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梓博
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000
某醫院由某市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興建。規劃總用地面積6000㎡,總建筑面積19560.25㎡,其中計容建筑面積12636.75㎡,不計容建筑面積6923.50㎡,容積率2.1,建筑密度20.28%,綠地率43.87%,機動車泊位數177個,非機動車泊位數190個,設置床位137張。規劃新建建筑門診、醫技及住院樓,門衛房。
門診、醫技及住院樓,建筑分類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按一級耐火等級進行防火設計。
建筑設于地塊中部偏北側位置,由門診、醫技、住院樓組成診療區。其中裙樓是門診、醫技部分,門診位于用地的靠南側位置,由不同的門診單元模塊組成,醫技部分和住院樓則靠近用地的北側位置,住院樓采用“塔樓”的方式設置于醫技樓的上方。整個診療區由門診、醫技、住院三大模塊組合形成一座醫療綜合樓。
門診、醫技及住院樓,地面11層,地下2層。建筑規劃高度49.85m,消防高度49.65m。總建筑面積19504.32㎡。
首層為急診、發熱診室、藥房、輸液廳、放射科、消防控制室、開關房等,2層為婦科、乳腺科、孕產保健科,3層為兒科、兒保科、中心供應,4層為產科、手術科,5層為產后康復科、檢驗科,6層為新生兒科,7~10層為住院病房,11層為行政辦公。
-1F層高4.00m,-2F層高4.50m。汽車庫分類為Ⅱ類汽車庫,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建筑面積6923.50㎡,地下室平時為設備用房和復式機動車(177個)車庫,其中復式停車位96個,充電樁車位18個,戰時功能為人防醫療工程(即救護站)和人防電站。
門衛房,建筑分類為單層公共建筑,按二級耐火等級進行防火設計。地面1層,建筑規劃高度4.61m,消防高度4.40m,總建筑面積55.935㎡。首層為門衛房和醫院主入口。
項目用地呈不規則L形,偏東西向。用地東南與西南兩側為規劃路,東北與西北兩側為其他規劃用地。
地塊主要為山地,場地較為不平整、地勢起伏較大,南側高于北側,東側高于西側。現狀標高介于16.31~21.84之間。
規劃共設計有2棟建筑,地上2棟建筑和地下停車庫1個。地面建筑層數1~11層,其中門診、醫技及住院樓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門衛房為單層公共建筑。

圖1 某醫院總平面圖(來源:作者自繪)
本工程用地內部除場地東側車行入口車道為5.5m寬的雙車道,其余場地內主要車行道4m寬的單車道。用地內的機動車道與園區內部交通結合布置,形成環繞建筑周圍的環形消防車道,道路寬度不小于4m,坡度<3.0%,道路轉彎半徑為12m。并在住院樓北側及西側設有長度不小于1/4周長且不小于一個長邊的消防救援場地,場地寬度10m寬,登高場地距建筑物1m且小于10m,場地的坡度不大于3%。消防車道、撲救面和建筑防火間距均滿足防火規范要求。
場地內盡量減少人車交叉,主要車行盡量考慮在用地靠外側,醫院內部道路主要為人行考慮。項目用地在東南側和西南側規劃路上開設有車行出入口,可就近直接下地下車庫, 不影響地塊內部的人行流線。同時建筑周邊考慮就近設置救護車停車位。院內的潔凈物資由東面的入口進入,在地面設后勤運輸車輛卸貨點,服務于物資運輸及藥品運輸,滿足各類潔凈物資運輸的可達性,而院內污染物和醫療垃圾則由首層的東北角從場地西面出口運出,就近解決,實現潔污分流。地下車庫入口設于門診、醫技及住院樓首層的南北兩側。非機動車場設于門診、醫技及住院樓首層西南側,靠近院區次入口。
門診、醫技及住院樓地面11層,建筑規劃高度49.85m,消防高度49.65m,總建筑面積19504.32㎡。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按公共建筑執行防火設計,耐火等級為一級。
3.1.1 防火分區
首層為1個防火分區,面積1160.69㎡,其余每層均為1個獨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面積為852.17~1536.5㎡,共11個防火分區。按照防火規范要求,每個防火分區面積小于2500㎡。
3.1.2 防煙分區
根據空間凈高劃分防煙分區,凈高≤3m的區域防煙分區的面積均不大于500㎡,凈高>3m而≤6m的區域防煙分區的面積均不大于1000㎡,凈高>6m的區域防煙分區的面積均不大于2000㎡;且防煙分區不跨越防火分區, 防煙分區的分隔采用房間隔墻、擋煙垂壁,采用自然排煙時擋煙垂壁不應小于空間凈高20%且下垂高度≥0.5m,當采用機械排煙時擋煙垂壁不應小于空間凈高10%且下垂高度≥0.5m。靠外墻的外區房間均可通過可開啟外窗自然排煙,可開啟外窗面積大于房間面積的2%。
