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山西八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建筑安裝工程的造價預結算審核對施工單位來說具有重要性。造價預結算審核是指在工程竣工前對工程造價進行核算、審核和評估的過程,目的是保證工程造價的準確性和合理性,確保施工單位的利益不受損失。首先,造價預結算審核有助于提高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通過對工程造價進行審核,可以發現和糾正造價計算中的錯誤和不合理之處,避免造成成本的浪費和損失。同時,合理的造價預結算審核也有助于控制工程成本,確保工程在預算范圍內進行,避免出現超支情況。這對施工單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證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盈利能力。其次,造價預結算審核有助于提高施工單位的競爭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施工單位需要在價格、質量和效益等方面具備競爭優勢。通過對造價的合理核算和審核,施工單位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工程的質量和效益。這將增強施工單位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提升其在招投標過程中的議價能力,為施工單位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訂單提供有力支撐。此外,造價預結算審核有助于確保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或合同的不明確,可能會導致成本的增加或虧損的發生。通過對造價的審核,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這些問題,維護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例如,對于材料價格的波動或工程變更等情況,通過審核可以及時調整造價,保證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最后,造價預結算審核有助于提高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和信譽度。在審核過程中,需要對工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的核算和評估,這要求施工單位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通過不斷進行造價預結算審核,施工單位可以逐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提升在行業內的聲譽和信譽度。
造價預估是指在工程施工前對工程造價進行初步估算和預測的過程,旨在為施工單位提供合理的項目投資和成本控制依據,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造價預估與實際造價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給施工單位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和困擾。首先,造價預估偏差較大的原因之一是信息不足或不準確。在進行造價預估時,施工單位需要獲取和分析大量的工程信息,包括設計圖紙、工程量清單、材料價格等。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或者不準確,可能會導致施工單位在預估過程中對工程量、施工難度、材料價格等方面的估計存在偏差,進而影響到造價預估的準確性。其次,技術難度與施工條件也是造價預估偏差較大的重要原因。在實際施工中,工程可能會面臨一些技術難題或施工條件限制,如地質條件復雜、施工環境狹窄等。這些因素會導致施工單位在預估時難以全面考慮,從而造成造價預估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偏差。特別是在建筑安裝工程中,由于工藝和設備的多樣性,技術難度與施工條件對造價預估的影響更為顯著。此外,市場變化和價格波動也是造價預估偏差較大的因素之一。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等因素會受到市場供需關系、政策調整和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價格波動較大。如果施工單位在預估過程中沒有及時獲取市場信息或者無法準確預測價格波動,就會出現造價預估與實際造價之間的偏差[1]。
工程量計算是建筑安裝工程造價預估的基礎,準確的工程量計算對于工程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響,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工程量計算錯誤現象普遍存在。量取不準確,在進行工程量計算時,如果量取不準確,就會導致工程量計算的錯誤。例如,由于測量設備的不精確或操作人員的疏忽等原因,造成工程量的測量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從而導致工程量計算的錯誤。單位換算錯誤,工程量計算中常常涉及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如果單位換算錯誤,就會導致工程量計算的錯誤。例如,將米換算成厘米時計算錯誤,或將噸換算成千克時計算錯誤,都會導致工程量計算的錯誤。標準使用不當,在工程量計算中,需要根據相應的標準進行計算,如果標準使用不當,就會導致工程量計算的錯誤。例如,使用過時的標準或不適用于具體工程的標準進行計算,都會導致工程量計算的錯誤。設計變更未及時調整,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常常發生設計變更,如果在設計變更后未及時調整工程量計算,就會導致工程量計算的錯誤。設計變更會導致工程量的增減或變化,如果未及時調整工程量計算,就會導致工程量計算的錯誤[2]。
關鍵材料和設備的定價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和預算準確性,在實際操作中,關鍵材料和設備定價不準確的問題普遍存在。供應商報價不真實,在進行關鍵材料和設備定價時,常常依賴于供應商提供的報價信息。然而,供應商為了爭取項目,可能會故意降低報價,使其看起來更具競爭力。這樣的不真實報價會導致關鍵材料和設備的定價不準確。定價依據不明確,在關鍵材料和設備的定價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定價依據也是導致定價不準確的原因。如果在預結算審核中所使用的價格未及時更新,就會導致關鍵材料和設備定價的不準確性。定價依賴個人經驗,有些預結算審核人員在關鍵材料和設備定價時,過于依賴個人經驗和主觀判斷,而缺乏科學的依據和數據支持。這樣容易產生定價不準確的問題[3]。
