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鐘振
珠海市金海園林建設工程公司 廣東 珠海 519040
東方追求自然園林,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表達自然。園林綠化工程中自然式地被曲線的應用越來越頻繁,自然曲線靈動、柔美、富有變化,它所具有的連續性,變化性,神秘性,藝術導向性在景觀設計的各個部分都扮演著重要的藝術處理手法。在園林綠化景觀中,地被往往連接著各個植物組景,從始而終貫穿整個園區景觀,園林地被的施工量大,栽植技術細節難以把控,需要講究方式方法。高質量的施工方法才能創造高質量的園林綠化景觀,才能引領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園林工程中,我們常遇到設計圖紙缺少地下詳細信息的情況,特別是在一些老舊城區的園林綠化改造項目,建設方往往為了控制項目成本,沒有請勘察單位進行地下勘察,設計單位也就容易忽視井蓋、管道、涵洞、糞池等各種阻礙植物種植的地下障礙物的標注[1]。而現場施工技術人員通過挖樹穴后,才發現地下有影響植物種植的地下障礙物,如大型給水管道、天然氣管道等[2]。遷移改造這些管道成本過高,只能對園林綠化植物進行調整,但現場施工員往往和設計單位缺少有效的溝通,在施工過程中對植物的種植位置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自行為一個井蓋或地下管道隨意移動地被的種植位置,或改動自然曲線地被的線條弧度。而在設計上,自然式曲線植被“收納”了喬木、花灌木、球類等植物元素,地被植物與其他植物或建筑物是一個整體,相輔相成的關系,移動了某棵樹的種植位置,就相當于拆散一組景觀,破壞了自然曲線地被的連續性和整體性,自然曲線地被的景觀質量難以保證[3]。
而微地形作為景觀設計中的一種要素和空間塑造方法,在景觀設計的各個元素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微地形對園林植被的影響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園林工程中,常見微地形的等高線與自然曲線地被的線條不相協調,不能充分突出植被層次感及弧度美感。
在種植方面的常見問題有:土壤透氣性差、土壤板結嚴重,植被成片萎蔫,由頂端開始向下萎蔫,枝干皮層皺縮直到全株枯死[4]。即我們常見的從上部葉片發蔫干枯,老葉開始還正常,后期卻出現了發蔫干枯。
還有園林綠化地被的枝葉高腳、露土,曲線不自然,線條混亂隨意,草皮與地被的接縫不均勻,地形的平整度欠缺等問題[5]。這些都是園林自然地被景觀最常見的問題,是因為我們在園林施工的過程中忽視細節,沒有做相關的技術把控,完工的園林地被生長不旺盛、生命力不持久,自然曲線不連續、不順暢,園林景觀效果差[6]。
園林景觀中,自然式微地形有利于豐富景觀層次、可以劃分景觀空間、加強景深感,自然曲線地被與自然式微地形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自然式微地形是自然曲線地被的載體,微地形能豐富自然曲線地被的弧度和觀賞面[7]。要想造好自然曲線地被,必須要造好微地形。
微地形的營造一定要貫徹兩個緯度的控制:平面和高程。
平面上,根據微地形的特點特征,放線控制要點有等高線的外邊界線、等高線的“腰部”,等高線的最高點“山頂”。需準備一些個竹簽(或木樁),做為微地形放線的定點定位[8]。

圖1 自然式微地形施工的高程控制點
高程上的關鍵控制點:峰高點、谷低點、起坡點。三個關鍵點要嚴格測量定點,標高樁上應記有刻度的高程,小峰高、中峰高、大峰高有相應的高差,要營造峰谷高度自然起伏追蹤效果,整理出的地形才有高低起伏的變化。
