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陳海濤 牛鵬飛
儀仗隊行持槍禮,家人頒獎獻花,大屏播放感人故事,歌舞烘托熱烈氛圍……2023年8月1日晚,海軍某試訓部隊舉行“強軍當先鋒、鮮花獻軍嫂”主題頒獎儀式,十名“最美軍嫂”接受部隊褒獎和官兵禮贊。
她們分別為苦鉆專業(yè)、桃李芬芳的大學教授任佳;孝老愛親、堅忍不拔的隨軍家屬龍萍;潛心科研、不斷攻關的中校工程師金芳;關愛官兵、勇創(chuàng)一流的某國產運動品牌旗艦店店長王亞娟;幾年如一日、助孩子康復的堅強媽媽王娟;樂于助人、傾力育人的德育主任程建;堅定履職、開拓創(chuàng)新的稅務標兵戴悅;隨丈夫轉戰(zhàn)、四換單位的優(yōu)秀教師張小敏;純樸真摯、樂觀向上的孝順兒媳吳冰;熱愛國防、多才多藝的小學校長李宜。
“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強軍我和你?心系家與國”“我建功海疆?你堅強后盾”“向‘最美軍嫂致敬”……活動期間,營區(qū)處處擺放展板、懸掛橫幅、飄揚紅旗,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尊崇與致敬氛圍。
“進站位感受使命、看成就共享榮光”參觀體驗活動、“情系軍營、共慶八一”集體會餐和“強軍當先鋒、鮮花獻軍嫂”主題頒獎儀式,依次有序開展,有趣有味有意義。
7月31日上午,十名“最美軍嫂”在家人陪同下走進軍史館,踏入導彈陣地,來到軍港碼頭,登上試訓戰(zhàn)艦……
軍史館內,一段段珍貴的歷史影像、一個個勵志的奮斗故事、一枚枚閃亮的榮譽獎章,讓大家既振奮又感動;威武的試訓戰(zhàn)艦、雄偉的導彈陣地,讓軍嫂們對丈夫的使命和情懷有了更深理解。
第一次來到丈夫孫君的單位,安徽省青陽縣第三中學教師張小敏不禁感慨:“以前只知道丈夫很忙,忙什么也看不到,來到這里,才明白他心心念念為之奮斗的理想事業(yè)到底是什么!”

2021年8月,海軍艦艇編隊駛向目標海域。攝影/何闊
收到部隊的邀請后,張小敏早早就開始準備從安徽青陽趕往該部駐地團聚。但孫君告訴她,自己臨時有任務,不能參加這次活動。張小敏遺憾、失落,卻還是讓他以任務為重。后來受臺風影響任務取消,孫君可以參加活動。張小敏深有感觸地說:“海邊有風浪,心中有晴天。我感覺自己像用另一種方式在當兵,雖說我吃了不少苦,但我特別的驕傲,覺得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畢竟,國安家圓是我們最大的安全感。”
走近父親戰(zhàn)斗的地方,孫君、張小敏的兒子孫佑航說:“登上試訓戰(zhàn)艦,我更明白了我名字的含義——護佑爸爸和叔叔們遠航。我要努力學習,將來自己也能駕著軍艦保衛(wèi)祖國?!?/p>
31日下午,在該部“最美軍嫂”先進事跡宣介會現場,軍內外十余家媒體記者和“最美軍嫂”共同觀看了軍嫂事跡宣傳片。據該部領導介紹,本次活動4月籌劃、5月啟動、6月評選、7月研究確定,經過層層推薦,十名軍嫂從近百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軍人奮戰(zhàn)一線矢志淬鋒礪劍,軍嫂心系家國助力強軍偉業(yè)。為了舉辦好此次活動,部隊首長親自策劃、部署、推動,機關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奔赴三省五地深入采訪,撰寫采訪提綱、拍攝腳本,剪輯制作宣傳片……為了講好最美軍嫂故事,該部不僅邀請了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軍號”、《軍嫂》雜志社等駐京媒體,還邀請了駐地媒體以及軍嫂所在地的媒體。

“最美軍嫂”家庭子女參觀軍史館。攝影/賀加
安徽省青陽縣融媒體記者李彥是一名退役軍人,他說:“這次活動不只注重表彰,更注重宣傳工作,作為一名老兵和‘最美軍嫂的家鄉(xiāng)人,也感受到了一種榮耀?!?h3>二
8月1日中午,該部邀請“最美軍嫂”家庭和媒體記者共同參加“情系軍營、共慶八一”集體會餐。
在會餐座位安排上,主辦方也用心布置,基本上每個家庭一桌,并由部隊領導、媒體記者組合就坐。王娟和丈夫杜凱、兒子杜戰(zhàn)與《軍嫂》雜志社人員同桌。雜志社總編彭清雯和部隊領導、王娟一家熱情打招呼,相互聊家常,一起贊談桌上的精心擺設——不僅飲料罐上刻著祝福語,而且桌簽上別出心裁印有嵌名詩“執(zhí)手偕老嬋娟好,笑傲風浪奏凱還”……
大家坐定后,該部首長一行人走進餐廳,一名首長先致歡迎辭,隨后他們與每桌的軍嫂、軍人、記者握手、交談,現場笑語歡聲,其樂融融。
程建是該部駐地一所小學的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當時的情景讓她特別有觸動:“部隊領導講的都是家常話,說‘這是設的家宴,歡迎你們回家,讓我頓時沒有了拘束感。領導來到我們桌前突然敬了一個軍禮,我竟差點回了一個‘隊禮……他們真的就像我的家人、我的兄長?!?/p>
最為大家樂道還是這些用心用情的詩句,受到了各媒體記者的好評,認為既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底蘊,又非常符合各家庭的特點。程建、林黎明的“軍功攜手建,華彩耀黎明”;吳冰、姚云龍的“冰心玉壺賢內助,望夫強軍終成龍”;戴悅、劉飛的“悅琴瑟和鳴,睦鳳凰于飛”;李宜、李垂啟的“宜眷眷室家,啟灼灼其華”……特制桌簽還可以同時插入照片,餐后作為紀念品,每個家庭各自帶回。軍嫂們都非常高興,表示回家后要珍藏這份意外的禮物。
來自徐州的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任佳說:“這樣的用餐體驗還是第一次,一家人能坐在部隊的食堂,既沉浸式體驗軍營生活,又享受著不一樣的相聚,更加增強了作為一名軍嫂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每一名軍嫂的榮譽也是每個軍人家庭的榮譽。任佳認為,軍嫂不僅有一種榮譽感,也有著不可多得的安全感。軍人的堅毅、果敢、專注、忠誠等品質,恰恰是婚姻生活中需要的?!捌鋵嵻娀楹苡斜U?。雖然看似要面對生活中的諸多‘損失,但感覺生活是有底氣的——因為他堅實可靠。”

