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切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體系,通過查閱文獻、報告、年鑒資料等方法,對皋蘭縣馬鈴薯產業結構現狀、發展目標、當前產業布局以及馬鈴薯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及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大力推廣馬鈴薯生產作業機械化、加快馬鈴薯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做實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市場流通體系、促進馬鈴薯產業精深加工、加大馬鈴薯貯藏設施建設、擴大馬鈴薯產業保險覆蓋面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馬鈴薯;產業;發展;皋蘭縣
中圖分類號:S532?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7-2172(2023)09-0810-05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5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Industry
in the Dry Farming Regions of Central Gansu
PENG Yujiao
(Gaolan County Seed Industry Supervision Centre, Gaolan Gansu 73020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consolidate and expand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ld and arid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along the modern Silk Road, based on he potato industry in Gaolan County,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goals, current industrial layout, and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through reviewing of literature, reports, yearbooks, and et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quality seed breeding system, product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standardized potato planting bases and storage fac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promoting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of potato production operations, establishing new business entities such as cooperatives, strengthening the market circulation system, deep processing of the potato industry and the insurance coverage of the potato industry.
Key words: Potato; Industry; Development; Gaolan County
收稿日期:2022 - 12 - 16;修訂日期:2023 - 05 - 25
作者簡介:彭玉姣(1987 — ),女,甘肅皋蘭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 245586030@qq.com。
馬鈴薯是糧菜兼用作物,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廣,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是世界上僅次于小麥、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 - 2 ]。甘肅發展馬鈴薯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馬鈴薯主產區大部分處于年降水量不足350 mm的旱作農業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 — 9月,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疏松,耕地養分富鉀,雨熱分布特征與馬鈴薯塊莖膨大期吻合,發展馬鈴薯產業具有良好的生態適宜性[3 - 4 ]。皋蘭縣地處甘肅中部,黃河中上游,為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干旱區。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9.1 ℃,日照時數2 768 h,無霜期144 d,全縣年平均降水量266 mm,且年變化較大,年降水量一般集中在7、8、9月,與馬鈴薯塊莖膨大的需水盛期正好吻合,非常適宜馬鈴薯的生長。皋蘭縣土壤類型主要有灰鈣土、沙壤土、紅綿沙土、大白土等,目前皋蘭縣馬鈴薯優勢產業主要分布在石洞鎮澗溝村、豐水村、明星村、東灣村及黑石鎮中窯村、白崖村、和平村、黑石村、紅柳村,該區域土壤肥力較好,耕層厚,耕性好,獨特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馬鈴薯的生長。生產的馬鈴薯塊大,干物質含量高、食味好、薯形好,商品率高。