施工過程中,回填土從大峰高——中峰高——小峰高依次進行,確保土方回填量滿足現場對坡塑形的需求,分層核實土方回填時的壓實度,預留自然沉降的虛鋪厚度(一般情況虛厚約20cm左右,根據回填厚度和土質情況而定)。地形線最終處理成飽滿的圓弧形,在圓弧形地形上種植的地被向外能展示較大的視角。等高線的平面上應結合參觀動線人視點視域和視點高度,形成自然進退迂回的起坡邊界,營造出景深,視覺空間一步一景的新鮮感。
施工放線是園林工程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園林景觀質量的基礎保障,園林植物放樣有草皮、地被、喬灌木等,都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須同時進行發線,放樣時要充分考慮各個品種植物之間的相對位置和關系。
放線前進行現場勘察,充分了解放樣區域的地形,考察設計圖紙與現場的差異,一旦發現現場與設計之間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要及時向設計單位反映,并讓其進行相應的修改,避免因設計問題影響到施工質量及進度。
理解設計的意圖,并結合現場核對圖紙,了解地形、地上物和障礙的實際情況,作為定點放線的依據。所有的設計都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如遇井蓋,應放樣自然線時進行包含,或者不包含,放樣不能從井蓋中間過,會造成種植線條不連續,看上去有缺口,影響美觀。
要從整體到局部,確定施工放線的總體區域:施工放線同地形測量一樣,必須遵循“由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局部”的原則,首先建立施工范圍內的控制測量網,放線前要進行現場踏查,了解放線區域的地形,考察設計圖紙與現場的差異,確定放線方法。
放線的觀眾角度,先是準點、控制點的確定,要把地被自然曲線放得準確,我們首先選擇定點放樣的依據,確定好基準線、基準點或特征線,因需要把某些地物點作為控制點,或空地較大,可另建立控制點(以木樁或竹簽標記),白灰粉放線后,在轉身逆向檢查一遍,自然線的平順情況,自己行走的路線角度是單一的,我們可以畫完之后再回頭行走檢查,以觀眾的視角來檢查,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忽視了觀眾視角,如種植一顆喬木是否把冠幅完整飽滿好看的一面呈現給觀眾(面向人流多的地方或路面)。景觀是服務以觀眾的,我們必須以觀眾的視角為主。
一要確保排水性和透水性。植物積水死亡很常見,所填土方要確保團粒結構良好,又不能夠濕,不允許含有粘土或似粘土的物質,干后土壤易板結,一個很簡單檢驗種植土透水性的方法:把土抓起來捏成一團,然后舉到頭差不多的高度,自然落下,看是不是土團是不是完全松散開來,松散開了就是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另外施工后的種植淋水,如果我們發現淋灌后的水24小時未透干,要考慮插管或設置暗渠等排水設施。
二要確保適當的土壤透氣性。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原狀土中適當多施入一些有機質,如草炭土、雞糞等。充分改善土壤的通氣、熱傳導狀況、土壤透氣性適當可以保證細菌和真菌以及活性根系氧氣的不斷供給,保證根系充分生長。
三要確保適當的PH值。為了保證花草樹木的良好生長,土壤PH值最好控制在6.0-7.5范圍內,或根據所栽植物對酸堿度的喜好而做調整。
四要確保適當的養分。如果對種植土質量不如意,施工前,可在土壤上加一層 10cm 厚的有機肥,并進行一次約 20~ 30cm 深的耕翻,將肥與土充分混勻,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養分。根據資料,對改良后的土壤進行抽樣檢測,出具檢測報告,檢測結果水解性氮(mg/kg)≥60,有效磷(mg/kg)≥10,速效鉀(mg/kg)≥100,有機質(g/kg)≥10,EC值(μS/cm)150~900,PH值6.5~8.5,土壤改良合格。
