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 本刊編輯部
在重組與整合的進程中,一個關鍵的效果在于,在實現冗余產能出清與過度競爭去化的同時,推動了公司內在價值的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先后完成27組49家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范圍涵蓋裝備制造、電力、航運、能源、建材、鋼鐵等諸多領域。在重組與整合的進程中,一個關鍵的效果在于,在實現冗余產能出清與過度競爭去化的同時,推動了公司內在價值的提升。
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柱,對維護國家經濟秩序、鞏固國家經濟制度、促進經濟發展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國有企業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至關重要。
2023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多次在重要會議上提及“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指出,新時代國資央企工作的總目標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特別要把做強放在優先位置。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要提高中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其中,提高核心競爭力體現在,聚焦提升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切實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質量,加快打造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增強核心功能體現在,增強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更好履行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
新一輪國企改革明確重組方向,強調將“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抓手。戰略性重組立足推進戰略性產業突破發展,專業化整合通過同業國企重組整合達到“一業一企,一企一業”高度集中管理目標。從重組與整合預期角度來看,專業化整合多為具備同業競爭特點的央企國企有望強強聯合;戰略性重組多為關乎國家安全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央企國企,有望提升行業集中度與資產證券化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