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艷琪,閻 妍,季培沛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鄭州450000)
兒童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是由于外界的過敏原刺激,使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并分泌大量的液體而引起的疾病[1]。它的主要癥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喉嚨癢、咳嗽等。兒童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兒童常見疾病之一。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兒童過敏性鼻炎患病率為10%~20%[2]。兒童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和手術治療,而有效的護理則對緩解癥狀、減少復發和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3]。常規護理模式下,患兒治療依從性差,治療效果不盡人意。治療性溝通指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旨在了解患者的情況和需求,共同制訂治療計劃,并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其優勢在于可以增強醫患之間的信任和理解,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依從性,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圖文溝通宣教模式是一種將文字、圖表、圖片等結合起來進行溝通和宣教的方式,可以幫助患者更直觀地理解醫學知識,增強患者對治療的認識和理解。兩者聯合應用可以使溝通更加全面、有效,能夠同時滿足患者的認知和情感需求,加強醫患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更好地實現個性化治療和健康管理[4]。但目前過敏性鼻炎患兒護理中罕見上述兩種護理結合的研究報道。基于此,我院將收治的122例過敏性鼻炎患兒納入本研究,旨在探討治療性溝通及圖文溝通宣教模式在過敏性鼻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醫務人員提供一種有效的宣教模式,以提高患兒治療的依從性和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5月1日~2022年8月31日本院診治的過敏性鼻炎患兒12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5歲者;②存在反復發作的鼻塞、流涕、打噴嚏、鼻癢等過敏性鼻炎癥狀,持續時間≥4周者;③有過敏史或家族過敏史,并通過皮膚試驗或血清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檢測證實對一種或多種常見過敏原陽性者;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鼻部疾病者,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等;⑤已接受過≥2周的藥物治療(如抗組胺藥、類固醇鼻噴劑等),癥狀未得到明顯改善或仍有反復發作者。排除標準:①年齡<5歲者;②存在其他鼻部疾病或接受過手術治療的患者;③鼻部局部病變或感染者,如鼻出血、膿涕等;④對常見過敏原陰性者;⑤存在其他系統疾病者,如哮喘、壓力性尿失禁等;⑥過敏性鼻炎癥狀輕微或反復出現時間較短(<4周)者;⑦未進行過藥物治療或接受藥物治療時間<2周者;⑧存在嚴重器質性心臟、肝腎等系統疾病者;⑨患兒或家長無法配合治療和隨訪。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1例。研究組男32例、女29例,年齡4~9(6.21±1.69)歲。對照組男30例、女31例,年齡4~9(6.33±1.6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主要措施如下。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期開窗通風,使用空氣凈化器等設備凈化空氣。避免接觸過敏原,如去除寵物、塵螨等過敏原。注意飲食調理,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營養素。保持鼻腔清潔,每日可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給予藥物治療,常見的藥物治療包括抗組胺藥、類固醇噴霧劑、局部鼻腔沖洗劑等。要確保按醫囑正確使用藥物,并注意藥物不良反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定期隨訪,及時向醫生反饋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根據情況調整治療計劃。
1.2.2 研究組 實施治療性溝通與圖文宣教溝通模式。治療性溝通的方法如下。①聽:專注于對方表述,不打斷或干擾對方,重復對方的話或問一些開放式問題以了解更多信息,用肢體語言和表情來表明你在傾聽和理解。②說:要求患兒及家屬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攻擊或指責他人,使用“我”語言以避免沖突,提供建設性的反饋和解決問題的方案。③非語言溝通:護士要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表達出對方所說話的共鳴,營造良好的氣氛,利用視覺反饋來確認你理解對方的意思。④換位思考:護士試著站在患兒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理解患兒的觀點和感受,避免質疑或批評其想法,而是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圖文溝通宣教模式是指結合圖像與文字,通過視覺與語言的多重刺激方式,對患兒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具體方法如下。①選擇合適的圖像:從臨床案例、醫學書籍、互聯網等渠道中,選擇與患兒疾病相關的、真實的圖片,以更好地向患兒傳達信息。②制作專業的宣教材料:將選定的圖片和醫學知識內容融合,制作出具有專業性、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宣教材料。可以使用PowerPoint、手繪或拼貼等方式,使宣教內容更加生動形象。③倡導互動交流:在宣教過程中,引導患兒積極參與,鼓勵他們提問并給予解答。同時,也可以針對患兒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④留下有效的宣教資料:為了讓患兒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可以將宣教材料提供給患兒留存,并讓患兒在離開醫院后能夠反復查看和學習。⑤跟進患兒的健康狀況:為了確保患兒接受的宣教內容能夠真正起到作用,醫務人員需要及時跟進患兒的病情和健康狀況,并對其進行必要的診療和宣教。
