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喜
腹股溝疝指的是腹部器官通過腹股溝區域的腹壁缺陷突出。
腹股溝疝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雖然該病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如果不加以重視和正確處理,可能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和困擾。
腹股溝區域的腹壁缺陷:腹股溝區域是腹壁最薄弱的部分,若該區域存在缺陷,腹部器官就有可能突出。
腹壓增加:長期咳嗽、舉重或便秘等會導致腹壓增加,進而增加腹股溝疝的風險。
先天性因素:某些人天生腹股溝區域的腹壁較薄弱,易發生腹股溝疝。
手術是疝氣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疝氣手術治療易復發,所以做好疝氣的術后護理很重要。

1.患者在行傳統疝修補術后當日要臥床平躺,在膝關節下墊一個軟枕,使髖關節微屈,以降低腹股溝疝區切口張力和減少腹腔內壓力,有利于切口愈合和減輕切口疼痛。
2.飲食護理。經腹腔鏡疝氣修補術后6~12 小時,少量飲水或進食流質,如米湯、粥等,之后逐漸恢復到軟食或普食,如面條、米飯等。
3.防止腹腔內壓力增高,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引起咳嗽,患者在咳嗽時用手掌按壓,以保護切口和減輕震動引起的切口疼痛。保持排便通暢,便秘者可給予通便藥物如開塞露,避免用力排便。
4.預防陰囊水腫,由于陰囊比較松弛、位置較低,滲血、滲液易積聚于此。為避免陰囊內積血、積液和促進淋巴回流,術后可用“丁”字帶托起陰囊,并密切觀察陰囊的腫脹情況。
5.預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引起疝氣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發現感染征象,應盡早處理。術后24小時內如果出現低熱現象,不用過于擔心,有些患者會出現術后吸收熱,體溫不超過38.5℃可先進行物理降溫,暫時觀察。若體溫升高且高熱不退請及時就診。
1.要保持傷口干燥清潔,以及遵醫囑復診。
2.出院后若發現傷口紅、腫、熱、痛,有分泌物流出或異味,應盡快就醫。
3.多進食高纖維食物如全麥面包、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多喝水,防止便秘。
4.術后1 個月內應避免腹部用力,如仰臥起坐、騎腳踏車等。3 個月內避免進行劇烈運動或從事重體力工作。
5.男性患者若發現有陰囊不正常的腫大或有再發腫塊時,要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