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珠
正常情況下,醫保卡只能由本人在定點醫院看病或在定點藥房買藥時才能使用,但是考慮到行動不便的老人需要子女幫忙買藥等特殊情況,實名登記的個人每人每天可刷2張醫保卡買藥。然而,有人卻起了歪心思,“如果醫保卡里有余額,就可以用來購買藥品,再倒賣出去,賺取差價”。于是,他們利用職務之便,將公司里大量閑置的醫保卡賣給“卡頭”并借機分贓……
2020年6月,劉某和老鄉王某在聚餐時,談到有人專門收購閑置的醫保卡來牟利。劉某便聯想到,自己公司的財務任某手里有大量閑置的醫保卡,王某當即表示自己認識專門收醫保卡的“卡頭”。于是,兩人一拍即合,打算有錢一起賺!
當晚,劉某就給公司財務任某打了電話,在得知意圖后,任某爽快答應。當月底,任某就將700余張無人認領的醫保卡交給劉某,再通過王某交到“卡頭”李某手里。不久后,據“卡頭”李某反饋,除去三分之一的卡已經失效外,剩下三分之二的卡里合計余額有數萬元。又過了約一周,王某告訴劉某可用的卡都銷售出去了,并通過微信轉給他6000元,隨后,劉某轉了4000元給任某。
在賺到“第一桶金”后,初嘗“甜頭”的任某通過自己的“路子”又給劉某拿來了另外兩家公司的幾百張閑置醫保卡。王某從劉某處拿到醫保卡后,直接聯系了“卡頭”李某。當天,李某帶他來到了一個大藥房,在逐張查詢卡內余額后,以三成的價格買走了這些醫保卡。除去給劉某的分成,王某也從中賺了1萬余元。此外,“卡頭”李某還雇傭了梁某、周某等人到市區內的五六家藥店刷卡買藥,并聯系了熟識的藥販子(另案處理)分批次低價賣出。
每次買藥時,梁某、周某只要象征性地出示證件,藥劑師就按照他們事先列好的藥單把藥配齊。為了籠絡該藥房的藥劑師于某,已婚的李某甚至和對方“談起了戀愛”。在疏通關系后,李某的“醫保卡盜刷套現業務”進展得越來越順利,就在此時,偵查已久的警方找上門來。
“常在河邊走,難免踏濕鞋。”原來,已經有好幾位被害人報案稱,新辦的社保卡明明一直在身邊,卻頻繁收到了刷卡買藥的通知。2020年底至2021年3月,警方陸續抓獲上述犯罪嫌疑人,并查獲涉案醫保卡1200余張以及價值2萬元尚未倒賣的藥品。
據悉,上述三家公司均為勞務中介公司,定期為用工企業招募勞務工,并統籌辦理包括社會保障卡“醫療保險專用”(即醫保卡)在內的社會保險事項。醫保卡辦下來后,公司通過微信公眾號通知大家取卡。然而,因疏于關注相關信息且人員流動性大,很多員工在離職后,便把曾辦過醫保卡的事情忘記了。所以,大量無人認領的醫保卡便閑置積壓在了公司財務處。
按照現行規定,上海已將醫保卡和社保卡兩卡并軌,兩者就醫購藥功能相同,也就是說,現在的社保卡自帶醫保卡功能,使用社保卡就醫后,原先的醫保卡才會自動停用。然而,有些員工離職后,雖然辦理了新的社保卡,但一直未開通,所以原來的醫保卡還可以刷卡買藥。

楊浦區檢察院與區醫療保障局召開醫保領域新問題座談會
隨后,此案移送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楊浦區檢察院”)。楊浦區檢察院經審查認為,該案被盜刷的資金為持卡人個人財產;劉某、王某利用企業管理漏洞以及任某的工作便利,將醫保卡低價賣給李某;李某雇用梁某、周某等人冒充持卡人,盜刷醫保卡上的資金;于某明知李某非法收購他人醫保卡盜刷購藥,仍采取為其刷卡配藥等行為。故上述犯罪嫌疑人的行為系共同犯罪,均構成盜竊罪,且數額巨大。
2021年5月,楊浦區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對劉某、王某、李某等7人提起公訴,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李某等7人有期徒刑5年6個月至1年6個月不等,各并處罰金6000元至2000元不等。
法者,治之端也。案件到此并未畫上句號。
在辦案中,楊浦區檢察院發現,還有部分醫保卡未被找回;用工單位內部還積壓著十幾家派遣公司派遣工的醫保卡,數量達到上萬張;藥店的藥師也還在為“醫保套現”提供便利……
“逐利驅動,法治天平如何扶正?醫保群體的利益如何維護?只有治罪與治理,才能畫出更大的同心圓。”隨后,楊浦區檢察院為促進醫保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預防及治理醫保卡違規使用亂象,以該案為契機履行調查核實職責,查清問題癥結,以檢察之治助力社會之治。
