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范玉潔
在幼兒課堂教育中,師幼互動非常關鍵。良好的師幼互動,不但有助于幼兒成長,而且會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本文以幼兒園課堂教學中的師幼互動為研究對象,對師幼互動的內涵及特征進行相應的闡述,詳細分析幼兒園課堂教學中師幼互動的現狀,提出促進幼兒園課堂教學中師幼互動發展的對策。
師幼互動是在教師與幼兒之間出現的作用以及影響,屬于人際互動系統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就要與幼兒進行良好的互動。
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師幼活動具有非常顯著的教育性特征。幼兒與教師互動的時候,常常會對教師的語言以及行為進行模仿和學習。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自身在師幼互動中的言行舉止,在良好的師幼互動氛圍中,正確地引導和教育幼兒。這樣才能對幼兒施加積極影響,從而推動幼兒健康成長。
組織化以及非正式化相結合是師幼互動的另一個重要特征。一般情況下,師幼互動不但存在著清晰的目的,而且存在著相應的內容以及預期目標。然而,師幼在情感交流方面往往不夠充分。
鑒于此,教師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與幼兒充分、友好地交流,使師幼之間的情感得到加強,最終達到良好的師幼活動效果。
在幼兒園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幼互動具有交互性以及連續性特征。首先,從幼兒來看,教師的行為對他們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幼兒會以教師的要求作為指導基礎,對自身行為進行調整。
其次,在師幼互動中,幼兒具有的行為也會對教育存在著非常顯著影響,從而使教師與幼兒之間形成非常顯著的交互性。
最后,從師幼互動的情況來看,師幼互動還具有連續性的特征。
從角色定位方面來看,幼兒教育往往會忽視幼兒所具有的主體地位。對師幼互動而言,它屬于教師和幼兒之間形成的相互作用,參與互動的主體應該包括教師和幼兒兩方面。可是,幼兒的主體作用經常被忽視。在互動環節中,教師往往扮演著指導者的角色。部分教師在幼兒發起互動信號時,注意力不集中。這不僅會打消幼兒的積極性,還會影響師幼互動的整體效果,最終無法建立良好的師幼互動。此外,師幼互動缺少平等的氛圍。教師更多地將自己定位于一個領導者,幼兒則成為服從者。
在師幼互動中,一些教師缺乏積極的情感。在幼兒的學習行為不符合自身預期的情況下,部分教師往往會氣憤地將自己認為的正確方式或者答案立即傳達給幼兒。
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良好的師幼互動不僅會促進幼兒的發展,還會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心理等特點,科學合理地開展各項互動活動。同時,教師以合作者的角色加入師幼互動活動中,對幼兒開展有效指導,和幼兒充分協商。
教師要想營造一個良好的師幼互動局面,就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扮演好本職角色,還要扮演好幼兒的好朋友、好伙伴的角色。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要與幼兒建立一種平等的伙伴關系,在課堂上與他們充分溝通,拉近與幼兒之間的距離。
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要有積極的情感,熱情地與幼兒互動。當教師發現幼兒在某一方面存在問題的時候,要面帶微笑地對幼兒進行指導,幫助幼兒找到解決思路,從而解決問題。當幼兒在課堂學習中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對其大力表揚,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