3.1.3 安全出口
首層部分房間、安全出口直接對外疏散,其中設計疏散總凈寬度8.8m,所需最小疏散凈寬度為1.08m【108(設計疏散人數)/100x1.00=1.08m】,設計疏散總凈寬度大于所需疏散凈寬度。二層~四層每層設置三個安全出口,每層設計疏散總凈寬度4.65m,所需最小疏散凈寬度為3.22m【322(設計疏散人數)/100x1.00=3.22m】。五層~十一層每層設置兩個安全出口,每層設計疏散總凈寬度3.00m,所需最小疏散凈寬度為1.1m【110(設計疏散人數)/100x1.00=1.10m】。設計疏散總凈寬度大于所需疏散凈寬度。
3.1.4 疏散樓梯
疏散樓梯均為防煙樓梯間,前室的使用面積大于6㎡,合用前室面積大于10㎡。前室及樓梯間均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一層~四層每層設置樓梯間3座、電梯5臺(除潔品梯),樓梯最小凈寬度為1.35m。五層~十一層每層設置樓梯間2座、電梯3臺(除潔品梯),樓梯最小凈寬度為1.35m。T1、T2樓梯間采用自然通風排煙,每五層內可開窗面積不小于2㎡;T3樓梯間采用機械通風排煙,所有樓梯間前室均設置正壓送風系統。
首層最遠疏散距離為23m(室內任意一點至最近疏散門),不超過規范要求的37.5m(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25%),滿足規范要求。二層~五層、十一層每層最遠疏散距離為29m(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不超過規范要求的37.5m(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25%),滿足規范要求。六層~十層每層最遠疏散距離為29.5m(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不超過規范要求的30m(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25%),滿足規范要求。
3.1.5 消防電梯
設置了1部消防電梯,住院塔樓護理單元的污物梯作為消防電梯,設置合用前室大于10㎡。消防電梯廳裝修采用不燃燒材料。消防電梯間前室門口設置擋水設施。消防電梯機房獨立設置,消防電梯機房墻體耐火極限不低于2h,機房門為甲級防火門。
3.1.6 避難間
住院樓塔樓設置,為七~十層,每層1個護理單元, 在每個護理單元的合用前室前的住院病房兼作避難間,每個避難間凈面積為35.92㎡≥25㎡,該位置靠近樓梯間,且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 0小時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同時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外窗采用乙級防火窗。
四層中心手術部的無菌物品/無菌器械/一次性物品間兼作避難間,避難間凈面積為55.9㎡≥25㎡,該位置靠近樓梯間,且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小時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同時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外窗采用乙級防火窗。
六層普通嬰兒病區兼作避難間,避難間凈面積為59.24㎡≥25㎡,該位置靠近樓梯間,且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小時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 同時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外窗采用乙級防火窗。
地下室2層,-1F層高4.00m,-2F層高4.50m。汽車庫分類為Ⅱ類汽車庫,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建筑面積6923.50㎡。
地下室與塔樓共用的樓梯間出入口在首層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與塔樓樓梯間隔開,直通室外。
3.2.1 防火防煙分區及安全疏散
