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心
“只有100單,賣完不補!一二三,上車!”“家人們,還有沒搶到的嗎?沒搶到的扣1,把小1飄起來……”深夜至凌晨的各大網絡直播平臺,直播帶貨可謂“愈夜愈精彩”,主播們賣命吆喝,粉絲們熬夜跟播,越買越興奮。直播帶貨作為目前購買轉化率較高的一種方式,迅速成為當下熱門的營銷手段。流量是王道,粉絲是商機,直播購物火遍全國,然而因其虛擬性、不可控性、延遲性等特點,放大了傳統交易中的問題,引發各類矛盾糾紛。
家住江蘇揚中市的鐘小娜是一名外企高管,對奢侈品情有獨鐘,2023年4月開始,她幾乎每晚都會去一個奢侈品直播間圍觀,希望能“蹲”到物美價廉的大牌。“去年想買沒買到,今年眼看水漲船高,還在糾結的寶貝們,趕緊抓住機會。國民女神都在穿,十點鐘就結單,想要的寶寶扣個1……”一天深夜,在主播熱火朝天的介紹下,鐘小娜對一條香奈兒品牌的褲子動了心。
可這條一線大牌的褲子只需要200元?憑直覺,鐘小娜認為是假貨,主播給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這些都是原廠淘汰下來的次貨,買到就是賺到。鐘小娜怕錯過拍大腿,立馬加購付款。
三天后,鐘小娜如愿收到包裹,可當她滿心期待地打開后,一股刺鼻的味道直沖腦門,頓時心涼了半截。仔細一看,這條褲子即使從沒買過香奈兒品牌的人都能看出來,這無疑是一條冒牌貨,做工和材質都非常差。
“你們口口聲聲保證正品,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鐘小娜和對方交涉,對方卻堅決不承認,她覺得不能讓這些騙子逍遙法外,選擇報警。經鑒定,這條褲子的確是假冒偽劣商品,警方順藤摸瓜,很快在杭州、深圳等地抓獲了孫枝蔚、毛先鋒等6名犯罪嫌疑人。
落網后,孫枝蔚等人交代,從2019年10月開始,他們就賣假貨,假冒的品牌有LV(路易威登)、GUCCI(古馳)、CHANEL(香奈兒)等,貨物包括皮包、手表、服飾、小家電等,通過網店、微信朋友圈、直播等方式銷售到全國各地。這些假冒產品都是他們從一些大型批發市場搜羅來的,價格低、品質差。
白菜價的大牌有著足夠的吸引力,孫枝蔚等人的生意相當火爆,雖然也曾被不少消費者識破是山寨貨,但他們通常以退貨,補償小紅包等方式“擺平”。
因為屢屢得手,孫枝蔚等人開始盲目自信,也放 松了警惕,萬萬沒想到,跳出來一個鐘小娜,讓他們翻了船。截至案發,他們的非法銷售金額已達3000余萬元。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相關的監管措施正在逐步完善,那么這些假大牌是如何避開監管視線的?這其中還真有不少“竅門”,比如主播在帶貨時注意“避嫌”,把香奈兒叫成“香奶奶”,LV叫“驢牌”,愛馬仕叫“艾瑪家”,巴寶莉叫“爸爸家”。不僅如此,在直播時,品牌標識也被主播刻意遮擋,如果買家想看細節,主播會引導其加微信后“詳談”。
2023年5月,江蘇鎮江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孫枝蔚等6人有期徒刑3年至5年不等,同時處以6萬元至320萬元不等的罰金,其中有一人被適用緩刑。
案件塵埃落定,鐘小娜感慨道:“當時被直播間的氣氛沖昏了頭,覺得不買點什么很虧,現在想想買個大牌怎么會只需200元呢?”