1.3 觀察指標 ①癥狀改善時間:包括打噴嚏、鼻塞、流鼻涕、打鼾。②治療依從性:患者能夠完全按照醫生或治療方案的建議來使用藥物或采取預防措施為完全依從;患者未完全遵循醫生的建議,如忘記服藥或未按時使用藥物,但仍然保持一定的依從性為部分依從;患者完全不遵循醫生的建議,如未按預約去看醫生或拒絕使用藥物或采取預防措施為不依從。總依從率為完全依從率和部分依從率之和。③家屬滿意度:應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量表評估。當家屬能夠充分認可護理人員提供的服務,覺得服務非常好,并能得到良好的體驗和效果時為非常滿意;當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的服務無特別的負面印象,但也無特別的正面體驗和效果時為一般滿意;當家屬對于護理人員提供的服務存在質量問題,產生了明顯的不滿意的情緒和體驗時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④療效:顯效為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生活質量明顯改善,需要用藥物治療的頻次明顯下降,基本上恢復到正常狀態;有效為癥狀緩解或減輕,生活質量有所改善,需要用藥物治療的頻次也有所下降,但尚未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無效為癥狀未減輕或加重,生活質量無明顯改善,需要用藥物治療的頻次未下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2.3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2.4 兩組家屬滿意度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家屬滿意度比較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過敏反應,其發病機制主要是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5]。當身體接觸到過敏原(如花粉、塵螨等),免疫系統會釋放出大量的組織胺等炎癥介質,引起鼻黏膜血管擴張、分泌物分泌增加等癥狀。過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學資料表明,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青少年和成年人最為普遍[6]。在各種人群中,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較高,特別是已被診斷為哮喘或濕疹的患者更容易患上這種疾病[7]。本病往往會對患兒的生長和發育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在治療的同時配合針對性護理。常規護理可能對病情緩解的效果有限,如僅僅清潔環境并不能提高過敏性鼻炎治療效果。
治療性溝通是指在醫患交流中,醫生使用語言、態度和技能等來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任和參與度,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鄭彩霞等[8]研究發現,通過與患者建立準確、及時和有效的溝通,可以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案的理解和執行程度,從而提高宮頸癌手術患者的希望水平。然而,單獨應用治療性溝通也有劣勢,如容易被誤認為是擺出好聽的話而不夠專業,同時也會影響對治療效果的客觀評價。因此,治療性溝通應該結合其他方法進行,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圖文宣教溝通模式是指醫生通過圖片、圖表、動畫等輔助工具,以直觀、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傳遞醫療知識和治療方案。汪天貞[9]研究表明,通過圖文宣教的方式向胃鏡檢查患者傳遞健康知識可以提高他們對疾病和治療方案的理解和記憶,從而促進胃鏡檢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然而,單獨應用圖文宣教溝通模式也有劣勢,如可能會忽略患者的個性差異和個體需求,導致宣教效果不同。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治療性溝通聯合圖文宣教溝通模式是一種能夠提高過敏性鼻炎患兒治療依從性的有效手段,原因為圖文宣教可以增強患者對治療方案和措施的理解和記憶。通過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展示,能夠使患者更加直觀地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程、治療方法等,從而增強他們遵循醫囑的信心和決心[10]。同時治療性溝通能夠建立起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良好溝通渠道,促進醫患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另外,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重點宣教能夠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通過面對面交流和檢查,醫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具體情況,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11]。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由于免疫系統對特定過敏原過度反應引起的疾病,表現為鼻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等癥狀[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各種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1),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1)。治療性溝通聯合圖文宣教模式能夠提高過敏性鼻炎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原因為通過圖文宣教輔助治療性溝通,可以直觀形象地向患兒傳達醫療知識和治療方案,使患兒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從而提高其對治療計劃的遵守程度及治療有效率[13]。同時過敏性鼻炎患兒需要長期堅持使用藥物才能緩解癥狀和預防復發。通過治療性溝通和圖文宣教,醫生可以向患兒詳細介紹治療方案的重要性、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信息,幫助患兒增強治療的信心和動力,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進而縮短癥狀改善時間。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家屬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性溝通與圖文宣教溝通模式能提高過敏性鼻炎患兒家屬滿意度。原因為治療性溝通聯合圖文宣教溝通模式可以使醫生和患兒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和高效。醫生可以用圖文宣教向患兒和家屬傳遞醫學知識,使患兒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診斷和治療方案[14]。同時,患兒和家屬也可以更加便捷地向醫生提問、反饋治療效果和癥狀變化等情況,從而建立更加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家屬滿意度。
綜上所述,治療性溝通及圖文溝通宣教模式聯合應用能提高過敏性鼻炎患兒的治療效果,增強治療依從性,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家屬滿意度較高。本研究存在樣本量不足的問題,期望繼續累積樣本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