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鄭鑫
膠片攝影玩家曲鄭鑫,從事膠片攝影已七年有余,與一般的膠片玩家不同的是,他的膠片攝影非常專注,目前主要研究膠片星空攝影。膠片攝影于他而言是純粹的愛好,又因為本職工作是機械工程師,工作內容主要做機械裝置的結構設計與制圖,在機械領域也積攢了一些與相機機械相關的知識。曲鄭鑫自己表示,多虧了機械知識儲備,他可以自制和改裝一些特殊用途的攝影器材,而閑暇時間會兼顧祿萊雙反相機的維修保養。由于理性的思考,專業工程機械技術的加持,使得曲鄭鑫可以專注地置身于膠片攝影中,正是因為對于星空攝影的熱愛與膠片攝影與機械相機的鉆研,讓他的膠片星空攝影有了讓自己滿意的影像收獲。

從 2016 年至今,我一直在研究使用各種膠片與膠片相機進行星空攝影,從 135 到 4×5 大畫幅相機,從黑白/彩色負片、反轉片乃至拍立得,都拍攝過星空作品。很多時候,市面上現有器材并不能滿足星空攝影的需要,為此還要自制或者改裝一部分設備,這也是樂趣的一部分。嚴格來說,膠片星空攝影并不算是某種獨立的攝影方式,而是膠片攝影與天文攝影的一個交匯點:利用膠片這種傳統媒介來捕捉宇宙奇觀。太陽黑子與耀斑、月球的陰晴圓缺、夜空中閃耀的星座與浩瀚的銀河,這些都可以被膠片定格。當人們舉起那一張張飽含宇宙之美的膠片驚嘆不已時,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我是個天文愛好者,主要就是用望遠鏡觀賞星空中的各種天體。在上大學之后,周圍的朋友普遍開始用數碼相機來拍攝星空,然而對我來說,可能是我的審美過于古典的緣故,我就是對數碼相機不感冒,唯獨就喜歡線條明快造型硬朗,全金屬亮閃閃的膠片相機。于是在其他人都買數碼相機的時候,我買了臺奧林巴斯OM-1 回來,這是人生中第一臺相機。當時我就不信邪,為什么膠片相機就不能拍攝星空?

然而相機買回來之后,“報應”也隨之而來:數碼相機拍攝星空,一般都需要ISO 3200 以上的高感光度,然而高感光度的膠片,畫質極為粗糙。那時候我用膠片拍攝的星空都慘不忍睹,以至于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勸我不要白費力氣,早日回頭是岸,但我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在翻閱了一些膠片時代的資料后,我逐漸開始使用中速/低速膠片,購置了可以追蹤攝影的赤道儀,并延長曝光時間。如今,隨著技術不斷提高,拍攝精彩的星空作品已經變得不再困難,我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拍攝更富創意的題材上。我覺得只要堅持不懈,小眾的領域也能有大大的收獲。

在追尋星空的過程中,發生了太多故事,我能回想起來的只有一些精彩的片段。2020 年,當時各大天文社區都在熱議將要到來的世紀大彗星——新智彗星,那是北半球近二十年來最亮的一顆彗星。8 月中旬是彗星最亮的時候,然而整個東北與華北都籠罩在一片陰云中,我呆在大連的家里,每天都在焦急地刷新天氣預報軟件,渴求一個晴朗的夜晚。那天早晨,我發現當天夜里無云,而且整個月只有這一晚上天氣晴朗,就趕緊給在本地上學的幾個朋友發微信,喊他們組隊自駕去拍彗星。午飯都來不及吃,四個人匆匆忙忙租好車就往海邊開。去到了瓦房店的大排石景區已經是臨近傍晚了,觀景臺上游客仍然不少,也有一些攝影愛好者。我們幾個人根本不敢聲張,在靠海的懸崖邊默默支起三腳架,先把機位占上再說,等到日落之后,游客已經少了很多,但還有幾個露營的沒走。我們四個人看著那幾頂帳篷膽戰心驚,生怕帳篷里的人在晚上打開車燈,或者祭出強光手電和爆亮的露營燈,那對星空攝影來說簡直是災難。不過幸好,只有幾個不認識的星空攝影師在我們周圍,并沒有發生什么不好的事情。隨著夜色漸漸籠罩整個天空,彗星開始在西邊的天空展現它的身姿。一開始只是朦朧的一小片光斑,逐漸地,那光斑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亮,最后它白色的身影覆蓋了一大片天空。我們這幾個從來沒見過彗星的年輕人激動地叫喊起來,但旋即開始緊張的拍攝,畢竟這顆彗星下次回來可就是幾千年之后,我們幾個不出意外應該是等不到了。等到彗星沉入地平線,我們四個人又去拍攝海邊的燈塔。一晚上出兩組作品,真是超值的一次拍攝。等我拿到沖洗好的膠片,才發現由于經驗不足,只有一張底片曝光還算正常,剩下的全欠曝了,這算是個不小的遺憾。但那張曝光正常的彗星,我考證了一下,很有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張用膠片拍攝成功的新智彗星。
數碼攝影確實是實至名歸的主流:出片快,后期處理方便。在追求出片時效性的當代,這兩個優點注定會把傳統膠片推向小眾。可對于我這種閑云野鶴的攝影愛好者來說,畫質和效率反倒是我最不關心的問題,我關心的是怎么能讓它更好玩。反轉片那種身臨其境的極致觀感,拍立得即時顯影所帶給朋友們的驚喜,把浩瀚星空捧在手心那種無比真實的感覺,用傳統的媒介去挑戰所謂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膠片星空攝影不再僅僅是一種拍攝方式,它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為此我愿意去嘗試各種型號的相機與膠片,愿意去改裝只能用于星空攝影的器材,愿意驅車幾百公里只為追尋一片澄澈的星空,在路上飽嘗當地特色美食,甚至佛系拍攝,只為在星空下與朋友們一起露個營。投入最純粹的精力,收獲最純粹的快樂,在這種狀態下,堅持本身就是幸福。
堅持下去的動力便是——在傳統攝影方式中還有太多東西沒嘗試過,拍攝日食和月食,拍攝極光,成功地拍攝一場流星雨,用反轉片拍攝星空下的人像,自制 8×10 天文相機來拍攝星空等等。還有太多構思未曾嘗試,還有太多嘗試未曾成功。挑戰和目標無窮無盡,只要膠片仍然在產,我覺得我會一直走下去,把膠片與星空的雙重魅力帶給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