同時,皋蘭縣位于金城蘭州、銅城白銀、中川航空港“兩城港”三角輻射中心地帶,離城市較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為馬鈴薯產品流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為馬鈴薯產業的高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為切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體系,皋蘭縣在用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做大做強做優馬鈴薯特色產業,深化優勢特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充分加大與省市馬鈴薯產業體系、科研院所等合作力度,積極加強新品種選育、引進、示范推廣力度;建立脫毒種薯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通過政策引導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撂荒地的利用率,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扶持馬鈴薯加工能力比較強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對接大的龍頭企業對一些小的經營不善的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同時進一步加大營銷品牌化等全產業鏈發展,實現馬鈴薯產量和效益倍增,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及鄉村振興增磚添瓦。
1? ?產業現狀
1.1? ?種植規模和效益穩步增長
皋蘭縣近年來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呈上升趨勢,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0.23 萬hm2,2021年種植面積0.26 萬hm2,截至2022年年底,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0.30 萬hm2,鮮薯產量達到5.00萬t以上,馬鈴薯全產業鏈的產值約為1.15億元,其中一產(馬鈴薯收獲后,作為鮮薯直接銷售獲得的產值)產值0.48億元、二產(馬鈴薯鮮薯進行加工后銷售獲得的產值)產值0.48億元、三產(馬鈴薯在服務等行業創造的價值)產值0.19億元。根據《皋蘭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總體方案》,2023年,預計皋蘭縣馬鈴薯播植面積達0.33萬hm2,馬鈴薯總產量5.97萬t,馬鈴薯種薯產量0.15萬t,總產值可達到1.70億元(其中一產產值達到0.84億元,二產產值達到0.65億元,種薯產值0.21億元),較2020年馬鈴薯播種面積增加30%以上,產量增加30%左右,產值增加50%左右;優勢產區的馬鈴薯種植占比50%左右,馬鈴薯農事操作中的機械化利用率達到85%左右。優勢產區的農民通過種植馬鈴薯人均年收入6 000元以上,與2020年相比將增加50%。
1.2? ?貯藏銷售能力逐步提升
皋蘭縣現有1個“甘味”品牌目錄的馬鈴薯產品“皋蘭紅砂洋芋”,目前已在黑石鎮、石洞鎮等建成了3個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每年對省外銷售的鮮薯量可達2萬t,占全縣當年馬鈴薯總產量的50%以上,全年鮮薯的儲藏能力超過了1萬t,種薯的貯藏能力達到200 t。
1.3? ?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增大
近年來皋蘭縣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逐年引進新品種,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逐步優化種植技術、規模,采用綠色防控體系、種薯質量檢測體系等,在品種改進、模式化栽培、規模發展、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技術應用上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通過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推廣系統,建立合作社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企業、合作社建設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集成推廣高產高效、可持續的技術模式,提高馬鈴薯產量,有效地促進了全縣馬鈴薯產業化的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產品供求關系的變化,皋蘭縣馬鈴薯產業逐步由口糧型向經濟效益型轉變,成為群眾脫貧致富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柱產業[5 - 6 ]。為切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皋蘭縣在用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做大做強做優馬鈴薯特色產業,深化優勢特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提高馬鈴薯產業化的同時進一步深化優勢特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良性循環發展的市場運作模式和長效機制,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7 ]。
2? ?存在的問題
2.1? 馬鈴薯繁育及產品質量監測體系不健全
馬鈴薯產業三年倍增計劃重點良種繁育體系、繁育能力有待于提升,尤其是新品種選育、引進及示范推廣力度有待加強,目前皋蘭縣種植的馬鈴薯均屬菜糧兼用品種,缺乏能夠進行精深加工的專用品種,馬鈴薯商品薯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強,種薯的質量監測體系還不完善,缺乏包括種薯質量認定、三級種薯質量檢測體系以及種薯調運過程中的監管,脫毒種薯的生產投入成本大,價格高,種植者購買的積極性不強[8 ]。
2.2? ?種收機械化水平低
皋蘭縣馬鈴薯耕、種、管、收等環節耗費的人力、物力較多,生產成本大,收益小,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仍然較低,皋蘭縣2020年馬鈴薯種植機械化設備只有16套,每年馬鈴薯生產作業大部分靠原始的人力勞動來完成,每年人力工資投入432萬元;2021年馬鈴薯種植機械化設備達25套,年人力工資投入390萬元。這也是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2.3? ?沒有形成標準化馬鈴薯種植基地
目前皋蘭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不足,馬鈴薯種植面積小,主要以農戶散種為主,合作社也未形成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沒有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綠色防控、統一機械作業、統一田間管理,缺乏有針對性建設的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的馬鈴薯種植基地,農藥化肥使用不合理現象嚴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沒有達到統防統治。
