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源
毛澤東始終堅持從嚴治黨,堅持不懈對黨的自我革命進行探索,找到了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一個答案,為切實加強黨的各項建設,為新時代我們黨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窯洞給出第一個答案,這就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經過百年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實踐,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我國是一個農民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在這樣一個工業相當落后、產業工人數量相對較少的國情下,如何建設一個先進的工人階級政黨就成為黨的建設中面臨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黨的生存和發展。1929 年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闡述了思想建設的重要性。同年12 月,在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與黨的建設實際相結合,創造性提出了“著重從思想上建黨”的方針,要求全黨必須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進行斗爭。“著重從思想上建黨”方針的確立,從根本上解決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中國化的問題,擴大和增強了黨的階級基礎。這對于中共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建設一個堅強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可以說,如果沒有思想上建黨的成功探索與堅持不懈的思想建黨實踐,中國革命的前途就可能會改寫。
毛澤東始終強調黨員要通過黨的教育,不斷地進行思想上的自我革命,剔除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封建殘余思想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達到不僅組織上入黨,而且更要思想上入黨的目的。1939 年10 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提出,“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是一項“偉大的工程”。1942 年5 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從組織上整頓,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頓,需要展開一個無產階級對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斗爭。”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集中開展思想上自我革命的一次成功實踐。整風運動中,全黨除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外,還組織黨員干部,尤其是黨的領導干部學習毛澤東的著作,學會運用毛澤東思想分析和解決問題,這對于全黨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深入開展思想上的自我革命,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從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出發,特別強調開展思想建設的重要性。他多次強調,要教育黨員干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自覺抵制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的腐蝕,做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在毛澤東的親自領導下,1950 年春,全黨開啟了歷時三年多的整風整黨運動,重點是切實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斗性。
馬克思主義政黨誕生以來,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都在探索開展黨內思想斗爭的正確途徑,但始終未能找到一個好的方法。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科學方法,為開展黨內思想斗爭找到了一條科學的方法。毛澤東指出:“對于我們,經常地檢討工作,在檢討中推廣民主作風,不懼怕批評和自我批評,實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些中國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蝕我們同志的思想和我們黨的肌體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毛澤東認為,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中,自我批評尤其重要,而能否認真開展自我批評則反映了一個政黨勇于堅持真理,敢于修正錯誤的政治品格。對此,他指出,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它政黨區別的顯著的標志之一。1944 年11 月6 日,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二屆一次會議上,李鼎銘提出了“精兵簡政”的提案。毛澤東高度重視這個提案并作出批語:“這個辦法很好,恰恰是改進我們的機關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對癥藥。”在毛澤東的親自領導下,陜甘寧邊區先后開展了三次轟轟烈烈的“精兵簡政”運動。“精兵簡政”政策不但在陜甘寧邊區實行,還推廣到各個敵后抗日根據地。這項政策的推行極大地減輕人民群眾的負擔,減少了政府的支出,改變了一些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
實踐中,毛澤東特別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必須常態化和制度化,使之成為黨的政治生活的一個嚴肅的主題。為此,他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指出:“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發生灰塵的,也應該打掃與洗滌。”在黨的七大上,我們黨第一次將“批評和自我批評”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并規定了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原則和方式。1962 年1 月至2 月,中央工作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共7000 多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工作會議,也被稱為“七千人大會”。這次大會主要是針對1958 年以來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中發生的一些缺點和錯誤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毛澤東在大會上指出:“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毛澤東不僅倡導自我批評而且帶頭進行自我批評,這極大地推動了全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開展,彰顯了我們黨勇于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
共產黨人身上所具有的朝氣蓬勃、清正廉潔、艱苦樸素、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等特征就是黨的優良作風。黨的優良作風是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逐步培養、鍛煉形成的。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先后創辦了黨校、紅軍學校,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性教育和培訓,提高黨員和紅軍戰士勇于自我革命自覺性。毛澤東親自講課,提高黨員和紅軍戰士的思想覺悟,解決黨員黨性不純的問題,著力培養黨員和紅軍的優良作風。

1961 年6 月,毛澤東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共八屆九中全會
毛澤東始終要求黨的干部必須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表率。三灣改編后,毛澤東從廢除舊軍隊官兵不平等做起,要求黨員干部與戰士同吃、同住、同戰斗、同生死、共患難,以自己廉潔自律的形象為戰士樹立榜樣。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和紅軍戰士一道吃紅米飯、南瓜湯。延安時期,毛澤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親自參加大生產勞動。他生活非常儉樸,身穿有補丁的衣服為干部戰士講授黨課。當時,民主人士給延安贈送了3 輛汽車,考慮到工作需要,組織上特意給毛澤東安排了一輛車,他多次拒絕,并將車輛安排給醫院、軍事機關和老同志使用,自己則堅持步行或騎馬去工作。延安的風清氣正、昂揚向上、積極進取、黨與人民親如一家的優良作風,同國民黨統治地區貪污腐化、奢靡享樂的風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此,毛澤東曾經指出:“利用抗戰發國難財,官吏即商人,貪污成風,廉恥掃地,這是國民黨區域的特色之一。艱苦奮斗,以身作則,工作之外,還要生產,獎勵廉潔,禁絕貪污,這是中國解放區的特色之一。”正是受共產黨人優良作風的感召,全國成千上萬的青年奔向光明的延安,聚集在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旗幟下,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斗。