主題頒獎儀式節(jié)目:舞蹈《守望》。攝影/邱路峰
燈光閃爍,呈現“最美軍嫂”的風采;鮮花簇擁,映照軍嫂最美的模樣。
8月1日晚的主題頒獎儀式是這次表彰活動的重頭戲。
海軍藍,浪花白,高山大洋是舞臺。五組頒獎環(huán)節(jié)穿插了歌舞、詩朗誦、情景劇等,舞臺上有演員的精彩表演,大屏上適時播放著受表彰者的家庭影像,情景交融,剛柔相濟,極富藝術性與思想性。
五組受表彰者,在播放事跡短片后登場發(fā)表感言,隨后,主持人誦讀頒獎詞,家人獻花、頒獎。
聚光燈下,每一名軍嫂的事跡訪談都讓人感動,更讓人備受鼓舞。
“此時此刻很幸福,一家能團聚的時間不多?!苯鸱际鞘白蠲儡娚敝形ㄒ坏呐娙?,她特別愛笑,笑起來很陽光。
在金芳看來,雙軍人夫妻更是戰(zhàn)友,平時一日三餐基本上是在食堂吃飯,家庭氛圍好像差了些。但這次“家宴”、頒獎儀式,處處體現出該部關心、關愛軍嫂、軍屬的各種細節(jié),令她與平日的感受很不同,更體會到軍人家庭的特點和光榮。
二級軍士長高亮駐守高山站點時,妻子王亞娟曾多次上山探親,一直把守山官兵當親弟弟一樣看待。儀式上,守山官兵通過視頻向“知心姐姐”表示祝賀。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句句暖心的話語,感動得王亞娟熱淚盈眶。
為國鑄劍的軍功章上,有她們柔肩挑重擔的家國大義,更有她們心系深藍、攜手強軍的昭昭夢想。
“嫁給你,我值!”“有你陪伴,我更值!”……儀式上,丈夫與妻子或兩手相牽、或四目相對、或深情相擁,那些發(fā)自內心的真情告白,似海上朵朵浪花,甜蜜蕩漾在現場官兵、家屬的心中。
李宜時為駐地某小學的副校長,曾獲得全國美育教師等榮譽,在駐地也是一名“金主持”,她受邀擔任此次頒獎儀式的主持人。那幾天,不巧李宜父母都住進了醫(yī)院,從醫(yī)院到彩排現場,從彩排現場到醫(yī)院,她兩頭顧,兩頭忙。晚會結束后,李宜接受采訪時說:“這是我第一次在主持中為自己誦讀頒獎詞,特別激動,而因為相同的軍嫂身份,內心也有更多的共鳴?!?/p>
軍嫂的榮譽也是軍人家庭的榮譽。龍萍的女兒黃瓏佳即將升入高二,她從小跟著母親東奔西走,不斷轉學。她說:“當看到媽媽的照片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我心里十分激動。在我心目中,媽媽是善良的、溫柔的、堅強的,是一個了不起的母親?!?p>
“最美軍嫂”家庭在軍史館合影留念。攝影/邱路峰
晚會在歌舞《強軍有我》中進入尾聲,也激蕩起更加高昂奮進的旋律。
“活動越深入,我們越發(fā)感到這項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敝鬓k方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這次活動對于引導全社會關心國防、投身國防、建設國防,對于穩(wěn)固軍人后方,提振軍心士氣,對于提高軍人軍屬的榮譽感、獲得感,具有良好效應?!?/p>
十名軍嫂身上折射著愛軍人、愛國防的精神特質,她們用最深情的付出和行動,詮釋了軍嫂之美——
軍嫂之美,是守初心、擔使命,心懷家國的忠誠之美;軍嫂之美,是不怕苦、不怕累,無懼風雨的守望之美;軍嫂之美,是識大體、顧大局,責無旁貸的擔當之美;軍嫂之美,是舍小家、為大家,甘于付出的奉獻之美;軍嫂之美,是善學習、爭第一,奮發(fā)卓越的進取之美。
(王飛、陳海濤單位:海軍某試訓部隊)
編輯/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