五要確保種植土厚度。植被灌木的種植土厚度應不少于60cm。
種植前,我們要進行場地平整,順地形和周圍環境情況,清除礫石雜草雜物、平整好種植床,整成龜背形、斜坡形等,一般未特殊設計之地形,坡度可定在 2.5% ~3.0%之間以利排水。所有靠路邊或路牙沿線 30cm 寬內的綠地地面應保證,土方完成后面層標高低于路邊或路牙沿線5cm 以上,以防下雨土方流失到路面,造成后期的養護問題。
按設計規格要求,地被植物應選擇二年以上袋苗,分枝不應少于3~4個,株形飽滿,葉簇健壯,分蘗密集,色澤明亮,規格符合設計要求。花卉選初花期、株型飽滿、生長健壯的容器苗,株苗滿鋪盆。宿根花卉,根系必須完整,無腐爛變質。球根花卉,根莖應茁壯、無損傷,幼芽飽滿。不得選用有徒長現象的苗木 ,容器苗的根系不能有生長入土中的現象。
地被種植一般有矩形式、龜背式、斜坡式,其中龜背式是園林施工中最常用的種植形式。采用龜背式或斜坡式時,應注意復核土方荷載,避免覆土超荷。
自然線地被的內層地被栽植方法:內層地被第一行在溝邊挖坑栽植,傾斜45°,將觀賞性狀好的一面朝向外側,隨填土隨踏實,不得露土球;株間土面應平整。第二行進行品字形栽植,角度由45°開始增加,冠搭冠,調整栽植角度至90°。內層地被第一排種植時統一退一個土球位(約10-12cm)種植。種植完成后,夏秋季節應立即進行修剪,修剪完成后再澆灌定根水。
自然線地被的外層地被栽植方法:采用“倒角種植”方式,挑選經驗豐富的種植工,先種植外面一行,種植出自然線的輪廓線。第一行地被種植傾斜30-40°,將觀賞性狀好的一面朝向外側,植株枝葉將邊緣土壤遮掩,確保不見土;這個是保障地被與草皮之間的線條順暢的重要保障。
第二行進行品字形栽植,種植前需挑選冠幅飽滿不空腳的苗進行錯縫栽植。倒角40-45°,第三行栽植隨之增加角度,冠搭冠,下一株苗木角度稍高于前一株種植,逐漸擴大種植角度直至90°。品字形栽植充實了自然線面,連續飽滿,不留空隙,保障地被的最佳觀賞效果。兩層地被之間的留溝寬度要統一,通常杯苗地被留8-10cm,毛球地被留設10-12cm。種植完成后泥頭面要低于質鋪裝完成面5cm以上,能有效保證邊上的泥水不外流。
另種植時根據植株的高矮差異,按外低內高的原則,高度控制要求調整種植效果,形成層次感,種植后可以觀察自然曲線的平順情況進行局部的調整。
自然式地被修剪的控制要點
背脊線:又稱魂線,是地被修剪中最重要的一條線,關系到整個地被線條的流暢、高低起伏、活潑靈動。
內邊線:地被層次區分的重要線條,要求順滑流暢。
外邊線:關系到外緣線的順滑流暢,同時與草坪相接的地被外邊線是草坪切溝的重要參考平行線。切記不可一次修剪到位,需分2-3次進行。如果每次修剪量過大就會造成觀賞面凹凸不平。
修剪后要求輪廓清楚、線形美觀流暢,交接處完美無裸露、無缺株,分界線整齊圓潤,弧形過度自然。修剪以三七分龜背式(外七內三原則)的修剪方式為主,不同地被植物間應有明顯分割線,寬度控制在10cm以內,草坪與地被間留隱溝寬8-10cm、深6-8cm。
淋水養護方面要注意不得直接水車高壓水槍沖,要細淋,霧化淋水。工人必須近距離持水槍45度傾斜向上,水珠自然落下為宜,以免種植好的小苗東倒西歪,破壞了自然線的線條,連續美,平順美。
想打造出高質量的園林自然曲線地被,我們只有加強施工的前后技術把控,放線過程積極與設計溝通,把握自然線條和地被組團畫面的整體結構,通過收邊、劃分、造成不同的質感,量感和空間感,同時,營造好地被的微地形載體,才能創造優美的自然曲線植被。栽植前,要進行相關的土壤改良和選苗,栽植過程中加強細節把控施工,栽植的株間飽滿度、顯露面的立體感和邊界曲線的平順度是效果體現的重點,如此打造出來線形彎轉、流暢活潑、富有動態的地被植物,才能給靜止的園林景觀賦予了靈動感,形成精細、精致、高質量的園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