范。
3.書寫速度過快:一些學生在書寫漢字時為了追求速度,忽略了漢字書寫的規范,導致出現漏筆、缺筆等問題。
(二)規范漢字書寫問題產生的原因。小學語文教學中規范漢字書寫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個人原因:一些學生書寫漢字的態度不端正,缺乏對規范漢字書寫的認識,導致書寫不規范。[1]
2.教學原因:在漢字教學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教法單一,導致學生無法正確理解和掌握規范漢字書寫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家庭教育原因:有些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漢字書寫能力培養,孩子在書寫漢字時缺乏必要的自律和規范性。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規范漢字書寫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加強規范漢字書寫教育。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對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的重視,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規范漢字書寫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可以通過講解、演示、示范等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對規范漢字書寫的認識和興趣。
例如,在教學《春夏秋冬》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認識每個字的字形和筆畫,讓他們了解每個字的結構和構成。如,對于“春”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看清楷書字形,并進行有效示范,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畫順序進行練習,從而掌握正確的漢字書寫方法。其次,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教具進行教學,如漢字卡片等,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每個字的筆畫和結構,并自主探索新玩法,以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加深對漢字書寫的認識。最后,在課堂上可以設置一些書寫練習,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數量的漢字書寫,從而提高他們的書寫速度和準確性。
(二)立足于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于書寫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采取分步訓練、反復練習等方式,逐漸提高其書寫能力。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書寫情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糾正。
例如,在教學《傳統節日》時,對于學習漢字書寫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更為簡單的教學方法,準備相應的教具,如拼音卡片、書寫卡片等,通過游戲等方式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春節”“中秋節”等漢字的書寫方法。對于學習漢字書寫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采取更高難度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進行漢字聯想、造句等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
(三)加強家庭教育,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家長也應加強對孩子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可以從書寫環境、書寫工具、書寫習慣等方面入手,給予孩子正確的書寫指導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書寫漢字,共同提高漢字書寫能力。[3]
例如,在教學《金木水火土》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練習“金”“水”等漢字,并及時糾正書寫中出現的問題,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書寫習慣。家長還可以通過網絡等途徑,搜集故事、圖案等資源,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入手,深入解讀有關漢字,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可以更好地融入漢字書寫學習中,培養其良好的寫作習慣,開闊他們的知識視野。
結論:綜上所述,規范漢字書寫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能力和形成良好習慣都有著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立足于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同時,家長應該加強對孩子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從書寫環境、書寫工具、書寫習慣等方面入手,給予孩子正確的書寫指導,培養其良好的書寫習慣,為他們的成長和未來奠基。
參考文獻:
[1]姜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規范漢字書寫問題及對策[J].漢字文化,2021(6):106-107.
[2]孟學霞.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的現狀及策略[J].甘肅教育,2020(22):132-133.
[3]王中江.學生漢字書寫問題與對策探析[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9(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