首先,全方位調查,將能動履職做細。盜刷醫保賬戶暴露出相關企業和個人在醫保管理工作上存在缺失,具有較大安全隱患。于是,楊浦區檢察院對相關企業和個人開展全面調查。經調查發現,勞務派遣工多為外來務工人員,人員流動快,缺乏相關政策知識;勞務派遣公司及用工單位在醫保卡申領、發放的管理交付方面存在漏洞,導致大量醫保卡積壓不能及時發放;部分醫保定點的藥房貪圖小利,愿意為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便利;相關單位未能察覺異常刷卡等情況。
其次,多渠道核實,將能動履職做實。在責任企業內部管理方面,楊浦區檢察院對相關勞務派遣公司開展詢問調查,發現用工單位內部長期存在“卡頭”收購醫保卡的亂象。在相關醫保定點藥店經營方面,楊浦區檢察院走訪相關單位調取服務協議,并同步調閱涉案藥店的監控視頻和登記臺賬,發現藥店對身份驗證登記的要求落實不到位,存在著違規經營情況。在藥師執業履職方面,楊浦區檢察院通過恢復手機數據,發現藥師存在私下收取費用等不當行為。
為切實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醫保利益,楊浦區檢察院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完善醫保卡管理制度,同時要求相關單位開展自查工作,及時“清存量”,并向勞務人員開展入職前政策和法治宣傳,開展“卡頭”整治行動。檢察建議發出后,涉案公司積極響應,及時清理存留的醫保卡。在此期間,楊浦區檢察院將涉案藥店違規刷卡、涉案執業藥師收取費用等線索移送區醫保局,最終追回醫保基金近5萬元,并取消1家藥店醫保定點藥店資格。
此外,就執業藥師伙同他人違法盜刷醫保卡資金問題,楊浦區檢察院向涉案藥房制發檢察建議;在規范醫保定點藥店經營秩序方面,督促涉案藥房自主整改,要求其完善監控設備、延長電子數據保存時間以便強化信息監管,并不定期開展醫保臺賬登記檢查及監控視頻抽查。在人員管理方面,建議其樹立正確藥品零售業績觀。
外來務工人員作為上海城市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上海城市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外來務工人員不斷增多,轄區內其他企業是否也存在醫保卡的發放不當等問題?”楊浦區檢察院認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檢察履職更要“實惠”。
針對問題,楊浦區檢察院對轄區內大型企業進行大數據梳理,覆蓋快遞、建筑、外賣等行業。對部分企業逾期發放醫保卡、逾期為務工人員繳納醫保金,部分務工人員借、售醫保卡等情況,楊浦區檢察院開展以案釋法、醫保政策宣講等活動,在維護務工人員醫保權益的同時預防新的犯罪發生。
如果說督促責任單位自主整改是“居一隅”,那么強化行政機關監督職責則是為了“大局”。針對治理醫保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楊浦區檢察院“跨前一步”開展工作。
一是定期聯絡,促進長效長治。召開多部門聯席會議,建立聯合工作專班,做實做強“行刑銜接”,在打擊醫保犯罪問題上形成長效機制。同時,通過派員出席相關單位工作例會以召開工作座談會形式,及時掌握、溝通醫保領域的新問題、新動態,防止犯罪變異。二是協同發力,進一步延伸檢察職能。楊浦區檢察院向相關單位制發檢察建議,并與相關單位一起對轄區內15家定點醫藥機構、13家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機構開展飛行檢查,在此期間發現4家醫保機構存在違規行為,1名人員存在外借醫保卡造成醫保基金流失問題。此外,為了助推聯動效能,楊浦區檢察院還與相關單位共同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提高醫保監管政策知曉度,達到了社會治理的整治效果、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