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挑戰和新要求。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學要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自信心等;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學要為學生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李華平和劉敏編著的《語文課就該這樣教(小學卷)》,基于對新時代的新挑戰和新要求的回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新觀念、新經驗、新手段和新方法進行了探究。本書結合多位一線名師的課堂教學實例,將教學經驗之“ 術”上升至理性之“學”與技藝之“能”,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提供了具有可行性與操作性的策略,幫助一線語文教師了解教育發展動態,更新教育觀念,從而促進專業發展。
總體而言,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與改革:
第一,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綜合素養。本書通過教學實例及點評提示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興趣、需求、特點和差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例如,在教學《祖父的園子》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有趣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和比較,體會作者對祖父的情感。
第二,以文本為載體,關注文本的解讀和鑒賞。本書通過教學實例及點評提示教師要以文本為基礎,尊重文本的內在規律和外在形式,引導學生全面理解、深入分析并進行創造性表達,培養其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審美能力、表達能力等。例如,在教學《將相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通過多元的分析和評價,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
第三,以方法為重點,關注技巧的提煉和傳授。本書通過教學實例及點評提示教師應注意提煉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理解方法、分析方法、閱讀方法、寫作方法等,培養學生的方法意識和方法習慣。例如,在教學《楓橋夜泊》時,教師可以從朗誦入手,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的要點,并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想象、改寫等方式逐漸深入地體會和表達,從而理解詩詞內容,學會并嘗試鑒賞。
第四,以創新為動力,關注創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書通過教學實例及點評提示教師應以創新為目標,尊重創新的價值,運用多媒體、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激發學生的興趣、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等。例如,在教學《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體驗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聯系現實生活,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山東省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劉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