1)地下室除消防水池外均設置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局部機械防排煙系統。
2)防火分區情況詳見下表[2]。
地下一層機動車停車庫,停車76輛(含33個復式機械車位),設有2個汽車坡道出入口,寬度均≥4.0m。
地下二層機動車停車庫,停車99輛(含63個復式機械車位),其中18個為充電樁車位,設有1個汽車坡道出入口,寬度≥5.5m。

表1 防火分區表
3)本工程門診、醫技及住院樓設有3部電梯下至地下室,其中有1部消防電梯,其前室面積滿足規范要求。
4)根據空間凈高劃分防煙分區,凈高≤3m的區域防煙分區的面積均不大于500㎡,凈高>3m而≤6m的區域防煙分區的面積均不大于1000㎡;且防煙分區不跨越防火分區,各防煙分區間均設有擋煙垂壁,擋煙垂壁不應小于空間凈高10%且下垂高度≥0.5m。
3.2.2 防火門窗及防火卷簾
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要求各機房設置甲級防火門,樓梯間設置甲/乙級防火門。防火分區之間按要求設置特級無機防火卷簾或甲級防火門。
1)選用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小時特級無機防火卷簾,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門和卷簾耐火試驗方法》GB7633有關背火面升溫的判定條件,并應具有防煙性能與樓板、梁、墻、柱之間的空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設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簾應在卷簾的兩側設置啟閉裝置,并應具有自動和手動機械控制的功能,應具有信號反饋的功能;防火卷簾應安裝鋼筋混凝土樓板或梁上,卷簾側導軌安裝在兩側防火墻內,防火卷簾上部有管道穿過時,防火卷簾上部應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并滿足防火墻的要求。
2)充電樁機動車車位與普通車位機動車用耐火極限不小于2.00h的防火隔墻分隔,并設置具有停滯功能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下降并停在距地面1.8m防火卷簾。
3)設置在建筑內經常有人通行處的防火門采用常開防火門;常開防火門應具有自行關閉功能,并應有信號反饋的功能;除管井檢修門和住宅的戶門外,防火門應具有自行關閉功能,雙扇時應具有按順序關閉的功能;防火門內外兩側應能手動開啟;防火門關閉后應具有防煙性能。甲、乙、丙級防火門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防火門》GB12955的規定。
醫院潔凈手術部的設計及裝修,應注重空氣凈化技術措施,加強手術區的保護,降低感染風險。醫院潔凈手術室與潔凈輔助用房,為滿足疏散要求,不可避免地需要設置緊急疏散樓梯,而疏散樓梯間屬于非潔凈輔助用房。按照《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50333-2013[4],第7.2.2條要求潔凈區與非潔凈區之間的聯絡必須設緩沖室或傳遞窗,設計中應避免病人及醫務人員從樓梯間直接進入潔凈區,為限制其通行,醫院潔凈手術部所在樓層的樓梯間或其前室的門采用消防安全推閂門。消防安全報警推閂,能夠與自動消防、安防系統聯動,當發生火災時消防聯動控制器會打開疏散通道上由門禁系統控制的門,且通過聲光和語音起到報警和逃生指引,疏散人員可以從里面打開疏散門,直接從樓梯疏散。
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第5.5.24條規定:高層病房樓應在二層及以上的病房樓層和潔凈手術部設置避難間。避難間應符合下列規定:①避難間服務的護理單元不應超過2個,其凈面積應按每個護理單元不小于25.0m2確定。②避難間兼作其他用途時,應保證人員的避難安全,且不得減少可供避難的凈面積。③應靠近樓梯間,并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④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消防應急廣播。⑤避難間的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⑥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采用乙級防火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