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月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醫院 363100
狼瘡性腎炎(Lupus nephritis,LN)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嚴重并發癥,其在女性中發病率高,患者可見高血壓、血尿、蛋白尿等,重癥者可發展至尿毒癥、腎病綜合征,影響其生命質量[1-2]。西醫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等予以治療,有一定效果,但存在皮膚刺痛、灼燒感、瘙癢等不良反應,也有治療不徹底、依從性差等問題[3]。近年來中醫以辨證治療、副作用少等優勢在本病中取得良好應用進展,中醫認為整體氣血失調、風濕侵襲、毒邪內蘊為本病重要病機[4],消斑解毒湯為依據協調整體、祛除風濕、降溫排毒三原則組成的方劑,本文主要分析該方在LN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LN患者70例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LN的中西醫診斷標準,中醫辨證為脾腎氣虛、濕熱壅盛型;(2)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度(SLED-AI)評分≥5分,且治療依從性良好,精神狀態等正常,有一定溝通能力;(3)家屬及患者簽署知情同意相關文書。排除標準:(1)存在相關藥物成分的過敏史;(2)同時有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3)合并自身其他免疫性病變、血液系統性疾病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對照組,各35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理組織分型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對癥治療。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原發病,口服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通化茂祥制藥,規格:24g/粒),1粒/次,3次/d,連續用藥3個月。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消斑解毒湯治療,湯方組成:柴胡15g、黃芩15g、蘇子30g、川椒10g、黨參30g、甘草10g、大棗10g、蒼耳子30g、苦參30g、浮萍30g、土茯苓30g、金銀花30g、絲瓜絡15g、車前子30g、石膏30g。由本院中藥制劑室制備(煎至300ml,分裝成150ml/袋,閉合包裝),在取藥后放置在4℃冰箱備用,服用前加熱,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療效,分為完全緩解(血白蛋白>35g/L,24h尿蛋白定量<0.15g,血肌酐增加≥基線的15%,尿沉渣檢查均正常,主要癥狀顯著改善)、部分緩解(血漿白蛋白有所增加,24h尿蛋白定量在0.15~3.0g,腎功能、主要癥狀改善不明顯)、無效(各指標改善未達到上述標準,甚至出現臨床癥狀加重情況)[5],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2)記錄其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尿素氮);(3)SLED-AI評分評估患者病情,0~5分為基本無活動,6~10分為輕度活動,11~15分為中度活動,≥16分為重度活動;(4)取空腹靜脈血3ml,離心分離血清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與血細胞自動分析儀分別測定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

2.1 臨床療效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43%(32/35),高于對照組的71.43%(25/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29,P<0.05)。
2.2 腎功能指標 治療后試驗組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腎功能指標對比
2.3 SLED-AI評分及血清ESR、CRP水平 治療后兩組SLED-AI評分及血清ESR、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SLED-AI評分及血清ESR、CRP水平對比
2.4 不良反應情況 試驗組、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1.43%(尿路感染1例,脫發1例,皮膚瘙癢2例)、8.57%(皮膚瘙癢2例,尿路感染1例),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59,P>0.05)。
LN治療目的主要是控制SLE的活動,防止腎功能進一步惡化,最大限度地減輕藥物毒副反應,西醫治療該病時主要采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前者以激素、免疫抑制劑為主,后者包括免疫吸附、血漿置換及腎臟替代治療等[6-7]。本病在中醫學上屬于“周痹”范疇,《靈樞·周痹》中曰:“周痹者,在于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又曰:“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于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痹”,因此周身氣血阻滯而運行不暢為本病內在基礎。另因風邪、濕邪等邪氣侵襲腎臟,濕性驅下,腎居下焦,濕與風邪相合,濕邪侵襲至腎臟,久則現寒熱、疼痛等癥。此外毒邪入體,擾亂陰陽,致陰陽氣血失和,虛火內生則耗傷陰液,久致腎臟氣化不利,因此整體氣血失調、風濕侵襲、毒邪內蘊為本病重要病機[8-9]。由此衍生的益腎祛瘀化濕湯、消斑解毒湯等湯方治療LN的優勢體現在減輕臨床癥狀、同時緩解副作用、復發率低等方面。
本文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43%,高于對照組的71.43%,略高于喬曦等[10]報道的消斑解毒湯治療狼瘡性腎病總有效率為86.90%的結果,可能與本次患者配合依從性更好有關。名醫劉紹武在治療LN上有獨到見解,善用整體與局部雙關療法,依此獨創消斑解毒湯,療效得到肯定。本文探究了消斑解毒湯的臨床應用價值,方中柴胡、黃芩能開發胸陽,以小柴胡湯作為協調整體基礎方,經蘇子代替半夏,以除半夏之燥弊,以川椒代替生姜,熱而未傷津,全方寒熱同調、收散并舉,補瀉兼施,升降協調。蒼耳子、苦參、浮萍、土茯苓四味組方則為常用除風利濕湯,方中蒼耳子可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苦參味苦性寒,可清熱燥濕、清熱利尿;浮萍專發汗解表,利尿消腫;土茯苓味甘、性平,可解毒利濕去熱、涼血祛風止痛,四藥合用,能祛風除濕,減少由風濕侵襲引起的LN病變。另外,本文中針對發病機制予以降溫排毒中藥,先以石膏清熱降溫,后以金銀花、絲瓜絡、車前子可清熱通絡、補腎利尿以保腎排毒,促進濕熱毒邪得排、得清[11]。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與孫軍院[12]的研究結果相近。此外本文中試驗組治療后的SLED-AI評分及血清ESR、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消斑解毒湯治療LN可明顯改善患者腎功能,減輕疾病活動度,下調ESR、CRP水平。消斑解毒湯不僅協調整體同時突出局部,在協調整體與促進機體恢復自身功能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局部治療,針對患者病因類型,加用蒼耳子、苦參、浮萍、土茯苓四味藥能除風祛濕,又予以金銀花、絲瓜絡、車前子、石膏等可降溫排毒[13-14],與其他湯方如益腎解毒活血湯、益血降濁解毒湯治療LN的方向相似。此外本文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證實消斑解毒湯的應用不會明顯增加LN患者不良反應,安全性可靠。
綜上所述,消斑解毒湯治療LN的療效較好,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減輕SLED-AI評分及血清ESR、CRP水平,安全性好,值得在臨床推廣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