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妮娃 龔瑾

2021 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此后,元宇宙技術作為數智時代下的科技化身,引起了各級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隨著元宇宙技術的快速發展,其應用領域也是全面開花,尤其是在游戲、影音等領域。2023 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其數字化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元宇宙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
審計具有經濟監督、經濟鑒證和經濟評價的職能,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監管力量,對我國現代化治理體系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部分企業財務造假頻發,財務造假手段也越來越先進和隱蔽,不斷發生審計失敗事件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審計質量的質疑,審計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基于此,為提升審計質量,促進資本市場良性發展,本文以審計數字化經濟為研究主題,探討元宇宙新型技術手段對其帶來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元宇宙一詞由“超越”和“宇宙”結合而成,意為超越現實的世界。元宇宙的思想源頭是1981 年美國小說《真實姓名》中描繪出通過腦機接口進入并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而元宇宙作為一個正式用語是在1992 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元宇宙不再局限于科幻小說的文字中,虛擬世界實現了現實化。
目前,元宇宙還沒有清晰統一的概念,綜合各位學者的觀點,本文認為:元宇宙是建立在多重底層技術發展上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融合互通的新型數字世界,元宇宙底層技術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云計算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大數據等,元宇宙具有去中心化、超時空化、虛擬現實融合性、數字技術集成性等特征。
數字化經濟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與應用,但現有文獻中并沒有統一的概念。國家統計局2021 年5 月公布的《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中指出“數字經濟是指以數據資源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雖然“數字經濟”就是指“數字化經濟”,不是狹義的“數字”的經濟,但用“數字化經濟”表述更為準確。在元宇宙中所有商品都是完全數字化的,通過數字創造產生的數字化內容形成一定規模后變成數字資產,確定產權歸屬之后通過數字貨幣進行交易,最終實現產權轉移,便構建成了元宇宙數字化經濟體系。
元宇宙技術的發展為多個領域的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也為審計質量的提升提供了促進作用,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財務舞弊的手段越發隱蔽與高級,很難發現其中的漏洞。元宇宙是前沿數字技術綜合運用的結果,依托去中心化、防偽、智能化等特征的元宇宙技術開展審計,能夠迅速發現審計缺陷及財務舞弊。元宇宙底層技術之一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自動提取審計原始數據、全程自動化參與審計,實現實時監控審計過程,控制審計風險,保證審計結果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從而提高審計質量。
此外,在數字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審計數據越來越多,審計內容更加復雜,審計取證困難給審計人員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使數據的分析、利用和存儲更加簡單、高效。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實現審計自動化、智能化、流程化,將審計人員從繁重的基礎工作中解救出來,實現遠程審計與現場取證同時進行,大大提高審計效率。
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應當保持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的重要要求,然而頻發的審計失敗案例大多是由于審計人員缺乏獨立性導致的。區塊鏈技術結合了現代密碼學和點對點網絡通信等技術,具有去中心化與不可篡改的鮮明特征,依托區塊鏈技術的元宇宙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審計的缺陷,確保審計數據不被人為篡改,為實現審計獨立性提供了保障。
傳統的人工審計方法比較單一和落后,例如審計抽樣的不確定性不能保證審計樣本的全覆蓋,進而影響審計質量;審計也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以及審計結論判斷的主觀性。集成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元宇宙技術,不僅能夠彌補傳統審計的缺點,也能夠實現審計方法的創新,例如運用元宇宙的交互技術能夠使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對象遠程溝通,實現非現場審計;利用云計算與大數據可以實現海量審計數據的計算、分析與存儲;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審計的自動化與智能化。
元宇宙雖不能創造出停留在元宇宙里人的肉體,但可以實現經濟活動的功能,“現實”只是諸多宇宙中的一個(如圖1 所示),在元宇宙內可以進行廣告、營銷、教育、辦公等,能夠進行虛擬商品的交易、虛擬店鋪的運營,形成一個完整、穩定的元宇宙經濟體系。未來元宇宙將接替現實,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開展空間。

圖1 元宇宙與現實和多個宇宙的關系
在元宇宙中有商品交易和消費,并產生各種經濟活動,必然要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評價,于是便有了對虛擬世界進行審計的必要。元宇宙技術的發展拓寬了審計的工作領域,不僅要對現實世界進行審計,也要對諸多與現實同層級的宇宙進行審計,這對審計人員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互聯網時代,數字化經濟從理論走向了現實,在元宇宙時代,數字經濟出現了新形態,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在一起。離開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支持,元宇宙將不復存在,數字經濟也失去了意義。因此,要實現審計的數字化經濟轉型,必須要加強對元宇宙底層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具體可以通過政府政策支持,鼓勵元宇宙的發展和創新,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幫助審計行業的公司盡快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加大技術投入力度,實現軟硬件和配套設施優化升級,提升元宇宙在審計領域的發展與應用;同時要培養自主研發意識,防止受國外制裁或技術標準方面的不兼容而影響我國審計行業的發展。
元宇宙雖然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卻和現實世界有著類似的經濟運作體系,能夠形成數字資產,能夠運用數字貨幣進行交易,同時擁有完善的數字市場機制。有市場就會有競爭,財務舞弊一般伴隨著生產經營和資金出現重大壓力時發生的,因此,元宇宙中同樣存在財務舞弊的可能。此外,元宇宙打破了現實世界的地域限制,國際貿易不受物流限制后海關職能如何發揮作用、線上交易如何交稅等一系列新的財稅治理問題需要重新定義和思考。目前我國已推出了網絡安全法等數字空間的法律法規,但元宇宙作為一種新興事物,現有的法律法規很難對其進行監管和約束。元宇宙的經濟活動和市場機制必須要有嚴格的數字監管體系,具有安全性、保密性等特征的審計數據也亟需一套新的、完整的規則體系去監管。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科技的進步需要各行各業有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審計行業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數審計人員仍然采用傳統的審計方法,并且審計人才隊伍區域性和結構性差異較明顯,高端數字化審計人才較為欠缺,無法滿足元宇宙迅速發展的需要。集合了眾多先進技術的元宇宙技術,促進了數字化經濟的發展,促使審計人員不僅要掌握財會、審計等專業知識,還需掌握元宇宙技術知識。后端對審計人員新的需求,要求前端人才培養方面也要重新確立目標,審計專業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大綱要體現元宇宙以及相關底層技術的能力要求。
綜上所述,元宇宙技術的發展使審計行業面臨新的發展契機,借助元宇宙技術可以提升審計質量和效率,提升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實現審計方法的創新,拓寬審計工作領域。在元宇宙的背景下,若想實現審計數字化經濟新模式,應當加大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同時構建數字治理監督體系,并加強審計人員培養建設。但元宇宙作為新興技術,其發展還不成熟和完善,從傳統審計到元宇宙審計的過程必然不是一帆風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