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秋,巴述霞,張美美,萬潤杰,韓振霞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山東大學護理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中心 山東濟南250012)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飲食結構的改變,老年人群的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升高。2型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患者臨床上常表現為高血糖、多食、多飲等,該病具有病情復雜、病因隱匿、并發癥多樣等特點,晚期患者常出現機體其他系統疾病,嚴重威脅其身心健康[1]。目前,2型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同時配合飲食控制、增強運動、定時檢測血糖及患者自我管理為輔,治療時間較長,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2]。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由于缺乏完善的護理體系加持,且患者資料獲取途徑有限,在護理過程中很難達到有效的護理效果,患者依從性較差。同時由于傳統護理缺乏有效的隨訪,不同患者之間執行力等存在較大的差異,對自律性較差的患者,其服藥及自我管理依從性低,血糖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使后期出現嚴重的并發癥。一體化延伸護理模式是近年來新提出的一種全面性、以患者為本的臨床護理模式,通過將臨床醫院、社區衛生健康中心及家庭有效聯合起來,建立長期有效的護理與管理機制,有助于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通過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一體化延伸護理模式,探究對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者;②年齡≥60歲,病程≥3個月者;③患者生活自理,家庭居住地址接近社區醫院,可前往社區醫院進行隨訪;④本人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且意識不清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一體化組和對照組各78例。一體化組男45例、女33例,年齡63~82(72.34±8.97)歲;病程3~18(8.65±3.21)年。對照組男49例、女29例,年齡62~82(71.65±10.21)歲;病程2~17(8.47±2.87)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一體化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一體化延伸護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3-4]。①組建一體化延伸護理小組:成立一支由本院護士長、本院護士、本院主治醫生、本院營養師、社區醫院護士長、社區醫院護士等組成的專業護理小組,由本院護士長擔任組長,統籌研究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定期召開小組會議,分析患者的病情進展情況和護理注意事項,定期召開學習會議,提升護理能力。②加強住院期間的護理:入院后,由責任護理人員錄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等詳細信息,建立檔案。而后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針對性護理。由組長牽頭,聯合患者的主治醫生、營養師、心理治療師等共同對患者病情進行詳細討論、分析,制訂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責任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溝通,建立親切的朋友關系,日常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詳細講解所患疾病的病因、特點及注意事項,多講述一些康復病例,使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增強患者及家屬的信心。同時,還需對患者進行飲食和運動的護理指導,提升患者的遵醫行為。在患者即將完成治療出院前,組長應提前與患者家庭所在地的社區醫院進行聯系,對患者進行延伸護理,并通過討論制訂延伸護理計劃。在制訂延伸護理計劃時,需邀請患者及家屬參與其中,保證計劃的可行性。延伸護理計劃主要涉及患者經住院治療后身體狀況、患者經治療后仍存在的問題、患者出院后家庭支持的主要內容、患者定期到社區醫院隨訪治療的主要內容等。③做好出院后延伸護理:患者出院后,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用藥監督、飲食指導和運動監督,提升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社區醫院的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將患者分類上門隨訪和患者到醫院進行隨訪兩類,加強對患者的管理工作,定期與治療醫院的護理人員進行聯系,匯總患者的隨訪信息。④給予定期培訓、改進:小組組長應定期組織本組人員進行培訓,同時定期與社區醫院進行聯系,了解延伸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
1.3 評價指標 ①比較兩組護理前、出院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②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ACA)[5]從飲食、運動、血糖、用藥及足部護理5個方面評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總分77分,得分與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關。③采用修訂的糖尿病生命質量量表(A-DQOL)[6]評價患者的生命質量,包括滿意度、影響程度、社會煩惱和疾病憂慮4個方面,得分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出院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出院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2.2 兩組護理前、出院后SDACA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出院后SDACA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護理前、出院后A-DQOL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前、出院后A-DQOL評分比較(分,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其中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一類重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針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現階段主要從堅持服藥、飲食控制、血糖檢測、增強運動及加強患者自我管理5個維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7]。相關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結構、有效的體育運動及自律的自我管理對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以及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疾病認知掌握能力及對護理的滿意度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8]。然而,我國老年人群對于糖尿病的知曉率較低,重視程度較弱,部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極差,導致其遠期并發癥發病率極高,且較為嚴重,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9]。
由于老年人群遵醫囑依從性較差,傳統的護理模式無法有效地監督患者按時服藥及合理飲食,導致部分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患者經治療后病情仍然進展。因此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和護理模式的不斷發展,以社區為依托進行慢性病的防治,已逐漸成為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發展方向。同時家屬的積極參與和家庭支持,也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一環。因此隨著一體化延伸護理模式的發展,將醫院、家庭、社區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參與糖尿病的治療和護理過程,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這3個環節中,醫院是患者治療的開端,社區是其中的過渡環節,家庭是患者自我管理的結局,三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10]。建立有效的一體化延伸護理模式小組,將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納入護理小組,共同討論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有助于患者的管理和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體化組FPG、2 hPG及HbA1c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一體化延伸護理模式有助于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出院后,一體化組SDA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A-DQOL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表明一體化延伸護理模式更有助于提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質量。該模式的應用,有效提升了患者的遵醫囑行為,不僅減輕了患者家庭的醫療負擔,還有效提升了其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一體化延伸護理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質量,贏得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