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云
日前,聽聞鄰居家的孩子小A名校讀博了。印象中小A是個外向陽光而又倔強任性的孩子。高中時,其同學兩耳不聞窗外事,忙于書山卷海,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手機閑書不離手,得空就聽國際時評,熱衷談論歷史經緯、評論新人舊事。當年小A高考填報志愿時,他非國際類專業不選不學,結果高分低就,被偏遠地區的一所本科院校錄取。進入大學后,小A選擇了衷愛的國際政治專業,他癡迷于專業課程的學習,醉心于新鮮知識的積累,參加講座論壇辯論會,瀏覽名師大家的舊作新品,開設個人博客,關注輿論熱點,跟蹤網絡熱議。他心無旁騖,一心向上,豐富所好,研究所學,鉚著勁為自己的專業贏得更大的學習空間和更長的發展時間。四年本科又三年碩士下來,他樂其所學,一路追趕,不斷超越,學業上終有所成就。
小A成長進步的秘籍何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楊振寧指出:“興趣是成功的秘訣。”正是發乎于心的興趣,激發了小A的潛能,開發了小A的智慧,磨煉了小A的意志,使得其人生的未來充滿了無限期待。
現如今,“頭懸梁”“錐刺股”等勵志故事依然縈繞耳畔;“金榜題名”“魚躍龍門”等傳統觀念亦未匿跡銷聲,“讀書苦”“上學累”卻是國人對于青少年學生共同的認知。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課程多、作業多、考試多、學習時間長、自由活動和睡眠時間少等,而深層次原因則是教育教學某些或某個方面遠離了或者調動不了一些學生內心對于知識的興趣。也許在四鄰八舍眾多的孩子們中,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小A都不是最出色的,也成為不了我們這片街區的驕傲。但我相信,小A是眾多孩子中最為幸運的,他的成長是快樂、自由的,是自然而然、順其天性的,是諸多父母所希望、諸多孩子所羨慕的。
小A成長的過程啟示我們:想要孩子們成才,要想孩子們成長得好、生活得好、工作得好,就要讓他們能夠向“趣”奮發,享“趣”而行,主動成長,走自己的路。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將教育視為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從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反復強調我們的教育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教育綜合改革得到不斷深化,教育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得到不斷提升。感慨于價值觀、人才觀、幸福觀、教育觀等的與時俱進,再一次重溫黨中央對于青少年發展的無限期盼和殷切教導,我分明看到了那個心馳已久的萬千孩子們率性而為的春天正向我們疾步走來!
愿孩子們都自由而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青島鎮江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