2.4? ?缺少合作社及新型經營主體的帶頭引領
有發展前景的產業必須要有龍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帶動,成熟的企業或經營主體具有一套規范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的技術設備,同時也要挖掘廣闊的馬鈴薯市場可利用資源及開拓了無限的市場空間,只有充分發揮并利用這些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和影響力,才能加快皋蘭縣馬鈴薯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當前皋蘭縣在馬鈴薯種植方面缺乏能系統化管理、技術過硬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新型農民經營主體,現有的幾個馬鈴薯種植合作社規模小,軟硬件設施均有限,不具備帶頭引領的能力。
2.5? ?馬鈴薯深加工流通產業鏈不完善
產業要做大做強少不了完整產業鏈的形成。皋蘭縣馬鈴薯生產、加工以小型加工企業為主,沒有規模化的龍頭企業引領,且馬鈴薯市場流通體系僅限于種薯、鮮薯的銷售和鮮薯的初加工,大多集中在“農貿市場”水平,沒有一支專業的馬鈴薯產銷協會和營銷隊伍,市場空間局限,缺乏對馬鈴薯生產銷售信息溝通和市場研判,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2.6? ?馬鈴薯貯藏設施不齊全
馬鈴薯鮮薯的貯藏需要專門的貯藏庫,因目前皋蘭縣僅有的幾個馬鈴薯種植合作社企業規模較小,資金有限,政府扶持力度不大,沒有能力建設專業的、規模的馬鈴薯冷藏庫,種薯和商品薯倉儲能力明顯不足,致使很大一部分馬鈴薯只能在收獲后直接進入批發市場,而不能通過貯藏手段連續性的滿足本縣馬鈴薯加工需求的供應。
2.7? ?馬鈴薯保險覆蓋面窄
馬鈴薯保險可以增強馬鈴薯產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保障產業發展,由于皋蘭縣馬鈴薯產業規模小,散戶較多,農民意識低加之政策宣傳、扶持力度不大,導致全縣馬鈴薯保險承保力度不足,馬鈴薯產業抵御災害能力差,產業發展力薄弱。
3? ?發展對策及建議
3.1? ?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及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新品種選育、引進及示范推廣力度,大力宣傳推廣生產加工企業需要的、市場受歡迎的抗病、抗旱、高產、口感好的名特優品種,不斷增加馬鈴薯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主推品種更新換代。二是充分發揮企業、科研院所的主體作用,加大馬鈴薯科研成果的推廣力度,充分利用馬鈴薯優異的種質資源材料,開展馬鈴薯優良專用型品種選育聯合攻關,加強適合省內生態條件的專用型新品種和符合市場和主食化需求的優良品種育引和推廣,加大與國家馬鈴薯產業體系、省市農科院所和農業大學合作力度,組建專家團隊,借助專家團隊開展產品、技術創新和服務,不斷提高產業發展創新水平,建設馬鈴薯種薯科研、繁育基地,打造出優質種薯生產供應基地。三是全面推行種薯質量認定,充分發揮已建成的三級種薯質量監測體系職能[9 ],強化種薯質量監督,加強基礎瓶苗、原原種、原種、一二級種的生產管理,指導合作社、農戶使用質量合格的脫毒種薯,同時強化種薯調運過程監管,包括種薯來源、去向、大田監管、病毒檢測等,建立脫毒種薯質量追溯體系,及時準確向社會公布檢測結果,引導企業、農戶使用質量合格的脫毒種薯,為生產優質馬鈴薯打好基礎。
3.2? ?大力推廣馬鈴薯的機械化生產
一是政府加大馬鈴薯農機裝備累加補貼。重點解決馬鈴薯專用機具數量不足、耕種收全程機械化率較低的問題[10 ],通過累加補貼,增加馬鈴薯自動播種機和覆膜機的使用,在提升農機裝備水平的同時節約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爭取新增補貼機具70臺,其中馬鈴薯聯合收獲機10臺、挖掘機10臺、播種機15臺、覆膜機15臺、深松機20臺。二是農機作業補貼。對開展馬鈴薯機耕、機播、機收、托管服務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大戶農機作業按每年300元/hm2左右給予補助。
3.3? ?加快馬鈴薯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
響應國家號召,繼續提升皋蘭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能力,提高撂荒地的利用率,鼓勵農戶將閑置土地進行流轉。一是建立“千畝”示范基地建設。每年建成2個集中連片的馬鈴薯“千畝”示范種植基地,每個“千畝”片區建成1個“百畝”核心攻關區,重點推廣“優良品種+黑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統防統治+機械化耕種收”技術模式。二是建設馬鈴薯水肥一體化示范基地。圍繞種薯的擴繁,推廣馬鈴薯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建設高標準種薯擴繁基地,達到“5個統一”(統一的品種、統一的施肥標準、統一的病蟲害綠色防控、統一的機械作業、統一的田間管理),建成規模化、綠色化及標準化的“千畝”馬鈴薯種植基地和萬畝馬鈴薯種植示范基地,進一步提高其農業生產水平,集成推廣高產高效、可持續的技術模式,提高馬鈴薯產量。努力實現標準化基地農藥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馬鈴薯蟲害統防統治率達到50%以上,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率達到65%以上。
3.4? ?扶持培養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
一是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并扶持一批先進的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按照“生產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的“藍天模式”,通過統一提供良種,簽訂訂單建設標準化基地,開展機械化服務,實現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扶持培養一批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二是三年內引進培育馬鈴薯龍頭企業1家,扶持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5個,同時加大馬鈴薯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建立一批農機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體系,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培養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社會化服務意識過強的助農、強農服務隊伍。
