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紅莉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九〇醫院婦產科,河南省駐馬店市 463000
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表現為女性40歲之前發生卵巢功能減退,臨床癥狀以月經量少、月經稀發甚至閉經、雌激素水平整體下降、促性腺激水平高表達為主要特征。本病病因復雜多樣,治療難度大。西醫以激素替代治療為主,但長期用藥副作用較大,且對卵巢功能的保護與促進恢復效果不盡如人意。中醫將本病歸為“閉經”“不孕”范疇,病機以腎虛為本,以血虛血瘀為標,臨床應以補腎填精、活血化瘀為主要治則。中醫針藥并用歷史悠久,且被眾多醫家所倡導,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祖國醫學療法優勢及治療效果的認可,針藥療法也逐漸應用于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療。為提高該類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其子宮容受性,本文探討不同針藥法對腎虛血瘀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對子宮容受性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腎虛血瘀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6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31)、觀察組(n=31)。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8.25±3.06)歲,病程3~24個月,平均病程(13.25±0.85)個月;觀察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7.85±3.10)歲,病程2~26個月,平均病程(13.51±0.77)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選擇標準 (1)西醫診斷符合《婦產科學》(第8版)中相關診斷標準。(2)中醫診斷依據《中醫婦科學》中“腎虛血瘀”證型標準得以確診:①主癥:月經量少、稀發或閉經。②次癥:腎虛證:耳鳴頭暈、潮熱出汗、失眠健忘、腰膝酸軟及性欲減退;血瘀證:口干舌燥、月經夾血塊、小腹/胸脅脹痛。③舌苔脈象:苔黃薄、舌有瘀斑或暗紫、脈澀或弦。同時滿足主癥與腎虛證、血瘀證中至少2項并結合舌苔脈象即可辨證確診。(3)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入組前3個月未使用過激素類或對生殖內分泌造成影響的藥物;年齡22~38歲,精神狀態、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正常;愿意參與研究并積極配合治療。(4)排除標準:嚴重心肺、肝腎等器質性疾病;伴精神性疾病;對此次研究用藥過敏;哺乳或妊娠女性。
1.3 方法 入組患者均服用芬嗎通(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作為基礎性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配以針刺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補腎活血湯治療。(1)芬嗎通治療:患者以月經第3天為起始,每天服用1片,服用28d后停服。患者于撤藥性出血第3天開始繼續服用下1個周期藥物,連續服用3個月經周期。(2)針刺治療:主穴取關元、百會、三陰交(雙側)、足三里、血海、子宮、腎俞,兼脾虛者取脾俞(雙側),兼肝郁者取太沖(雙側)。月經正常或月經后期患者自月經干凈之日起行針,1次/d,連續施針21d,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閉經者針刺則1次/d,3個月為1個療程,若治療期間月經來潮需避開月經期,月經干凈后繼續行針。(3)中藥治療:補腎活血湯組方:熟地、丹參、紅參、菟絲子、醋紫石英各20g,枸杞子、遠志、醋五味子各15g,柴胡、鱉甲、醋香附、三七各10g。月經后期每日1劑,水煎350ml,早、晚各分服1次,月經期停服,月經干凈后繼續用藥; 閉經者每日1劑,服藥劑量同上,若治療期間月經來潮,同樣為月經期停藥,月經干凈后繼續用藥。
1.4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評價: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標準評價擬定,尼莫地平法計算:中醫證候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除,療效指數在90%以上,性激素指標水平復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除,療效指數為70%~89%,性激素指標水平基本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療效指數為30%~69%,性激素指標水平得以改善;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見變化,療效指數<30%,性激素指標水平無變化或惡化。(2)性激素水平檢測 在月經周期第3天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ml,離心取血清后保存于-80℃冰箱待檢,應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抗繆勒管激素(AMH)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子宮容受性評價:指標包括妊娠相關蛋白(gly-codelin)、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αvβ3整合素,其中gly-codelin與LIF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檢測,αvβ3整合素通過流式細胞熒光標記予以測定。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χ2=8.052,P=0.000<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SH、LH、E2及AMH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FSH、LH明顯降低,而AMH、E2明顯升高,觀察組患者上述指標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2.3 兩組患者子宮容受性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LIF、gly-codelin及αVβ3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升高幅度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子宮容受性比較
目前對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病因甚為復雜,可能與生活環境、感染、醫源性因素、遺傳學因素等有關[1-2]。患者出現臨床癥狀時多有內分泌、心血管等方面并發癥,急需治療以控制病情進展。近年來,臨床上對腎虛血瘀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藥物治療方法持續更新。西醫給藥雖能迅速改善癥狀,但因為大多為激素類藥,不良反應較明顯,治療效果仍未達預期[3]。因此,臨床醫生開始注重中醫溫和給藥方式。本文對比針刺+西藥、針刺+西藥+中藥治療對腎虛血瘀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對子宮容受性的影響,以期為該類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方案選擇,同時也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多的施治思路與方法[4]。
腎虛血瘀型是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中醫證型,從中醫角度出發,臨床應以補腎填精、活血化瘀為主。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FSH、LH、AMH、E2、LIF、gly-codelin及αvβ3水平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針刺+芬嗎通+補腎活血湯治療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及子宮內膜容受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激素替代治療對患者健康維持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利于預防子宮萎縮[5],但單純雌孕激素治療難達預期效果,不少學者嘗試采用中醫方法來改善卵巢功能與子宮內膜容受性。本文選穴針刺,針刺關元可達補腎陽、益精血、調沖任的目的;百會乃百脈之宗,針刺百會起協調臟腑、寧神解郁作用;三陰交是女性月經不調、不孕之要穴,有研究表明[6],針刺三陰交可對圍絕經期大鼠紊亂的下丘腦—垂體—卵巢(H-P-O)軸功能發揮調節作用;血海具有運化氣血的作用,針刺血海可引血歸經,養血調經,可治療閉經、不孕等癥;足三里有強健體魄的作用,針刺足三里可補益氣血,暢達全身氣血;針刺子宮穴可促氣血暢行,以達調經舉陷之效。配穴太沖,取其疏肝理氣、鎮肝熄風、調暢情志之效,針刺脾俞可促腎氣盛、腎精充沛,發揮氣血調和之功。針刺上述穴位可促進月經恢復,對患者耳鳴頭暈、潮熱出汗、失眠健忘等癥狀有良好治療效果[7]。補腎活血湯既補益氣血,又活血化瘀[8]。方中丹參、菟絲子為君藥,補肝益腎,活血化瘀;熟地黃、三七、枸杞子、紅參為臣藥,滋陰補血,補腎益精,散瘀消腫;紫石英、柴胡、香附、鱉甲為佐藥,鎮心安神,疏肝理氣,止痛調經;遠志、五味子為使藥,安神寧心、交通心腎。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填精、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身體機能恢復,改善卵巢功能與子宮容受性[9]。相關研究表明[10],針藥并用可內外同治、經臟共調,既擴大了適應證,又縮短了療程,令諸多單藥治療效果不理想、預后不良的疾病獲得改善。本文中,針藥并用表現出了明顯的治療優勢,針對腎虛血瘀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在病程中針刺關元、百會恢復月經,針刺三陰交通過調節H-P-O 軸功能,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同時加以補腎類、化瘀類中藥以補腎填精、活血化瘀,使功效成倍增加。
綜上所述,兩種針藥法都能夠有效提高腎虛血瘀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及子宮內膜容受性,但相較之下,芬嗎通治療基礎上聯合針刺+補腎活血湯的臨床治療效果更明顯,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