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冰茜 河北體育學院
長期以來,在我國排球發展的道路上,更為重視團隊戰術[1],這種方針主要是針對我國男排體能略遜于國際水平而制定的。然而近年來球員的身體素質[2]愈發受到關注,球員身體素質甚至成為阻礙我國排球項目進步的重要原因之一。鑒于此,需要將體能素質建設納入訓練的重點,提升鍛煉效率,并將球員身體素質作為重要培養指標。在我國男子排球發展過程中,外籍教練Raul Lucio Lozano 就運動員體能問題提出過尖銳意見,他指出,男排隊員充分暴露出在體能上存在嚴重問題,難以承受國際一流隊伍的訓練壓力,進而導致隊伍整體水平不佳。為了改變這個狀況,需要更加科學高效的體能鍛煉模式,高效率提高男排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進而提高我國男排的綜合實力。
模式訓練法[3]是一種針對性更明確、程序流程更清晰、訓練效率更高的訓練方法。模式訓練法[4]具有細化整個訓練過程,便于操控且實時反饋的特點,還可以有效暴露弱點,方便教練調整訓練計劃,提升弱項。楊軍[5]等的研究表明模式訓練法對普通女子短跑訓練中的成績提高具有顯著作用。蔡利東[6]等的研究則表明經模式訓練法訓練后受訓者可以有效掌握相關技術要領,領會科學分配體力策略,提高抗壓心理素質能力。針對排球運動員體能鍛煉的方式方法眾多,但卻缺少將模式訓練法應用于其中的研究,為了高效提高排球運動員的體能開展了相關試驗研究。
以河北省體校U16 男排為研究對象,共計16 人。其中8 人接受模式訓練法(試驗組),另外8 人則接受傳統訓練法(對照組)。

表1 對照組與試驗組排球隊員基本情況
接受傳統訓練模式與模式訓練法隊員的年齡、身高和體重數據的P 值均大于0.05,可以視為兩組的試驗條件基本一致。
試驗的所有數據均為本人現場測定得到,測量內容包括所有隊員的身體各項指標和試驗前后的體能測試項目。試驗共進行10 周,并及時根據隊員的訓練感受及狀態進行相應調整。根據《排球傳統項目學校男子U16 組身體素質評分表》,本次試驗設計各項訓練內容及任務目標如表2 所示。

表2 體能訓練內容及任務目標
為了效率最高、成效易觀察的目的,將訓練測試的主要項目分為力量類、靈敏協調類、彈跳速率類、有氧耐力類,并將其歸納為垂直板塊和水平移動板塊。
1.2.1 垂直板塊
垂直板塊中分為力量與彈跳速率兩大項。其中力量類項目包括:引體向上、快速挺舉和原地后拋實心球,彈跳速率類項目包括:30m 跑、助跑摸高和60s 雙搖跳。
1.2.2 水平移動板塊
水平移動板塊分為靈敏協調類和有氧耐力類兩大項。其中靈敏協調類項目包括:半米字移動和反復橫跨,有氧耐力類項目包括:1500m。
使用SPSS22.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 檢驗法,顯著性水平為p < 0.05。數據的描述性統計采用平均值±標準差。
由表3 可知,對照組與試驗組隊員在訓練前各項身體素質不具有顯著性差異,滿足試驗要求。

表3 訓練前對照組與試驗組隊員身體素質測評結果
由表4 可知,對照組隊員經傳統訓練法后身體素質有所提高。其中,快速挺舉20kg(次)由39.75±1.16 提升到40.12±0.64,這項成績提升效果顯著。原地后拋2kg 實心球(m)由8.08±0.56 提升到11.31±0.93,60s 雙搖跳(s)由19.75±1.67 提升到43.00±4.24,這兩項提升效果極顯著。

表4 傳統訓練法前、后對照組隊員身體素質測評結果
由表5 可知,試驗組隊員經模式訓練法后身體素質提升較大。其中,半米字移動(s)由17.51±0.27 提升到17.22±0.14,1500m(min)由5.45±0.85 提升到5.35±0.05,這兩項成績提升效果顯著,其余項目成績提升效果極顯著。

表5 模式訓練法前、后試驗組隊員身體素質測評結果
對照組的排球運動員采用傳統訓練法后,測試成績提升效果相對較小。其中,快速挺舉20kg 成績提升顯著,原地后拋2kg 實心球和60s 雙搖跳成績提升極顯著,其余項目成績提升則不具有顯著性。這是因為對照組采用的傳統體能訓練方式,缺少合理的針對性訓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運動員們的體能提升效果不大。傳統訓練法適合剛接觸排球的運動員,整體提升效果較好,但對于具有一定訓練和體能基礎的運動員效果則并不十分理想。
盡管試驗組排球運動員體能測試成績未全部達到預期目標,但其進步飛速,且效果遠好于對照組。其中,半米字移動和1500m 成績提升顯著,而引體向上、快速挺舉20kg、原地后拋2kg 實心球和30 米跑等項目成績提升極顯著,這都說明了模式訓練法相較于傳統訓練法對排球運動員體能提升效果更好。模式訓練法可以試試監控運動員的體能狀況,并根據體能測試結果適當調整訓練計劃,例如適當延長訓練時間。精確并細致的將模式訓練法應用于排球訓練,根據不同的運動員體型及體能制定差異化訓練策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較于傳統訓練法,模式訓練法反饋更及時,對排球運動員體能提升效果更好。
采取傳統訓練法訓練后排球運動員身體素質均有所提升,其中快速挺舉20kg 成績提升顯著,原地后拋2kg 實心球和60s雙搖跳成績提升效果極顯著,其余項目成績提升效果則不具有顯著性。采取模式訓練法訓練后排球運動員身體素質均具有顯著性提升,其中半米字移動和1500m 成績提升顯著,其余項目成績提升效果極顯著。尤其是反復橫跨項目,由訓練前的37.25 次提升到訓練后的42.75 次,而采用傳統訓練模式僅由38.87 次提升到39.87 次,模式訓練法效果明顯更好。傳統訓練法與模式訓練法均可以提升排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但采取模式訓練法后排球運動員所有測試項目成績提升更大。綜上所述,模式訓練法是一種高效訓練方法,可以應用在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為球員的競技比賽提供堅實的基礎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