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縣教育局教研室 苑國明
“雙減”政策拉開了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序幕”,在推進“雙減”工作中,南皮縣巧撥“四個音符”,努力奏響提質增效這一時代樂章。
音符1——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固守提質增效“主陣地”。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是提質增效的關鍵因素。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一分鐘的所得遠遠大于課后十分鐘的付出。為此,我縣牢牢守住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提高“攻守兼備”能力。一是全縣先后開展了“擷英拾萃,蓓蕾初綻”教壇新秀優質課例展示周活動、“骨干引領,示范帶動”示范課展示活動,以此帶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二是在全縣大力推進“初中文言文四讀法課堂教學模式”“作文批改三步走模式”“英語課堂教學六步法”“初中理綜任務驅動教學法”等教學新模式,提高課堂效率。三是面向全縣青年教師組織開展了“杏壇青年才俊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所有這些努力,讓我縣有力地占據了課堂教學這一“制高點”。
音符2——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筑牢提質增效“橋頭堡”。如果說課堂教學是“雙減”背景下提質增效的“主陣地”,那么作業設計就是提質增效的“橋頭堡”。為了提升教師作業設計的水平,助力提質增效目標的實現,自2022年1月起,我縣教育局教研室借鑒“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做法,在全縣中小學開展了“創建中小學優秀作業設計資源庫”活動,旨在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打開教師作業設計的思維。截至2022年10月,已經有506 節課的作業設計入庫。為確保作業質量,教研室專門制訂了“南皮縣中小學優秀作業設計模板”,要求作業設計內容分為基礎型、提高型和拓展型三類,采用“基礎+提高+拓展”的作業設計模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情況下,分層作業模式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吃得飽”,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吃得好”,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目標。
音符3——夯實教學科研基礎,壓實提質增效“壓艙石”。教科研是教學第一生產力。“靶子打得稀巴爛,不如朝靶心開一槍”,為使各校校本研修活動更具針對性、更富時代性,我縣教育局教研室積極指導各校開展以“提質增效”為目標的校本研修活動,結合各校實際情況,幫助其確定研修主題,擬定研修內容、程序以及管理的細則等。此操作使各校今后的教科研活動線索更明晰、目標更明確。目前,全縣各校都已確定了本校的校本研修主題,并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科研活動。
音符4——聚焦短板弱項發力,盯緊提質增效“瞄準鏡”。“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縣聚焦學生在語文、數學以及英語等學科方面存在的短板,在確保學生興趣的前提下,開展了“我做詩詞小達人”“我是計算小能手”以及“小小英語角,交流大世界”等專項訓練活動。這些富有挑戰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學習活動,不僅打通了學生語文、數學及英語學習的“任督二脈”,而且為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打下了堅實基礎,也成為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