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研團隊在南海中央海盆水深約4000米處,通過自主研發的電磁發射和接收裝備,進行了中國第一條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電磁與大地電磁聯合探測剖面的實驗。整個剖面長度近100千米,共有16個接收測點,獲得了質量較好的電磁數據。這次實驗標志著中國在復雜的深海地形條件下,大功率人工源電磁探測技術取得了進一步突破。
海洋電磁法是一種重要的探測海底地質結構的方法,是指通過在海上或海底測量人工發射或天然發生的電磁場分布規律,探測海底以下的地質結構或用于海洋學研究的地球物理方法。

?執行此次跨洋中脊海洋電磁法聯合探測作業的綜合地球物理科考船
近日,位于福建海上風電場的全球首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實現24小時滿功率運行,單日發電量達38.41萬千瓦時,相當于近17萬人一天的生活用電量,創單日發電量紀錄。
該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由中國完全自主研發、設計和制造,年均可生產“綠電”超過6600萬千瓦時。在風電機組安裝、運行過程中,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已成功應對了“卡努”“杜蘇芮”等多個臺風的考驗。

海上風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