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向東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軟件研究院(以下簡稱軟研院)成立于2015年7月,承擔中國聯通全集團123套核心IT系統(除網絡IT外)的建設、研發與7×24生產運營和網絡信息安全,是中國聯通最關鍵的一線生產單位之一。軟研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為指導,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黨管安全,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圍繞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動通信保障,狠抓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實。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用“大安全觀”審視安全生產工作,在指導思想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工作原則上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調質量優先;在生產理念上牢固樹立零事故、零傷亡理念,堅持以等不起的危機感,坐不住的急迫感,放不下的責任感,直擊問題、動真碰硬、狠抓落實。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
第一,針對當前集約IT系統安全生產仍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基礎網絡、系統架構、網信安全等基礎性、根源性問題仍待破解的實際,保持歸零心態,從零開始,向零奮斗,牢固樹立零事故、零傷亡理念,嚴格落實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機制。
第二,針對新場景、新業態對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對IT系統的互聯網化新要求,全力化解如影隨形的安全風險,統籌處理好治理和靈活的關系、共性和個性的關系、開放和安全的關系、嚴格管理和方便使用的關系,直擊問題,加強研究,在提升服務保障質量的同時確保安全。
第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強化組織保障,層層壓實安全責任,按照集團公司部署的“安全管理強化年”各項要求落實落細相關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誰維護誰負責”原則,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級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嚴格遵守生產制度辦法,牢固樹立底線紅線意識,層層壓實責任,把好“七道關”,即設計關、驗證關、上線關、變更關、監控關、應急關、優化關,將安全理念牢牢貫穿于每一個崗位上、每個工作環節中。
第四,深化標本兼治,扎實推進隱患清零。深刻吸取北京長峰醫院火災等案例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以如履薄冰的態度抓緊抓實抓好安全防范工作,狠抓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嚴格按照軟研院分析制定的安全管理強化年行動重點整治臺賬共6方面21項強化內容,全面深入按階段、按時限、按要求完成強化整治,對排查出的重大風險隱患決不姑息,從嚴解決,不留任何隱患。
扭住“四防”整治不放,夯實綜合安全基礎能力
緊緊扭住防火、防人身傷亡、防盜竊、防公共交通事故“四防”排查整治不放松,狠抓思想認識、體系化管理、隱患整治、責任落實、基礎能力“五個強化”,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完善管控鏈條、夯實防控基礎、提高管理效能、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特別是在防范和杜絕火災事故問題上,堅持一般風險隱患及時解決,立查立改,快查快改,盡查盡改,保證安全整治“零隱患”;對排查出的較大以上安全風險隱患,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制定應急預案,明確專人專管,保證不掛空擋、不擺虛式,加大安全資金投入,做實做好研究解決預案,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
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防范安全事故發生
以提升業務連續性為目標,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數字化運營保障體系,依托數字化監控平臺,增強橫向拉通IT全域,縱向穿透總部和省分(子)公司的穩定性保障能力,提升中國聯通大IT系統穩定性,做實安全生產工作。一是制度規范,壓實責任。通過制定《大IT生產運營規范》《紅線底線紀律條例》《大IT生產運營獎懲方案》,落實集中系統維護職責。二是組織架構,優化協同。創建以核心業務鏈路為重點保障的四級安全生產團隊:一級總體負責安全生產責任、二級全棧負責安全生產責任、三級負責核心業務安全生產、四級負責各中心安全生產。2023年完成全部集約系統四級團隊組建,完成31個省份分公司306套系統四級團隊組建,并按照四級運營團隊標準化操作規范,實施故障調度處置。三是平臺工具,增強補齊。全方位提升故障快預防、快發現、自定位、自修復能力,發布亞健康檢查產品,實現高風險隱患自動識別;夯實全層級監控工具深度,助力故障預警及時率提升;發布一鍵故障診斷工具,填補故障自動定位能力空白;拉通“監、管、控”工具能力,助力提升故障處置效率。四是運營機制,建強健全。通過活動運營、會議運營、大屏運營三大機制,動員提升全體員工安全生產意識。主要包括組織安全生產勞動競賽、“安全生產月”等活動,樹立安全生產及《紅線底線紀律條例》警示牌;組織月度安分會、故障分析會、專家評審會等例行會議;上線“集團經分”“安全生產分析”“專項重保”大屏,實現運營全局看全、橫縱貫穿可視。五是核心任務,做實做細。建立貫穿架構設計、研發測試、生產變更、運營保障的穩定性保障能力,抽象出穩定性架構設計、研發測試、變更管理、版本管理、鏈路識別、監控管理、隱患管理、應急管理、故障調度、故障定位、故障閉環、值班管理等12項核心任務,圍繞安全生產目標,掛圖作戰,分批推進、分級治理。同時鞏固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果,持續發揮組織保障、重要系統規程制定、故障調度保障、隱患排查、健康檢查、應急預案演練、變更管控、值班管理、監控告警、賬期重保、重點省分協同等有效機制作用,保障IT集約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堅決避免較大及以上故障發生。