和鐘小娜一樣,山東煙臺小伙張定鎮也在直播間踩了坑。2023年初,隨著新房交付,張定鎮和女友的婚期也指日可待,他張羅著裝修婚房。“貼心大數據”一直給張定鎮推送各類裝修建材,在一個直播間,他看中了一個品牌的花灑噴頭,折扣力度不小,但不是官方店鋪,他有些猶豫。主播大力推銷,還承諾“假一賠十”,張定鎮最終花900元買了兩個花灑噴頭。誰知,收到貨后,無論是外觀還是手感,都有些“怪怪的”,他拿到線下品牌門店比較后,發現這是假貨。
張定鎮和賣家交涉,對方堅稱這是正品。他撥打品牌官方客服電話,得知這家直播間沒得到品牌授權。
“你們賣的是假貨,必須假一賠十。”面對張定鎮的要求,賣家不同意,辯稱這是電商平臺作出的承諾,和他們無關。在之后的交涉中,賣家只有一個態度:產品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不滿意可退貨,但他們不承擔運費。張定鎮咽不下這口氣,2023年2月,他把這家網店告上了法院。經審理,煙臺市蓬萊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賣家退貨并賠償張定鎮十倍貨款。
直播帶貨的商品良莠不齊,消費者霧里看花,有很多產品即使不是“假”的,卻也不是“真”的。
2021年2月,在北京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工作的王良看中了直播間售賣的一個藍寶石吊墜,報價5萬元,雖然有點貴,但他還是咬咬牙,買下來給妻子當生日禮物。王良收到吊墜后,發現材質和主播說的沒差別,大小外觀也都一樣,可藍寶石上有一道非常明顯的劃痕,他立即發起退貨退款,網購平臺及時凍結了這筆貨款,沒有轉到賣家賬戶。
賣家認為在交付商品之前,已經通過視頻和圖片等方式向王良充分展示了商品詳情,并不存在任何裂痕或瑕疵情形。但王良不認可這種說法,他覺得直播時因為有美顏濾鏡,況且裂痕需要放大才能看清,錯在賣家。
雙方各執一詞,賣家把王良告上北京互聯網法院。法院認為,藍寶石的直徑只有5毫米,不能排除存在因角度及畫面問題而在直播及視頻中無法看到裂痕的可能性。王良已支付了相應貨款,但賣家并未按照約定交付貨物,故法院不支持賣家要求王良支付貨款的訴訟請求,目前該案判決已生效。
美顏濾鏡再加上“別有用心”,消費者如果沒有“火眼金睛”還真是容易成為“冤大頭”。除了貴重的珠寶首飾,還有人在直播間買汽車這種“大件”,可結果還是看走了眼。
蘇州小伙沈春明大學畢業后,決定購買一輛汽車,考慮到實際情況,他打算選一輛二手車。一天,他在一個直播間里看到主播正在介紹一輛二手車,價格和型號都比較符合他的要求,他多次和主播溝通,確認車子的情況,主播保證這輛二手車沒有遭遇過重大交通事故,更沒有被火燒或者泡過水。
而且,沈春明得知賣家也在蘇州,要求線下見面,并簽訂書面合同,對方表示同意。于是,雙方見面簽協議,協議上備注著這輛車沒有重大事故,無火燒或泡水的情況。
沈春明拿到車后,經專業人士判定,這輛二手車是泡過水的。他非常生氣,把賣家告上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要求退一賠三。
法院經審理認定賣家存在欺詐,可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三倍賠償規則,三倍賠償金額以沈春明實際支付的車款為標準,沈春明必須返還這輛二手車,判決后雙方均未上訴。
直播帶貨,不僅商品容易魚目混珠,有時候連主播是李逵還是李鬼也真假難辨。北京的石國航是一個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他苦心經營的身份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研二在讀研究生,還準備攻讀北大博士。每次直播,他都售賣很多清華的文創產品,生意火爆。
實際上,石國航只是一名普通二本院校畢業的大學生,連穩定的工作都沒有。為了贏得粉絲信任,他辦了一張假的清華學生證,混進清華大學拍攝校園風景、食堂、圖書館自習等各類短視頻。起初,石國航只想做“代購”,銷售自己從清華大學里購買的正品文創產品,可成本太高,根本賺不到多少錢,于是他動起了賣假貨的歪腦筋。
石國航在網上找到一家未經清華大學授權的店鋪,批量購入含有清華大學注冊商標的筆、筆記本、文化衫等商品,通過直播帶貨售賣給粉絲。
2022年8月,石國航的違法行為被清華大學發現,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報案。截至案發,他兜售假冒清華大學的文創產品共計70萬余元,被抓獲時,還有大量貨物沒有賣出,價值11萬余元。

直播間的氣氛很容易讓消費者沖動 (圖/視覺中國)
2023年3月31日,石國航被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50萬元。與此同時,那家未經清華大學授權的店鋪經營者,也受到了法律的處罰。
縱觀各大直播間,名校學霸、名人專家不在少數,身份真假,撲朔迷離,難以考證。河南省長葛市后河鎮上的趙飛就鉆了這個空子,2022年10月開始,他在直播間里售賣書法字畫,稱作者張大師是“書法名家,清華美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還制作了張大師的宣傳海報和假的收藏證書。實際上,這些書法字畫都是趙飛從網上買來的,很多連落款也沒有。被警方查獲時,他共賣出書法字畫1202件,銷售額209427元。
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認定,趙飛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鑒于他系初次違法,且在案件調查過程中積極配合,如實陳述違法事實并主動提供證據材料,可從輕處罰。2023年4月,趙飛被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止虛假宣傳和銷售書法作品,并處罰款30萬元。
直播帶貨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煩惱”,比如產品質量差、售后服務跟不上、虛假宣傳、數據造假、主播誘導私下交易等等。因此,消費者要提高警惕,選擇正規合法的直播平臺,選擇信譽度高、資質全的商家,并在平臺鏈接內下單。此外,在觀看直播時,不要被“價格低廉”“秒殺”“數量有限”等煽動性的語言影響,要按需購買、理智購物。如果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注意保留證據,比如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物流信息等,及時與商家及平臺溝通協商,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