無論是在革命的前線還是后方,毛澤東始終強調,共產黨人一刻也不能脫離人民群眾,這是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的關鍵所在。1927 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創立了黨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三大紀律”,第三條就是“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六項注意”一是“上門板”,二是“捆鋪草”,三是“說話和氣”,四是“買賣公平”,五是“借東西要還”,六是“損壞東西要賠”。這些內容都涉及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反映著黨和紅軍的優良作風。1944 年,毛澤東作了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的演講。這篇文章既是為紀念因公犧牲的八路軍戰士張思德而寫的,也是為全黨而寫的。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指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1945 年4 月23 日,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作的政治報告中提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三大作風”,即: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作風、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這“三大作風”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精神風貌與黨性特征,是黨領導革命和建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
全國解放前夕,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向全黨提出了“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的要求。“兩個務必”提醒全黨要堅決克服驕傲自滿、貪圖享樂的思想,為我們黨奪取全國勝利后經受執政的考驗,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起到了極大作用。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一些黨員干部做官當老爺、搞特殊化的作風深惡痛絕。他指出:“如果黨群關系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他強調,領導干部只有“打掉官風”,丟掉“官氣”,遇事要同群眾商量,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才能保持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才能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愛護。
毛澤東始終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清除黨內腐敗分子。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親自領導制定了《井岡山反腐敗訓令》,并嚴格執行。毛澤東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后,在中央蘇區組織了聲勢浩大的以反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為主要內容的廉政運動。中央蘇區“全蘇大會工程處”主任左祥云利用職權貪污公款246.7 元被判處死刑。這件事在中央蘇區引起極大震動,廣大黨員干部和戰士從中受到了極大教育。1937 年10 月發生在延安的“黃克功案件”是一件真正體現共產黨人勇于自我革命的案件。黃克功是一位擔任過旅長的黨內高級干部。他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時因失戀將年僅16 歲的學員劉茜殺害。案發后,黃克功被開除了黨籍,但要不要對其處以極刑,卻在黨內引起極大爭論。有不少黨內的同志為其說情,認為黃克功屢次為革命負傷,可將功抵過。毛澤東認為正因為黃克功是一個入黨多年的共產黨員,所以更應該對他嚴格要求,否則,就不能教育黨員、教育紅軍。為此,他親自給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雷經天寫了一封信,信中指出:“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黨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最后,黃克功被執行槍決。槍斃黃克功之前,黨內外有些人擔心這件事會被國民黨控制的報紙拿來炒作,影響到黨的形象和聲譽,但事實是公開嚴懲黃克功的消息不僅沒有影響到黨的形象,反而讓全國人民,尤其是讓國統區社會各界民主人士和廣大人民群眾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光明磊落、大公無私、執法嚴明,更加深了對共產黨的認識。
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毛澤東反復強調要加強對全黨的廉潔教育,他要求“共產黨員在政府工作中,應該是十分廉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范”。1944 年,為紀念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明王朝300周年,著名學者郭沫若撰寫了《甲申三百年祭》并發表在《新華日報》。毛澤東指示將此文作為整風文件進行學習,從而引以為戒,不犯居功自傲、生活腐化的錯誤。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防止和整治黨內腐敗問題,毛澤東親自領導了大規模的全黨全軍整風運動、整黨運動和“三反”運動。黨中央要求各級黨組織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的危害性,永遠發揚艱苦奮斗、廉潔自律的作風,當好人民公仆,經受執政的考驗。

1964 年2 月,毛澤東和郭沫若在交談
毛澤東始終強調,只有堅持人民民主,讓人民群眾監督,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工作,從而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完成跳出歷史周期率的使命。正如1945年7 月,毛澤東在延安與黃炎培先生談執政周期率時所說,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毛澤東認為,群眾對黨員干部的表現最了解,因而最有發言權,最能夠開展有效的監督。他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指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1941 年11 月,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中指出,共產黨“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它應該受人民的監督,而決不應該違背人民的意旨”。在毛澤東的親自推動下,各級黨組織通過聽人民群眾意見,處理和調整一大批不稱職的干部。1941 年,僅綏德縣大約有227 個鄉干部,由于受到民眾的批評和不滿最后被政府罷免。延川全縣在選舉時,落選的鄉長有13 個,落選的村長382人,主要原因是他們對工作不負責、對群眾耍態度等問題。同時,還有一大批黨員干部因群眾反映的各種問題而受到黨紀和政紀的處理。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保持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毛澤東繼續對如何強化人民群眾監督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毛澤東認為,黨執政之后必須保證人民依法享有監督權力,使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全面接受群眾監督。他反復強調,如果黨群關系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1953 年1 月,毛澤東為黨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關于開展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從處理人民來信入手,檢查一次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分子的情況,并向他們展開堅決的斗爭”。1953 年8 月,毛澤東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指出:“無論任何人,犯了錯誤都要檢討,都要受黨的監督,受各級黨委的領導,這是完成黨的任務的主要條件。”在毛澤東的推動下,黨的各級組織通過各種形式接受人民群眾監督,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極大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回顧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光輝歷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雖然毛澤東在探索黨的自我革命實踐中并沒有明確提出“自我革命”這一概念,但他提出的許多具有自我革命性質的思想,推出的許多具有自我革命性質的舉措都是我們黨一百多年來堅持自我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學習和研究毛澤東對黨自我革命探索的寶貴經驗,對于今天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推進社會革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