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璇
【摘 要】目的 分析圍術期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產婦傷口美觀性及并發癥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增加圍術期健康教育,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母乳喂養情況。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圍術期健康教育可提升剖宮產孕產婦切口美觀性,降低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還能夠提升母乳喂養成功率。
【關鍵詞】圍術期健康教育;剖宮產;切口美觀性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17-0179-03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on Wound Aesthetics of Cesarean Section Pregnant Women
YU Xua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Women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Nanjing 210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on wound aesthetics and complications of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regnant wom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1 to July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00 pregnant women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peri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The nursing effect, complications and breastf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f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wound aesthetic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cesarean se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feeding.
【Key words】Peri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Caesarean section; Wound aesthetics
剖宮產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分娩方式,能夠有效地解決難產等相關并發癥,保障母嬰安全分娩[1-3]。在剖宮產手術中,由于產婦對于手術相關知識的缺乏,容易出現各種負性情緒,導致圍術期中并發癥發生概率較大,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不利于母乳喂養的實施[4-6]。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孕產婦,解決孕產婦在圍術期中認知上存在的偏差,因此,本研究再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圍術期的健康教育,并且增加了孕產婦剖宮產手術的相關宣教,對于孕產婦關心的新生兒喂養及傷口護理問題進行深度的健康指導,以便達到產婦對于對傷口的美觀度的需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7月于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建卡并且最終實施剖宮產的200例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8.95±5.23)歲;身高155~175 cm,平均身高(160.57±9.51)cm;體重50~90 kg,平均體重(76.12±9.24)kg。觀察組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29.34±5.03)歲;身高155~175 cm,平均身高(160.67±9.44)cm;體重50~89 kg,平均體重(76.38±9.14)kg。兩組年齡、身高以及體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剖宮產手術指征;孕產婦為首次參與試驗;單胎,首次妊娠;對本研究結果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異常者;肝腎功能受損者。
1.3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孕產婦入院后進行相關檢查,做好胎心監護,并且告知孕產婦圍術期相關的注意事項。術后做好切口護理,并且進行飲食指導。出院后進行訪視,了解產婦的基本恢復情況。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了圍術期健康教育:孕產婦入院后在得到相關檢查結果后,根據孕產婦的情況,設計健康教育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了解孕產婦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的原因,并且對孕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手術前后應該關注的焦點及相關注意事項。護理人員通過手術視頻的方式,將剖宮產手術的整個流程進行相關講解;術后進行康復指導,并且針對產婦關注的切口美觀性、母乳喂養、新生兒護理等相關內容進行健康指導。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模型進行示范,然后指導產婦進行相關的操作;術后早期階段進行疼痛及運動指導:術后由于疼痛導致產婦的機體內分泌失調,影響產婦催乳素分泌,導致母乳喂養情況不佳;護理人員向產婦講解術后疼痛原因及可能持續的時間,告知產婦疼痛是術后康復的一個必要的過程,后期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會逐漸消失;并且指導產婦通過一些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轉移部分疼痛;護理人員可以組織一些線下的健康教育講座,糾正部分產婦絕對床上休息得不良習慣。告知患者早下床活動對于子宮收縮和胃腸道功能恢復的重要性;在術后的活動中要有護理人員在場,做好相關的安全防護;產婦出院前,針對產婦住院期間的情況進行總結,并且設計出個性化康復護理計劃,出院后護理人員通過微信進行回訪,并且針對產婦切口護理及母乳喂養的進行進行關注。護理人員告知產婦傷口護理的注意事項,并且對于居家后傷口在換藥及飲食中的注意點進行告知,鼓勵產婦能夠將每日傷口圖片進行拍照打卡,特殊情況下可以發送給護理人員進行指導;定期推送傷口美觀性護理的相關健康知識,提升產婦在居家護理中的依從性。
1.4 觀察指標
1.4.1護理效果 通過切口美觀度評價,于術后2個月進行評估,顯效為切口平整,只有一條細縫;有效為切口較為平整,軟化瘢痕比例大于50%;無效為瘢痕彎曲,瘢痕面積無改善,視覺上不平整。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并發癥 包括產后出血、感染、便秘,統計發生情況計算發生率。
1.4.3母乳喂養情況 包括純母乳喂養、混合喂養、奶粉喂養。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切口美觀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母乳喂養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為99.00%(99/100),高于對照組的90.00%(90/100)(χ2=6.238,P<0.05)。
剖宮產作為一種常見的產科手術,能夠及時終止產婦妊娠,但對產婦有一定的創傷,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產婦在術后的康復時間較長,因此需要一種護理模式對產婦在圍術期進行合理的干預,保障產婦及新生兒安全[7]。目前的常規護理僅在圍術期內對孕產婦進行基礎護理、健康宣教及飲食指導,產婦在術后的恢復效果不佳[8]。但是隨著護理方式的更新,更多的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剖宮產產婦的圍術期,且實施效果良好[9]。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過對疾病各種健康知識的普及健康行為的引導,在增加產婦相關健康知識的同時,能夠指導產婦對傷口進行簡單護理,并且掌握母乳喂養相關知識,提高對圍術期護理重視,并且積極參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圍術期健康教育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效果較好。相關結果表明[10],健康知識的接受度越高,產婦在圍術期內并發癥得到減少,傷口的美觀性得到提升,并且在居家后母乳喂養順利,提升母乳喂養效果。產婦通過相關的健康教育,對圍術期健康的認知度得到提升,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能夠主動配合相關的護理工作,因此可以獲得更好的預后結果,使產婦后期的生活質量有所改善。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孕產婦進行圍術期健康教育,可降低產婦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同時提升傷口美觀性以及母乳喂養效率。
[1] Bayr B,Aylaz R.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based education given to individuals with substance-use disorder according to self-efficacy theory on self-efficacy perception[J].Appl Nurs Res,2020,29(12):288-290.
[2] 丘桂芳,蘇麗蜻.以問題為導向健康教育在剖宮產護理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43(2):269-271.
[3] 唐妮妮.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宮產產婦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22):4179-4181.
[4] 仟瑋,江冰艷,沈紅麗中西醫結合治療聯合健康教育促進剖宮產產婦乳汁分泌的應用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12):2160-2162.
[5] 仟靜,岳婷,許萍.產前多媒體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率、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9,38(5):2323-2327.
[6] 楊麗娜,個體化健康教育對首次剖宮產產婦產后母乳喂養及育兒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7):860-862.
[7] 湘昌利,張立環.探討產后再孕安全教育對剖宮產術后產婦再次妊娠選擇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12):36-38.
[8] 朱培,曾靜杰.計劃性健康教育對剖宮產圍手術期產婦護理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1):172-174.
[9] 白爽爽,元振奮,李曉丹,等.術后快速康復在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22,23(4):406-408.
[10] 謝曉梅.CBT聯合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剖宮術后恢復的影響[J].西藏醫藥,2022,43(2):56-58.
編輯 柴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