加強實戰攻防能力,筑牢網絡信息安全屏障
堅決扛起中國聯通集約系統內網信息安全“第一責任”,以“五最”要求守好紅線底線,以“零容忍”原則抓好網信安全。一是轉變思維模式,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分析短板弱項,從管理、技術、運營三個方面,系統性研究整體解決方案,徹底從被動防守向主動安全轉變。二是壓實主體責任,健全管理體系,厘清職責分工,完善三級指揮調度機制,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強化指導、狠抓執行、嚴促落實。三是聚焦本質安全,強化縱深防御機制,實現終端、服務器安全軟件應裝盡裝,進一步加強風險檢測與準入測試,確保漏洞、僵木蠕病毒、非法軟件動態清零,提升軟件供應鏈安全治理和IT內生安全水平;打造數字化安全平臺,以平臺為中樞整合安全產品能力與數據,通過“AI+大數據”強化安全服務集中策略控制、編排與聯動響應,提升縱深防御處置水平。四是加強數據管控,筑牢數據安全屏障,強化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提升數據備份與恢復服務能力,全面剖析數據從“采集”到“供給”全流程安全防護短板,結合數據安全流程制度、管控要求與審計機制,強化數據安全技防能力。五是深化安全運營,筑高安全防護堤壩,全面厘清防護資產與暴露面,完善運營流程規范,健全評估評價機制,強化“管理+技術+運營”閉環管理。全面加快提升防御能力,扎牢數據安全籬笆,聚焦郵件、終端、賬號管控等重點場景實戰攻防能力,堅決守住零重大網絡信息安全事件、零重大數據安全事件底線。
強化應急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堅持做實應急隊伍事前、事中、事后體系能力建設。事前,加強宣貫、制定預案、實戰演練,確保全員知曉安全風險、具備專業技能、落實安全措施、強化實戰性應急演練、遵從安全規范,謹守生產安全底線紅線。事中,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原則,整合安委辦功能,協同總院-分院兩級體系,強化數字化安全平臺7×24小時監控和調度,嚴負其責、嚴管所轄、極速響應、令行禁止,確保安全事件及時發現、快速處置、有效閉環。事后,落實“四不放過”,對問題舉一反三,對失職瀆職人員嚴肅追責。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要充分發揮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嚴格落實制度要求,提升科技水平。一是及時防范化解各類重大風險。做實做細員工關心關愛,發揮接口人、宣傳員、網評員隊伍作用,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做好輿情管控、信訪維穩等各項工作,及時發現化解各類矛盾風險,力爭做到問題不堆積、矛盾不升級、風險不擴散、信訪不上行,確保做到“三個不發生”,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群體事件的底線。二是嚴格執行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制度。安委辦統一組織“一總院+五分院”進行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演練,磨練報告流程、報告內容擬制和處置原則,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嚴格信息報告紀律要求,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按照“快報事情、慎報原因、實事求是、依法處置”原則,執行首報、續報和終報制度,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和遲報瞞報行為。三是建設集團級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平臺,通過安全生產數字化能力建設,從根本上實現事故的縱深防御和關口前移,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預控能力,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安全生產加“數”前行,助力全集團科技興安。
安全生產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今后,軟研院將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持續鞏固黨的二十大重保經驗,扎實推進安全管理強化年行動,接續發揚“嚴實精細快”工作作風和軟研鐵軍精神,堅決扛起100%的責任、拿出100%的行動、付出100%的努力,全力保障內網安全穩定運行,推動中國聯通安全生產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全集團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配圖均為郭子輝攝,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軟件研究院安委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