3.5? ?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及馬鈴薯精深加工
組建馬鈴薯產銷協會和營銷家隊伍,不斷開拓馬鈴薯市場空間,加大直銷終端的鮮薯量,加強信息溝通和市場研判,加快推出馬鈴薯期貨產品,把石洞鎮建設成馬鈴薯期貨交易及加工示范基地、鮮薯生產和淀粉生產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信息發布中心、倉儲物流中心,主導馬鈴薯和精淀粉價格形成,促進馬鈴薯銷售,穩定農產品價格。加強馬鈴薯產業信息化建設,通過電商平臺,增加線上交易量。同時通過基地規模化、加工集群化、三產融合滲透、交叉重組等方式形成農業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型農業組織方式和過程[7 ],支持骨干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不斷提高馬鈴薯精淀粉產量,以全粉、變性淀粉及其衍生產品以及膨化休閑食品等產品的深加工為主攻方向,盡快形成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完整的集群化加工體系,提高加工產品競爭力[11 - 14 ]。
3.6? ?加大馬鈴薯貯藏設施建設
一是馬鈴薯貯藏冷鏈設施體系的建設,主要以建設種薯貯藏庫為主[15 - 18 ]。采用以獎代補形式扶持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馬鈴薯種薯保鮮庫,保證每年新增馬鈴薯種薯貯藏能力0.2萬t。二是馬鈴薯鮮薯貯藏庫的建設。在石洞鎮、黑石鎮新建2個馬鈴薯貯藏庫,增加0.5萬t鮮薯貯藏能力。
3.7? ?擴大馬鈴薯產業保險覆蓋面
按照農業保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靠實各級各部門政府、保險機構、農民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19 - 20 ]。加大馬鈴薯產業保險政策扶持力度,激發保險機構活力,調動種植戶參保的積極性,逐步擴大馬鈴薯保險覆蓋面,增強皋蘭縣馬鈴薯種植產業抵御災害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愛民.? 高原干旱區馬鈴薯生產布局特征及可持續發展策略[J].? 寒旱農業科學,2023,2(3):209-212.
[2] 朱永永,趙? ?婧,趙貴賓,等.? 旱作區富鋅馬鈴薯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J].? 寒旱農業科學,2023,2(2):145-147.
[3] 王宏康.? 甘肅省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 甘肅農業科技,2017(1):54-56.
[4] 張紅霞,李永成.? 近年馬鈴薯價格走勢與馬 鈴薯產業發展趨勢[J].? 甘肅科技,2013,29.
[5] 劉潤萍,岳? ?云.? 關于甘肅省馬鈴薯產業提升的幾點建議[J].? 甘肅農業科技,2019(1):84-86.
[6] 周鵬飛,沈? ?洋.?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產業扶 貧效率及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以甘肅省31區縣馬鈴薯產業為例[J].? 西北人口,2020,41(3):57-68.
[7] 樊? ?勇.? 對“特色經濟”中特色的理解[J].? 理論與現代化,2004 (1):64-67.
[8] 盧艷清,龔翠珍,王家清.? 提高標準發展壯大馬鈴薯產業[J].? 云南農業,2022(1):35-37.
[9] 孟養榮,雷明成,石林雄,等.? 甘肅省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技術現狀與發展建議[J].? 農業機械,2019(3):106-109.
[10]肖衛東,杜志雄.?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內涵要解、發展現狀與未來思路[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6):120-129.
[11] 宋鳳鳴.? 甘肅馬鈴薯產業在科技扶貧中的作用與發展重點分析[J].? 農村實用技術,2021(12):55-56.
[12] 劉艷萍.? 甘肅省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J].? 種子科技,2020,38(9):113-114.
[13] 王琴梅,曹? ?瓊.? 絲綢之路經濟帶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以甘肅省定西市馬鈴薯產業集群為例[J].?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1-8.
[14] 李紅霞,湯瑛芳,沈? ?慧.? 甘肅馬鈴薯省域競爭力分析[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9,33(8):36-41.
[15] 孫國強,張維新,段敦亮,等.? 隆德縣馬鈴薯種薯貯藏窖(庫)建造及管理技術[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23(6):120-124.
[16] 夏善勇,王慶新,李慶全,等.? 我國北方一作區馬鈴薯貯藏技術及發展建議[J].? 中國種業,2021(11):36-38.
[17] 張志英,張勝利,李彥軍.? 吉林省馬鈴薯的冬季貯藏與管理[J].? 吉林農業科學,2009,34(1):59-62.
[18] 黃浩鈺,胡俊仕,張曉霞.? 慶陽市馬鈴薯窖式貯藏技術[J].? 保鮮與加工,2018,18(3):144-146.
[19] 湯? ? 靜.? 云南省農業保險發展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D].? 昆明:云南大學,2022.
[20] 曾夢寧.? 發展農業保險 助推鄉村振興[J].? 中國金融家,2022(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