費用控制和風險管理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和風險承擔,在實際操作中,缺乏合理的費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問題普遍存在。預算編制不合理,在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中,預算的編制是費用控制的基礎,預算編制存在不合理的問題,例如過于樂觀的預算編制、未充分考慮成本風險等,導致最終的費用控制困難。成本控制手段不完善,在預結算審核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也是導致費用控制不合理的原因。例如,對于材料和設備的采購、施工進度的管控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導致費用控制的效果不佳。成本變動未及時監控,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成本是會發生變動的。然而,在預結算審核中,往往沒有及時監控成本的變動情況,導致費用控制的困難。例如,對于材料、設備價格的變動、工程進度的延誤等,沒有及時進行監控和控制。風險評估不全面,在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中,對潛在的風險進行評估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些預結算審核存在風險評估不全面的問題,未能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風險因素,導致風險管理的不完善。風險應對措施不完備,在預結算審核中,對于已經評估出的風險,缺乏合理的應對措施也是一個問題。例如,對于可能出現的材料短缺、施工進度延誤等風險,沒有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導致風險管理的不完善。風險責任界定不清,在預結算審核中,風險責任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些審核存在風險責任界定不清的問題,未能明確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導致風險管理的困難。
準確的造價預估可以為施工單位提供合理的項目投資和成本控制依據,減少風險和虧損。
(1)加強信息收集和分析。施工單位應與設計方、供應商等密切合作,及時獲取和分析相關工程信息。這包括設計圖紙、工程量清單、材料價格、施工難度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全面而準確地了解工程的特點和要求,可以更好地進行造價預估。
(2)優化預估方法和技術。施工單位應根據項目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預估方法和技術??梢越柚嬎銠C輔助造價軟件來進行預估,利用歷史數據和統計分析等方法,提高預估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施工單位還可以建立自己的預估模型,根據實際經驗和技術能力進行預估。
(3)加強風險管理與控制。施工單位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評估,并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在預估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工程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因素,合理設置風險儲備,以應對可能的變動和意外情況。同時,施工單位還應與供應商和承包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應對市場變化和價格波動,確保合理的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
(4)加強技術預估能力。施工單位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通過培訓和學習,了解最新的工程技術和施工方法,熟悉各種材料的性能和價格變動趨勢。在預估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技術難度和施工條件對造價的影響,準確評估各項工程的施工難度和所需資源。
(5)加強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施工單位應對歷史項目進行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總結出有效的經驗和方法。通過對成功和失敗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識別造價預估中的問題和風險點,提高預估的準確性[4]。
建立完善的工程量計算制度,制定并實施一套完善的工程量計算制度,明確計算方法、計量單位和計算程序等規范,以確保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和一致性。規范工程量計算過程,明確工程量計算的步驟和要求,確保每個環節都能按照規定進行,避免漏項或重復計算的情況發生。例如,要求對每個構件的尺寸、數量、材料等進行詳細核對,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引入先進的計算工具和軟件,借助先進的計算工具和軟件,如BIM 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等,可以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效率和準確性。這些工具和軟件可以自動計算和檢查工程量,減少人為錯誤的發生。設置多層次的復核機制,在工程量計算環節設置多層次的復核機制,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可以設置初審、復核和終審等環節,由不同的人員進行獨立審核,以減少錯誤的發生。加強與設計和施工單位的溝通,與設計和施工單位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機制,共同核對和確認工程量計算的數據和方法。及時溝通和協商可以解決計算過程中的疑問和爭議,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建立工程量計算數據庫,建立工程量計算的數據庫,包括常見構件的尺寸、數量、材料等數據。這樣可以避免重復計算和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同時還可以作為以后類似項目的參考和借鑒。定期進行工程量計算的培訓和交流,定期組織工程量計算的培訓和交流活動,提高審核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梢匝垖<疫M行講座,分享實踐經驗和技巧,加強計算方法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強化質量監督和抽查,建立質量監督和抽查制度,對工程量計算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抽查和核實。通過定期的質量監督,可以發現和糾正計算錯誤,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5]。
建立可靠的價格信息來源,建立一個可靠的價格信息來源網絡,包括與供應商、生產廠家和行業協會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及時獲取最新的價格信息和市場行情。同時,建立一個價格數據庫,記錄和整理不同材料和設備的市場價格,以便在預結算審核中進行參考和比對。引入專業評估機構進行定價,在關鍵材料和設備的定價環節引入專業評估機構,以便對價格進行獨立的評估和驗證。這樣可以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或利益沖突導致的定價失真情況,提高定價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加強價格調研和比對,在關鍵材料和設備的定價過程中,進行充分的價格調研和比對??梢酝ㄟ^實地走訪、詢價、招標等方式獲取不同供應商的價格報價,進行綜合比對和分析,以確定合理的價格水平。定期進行價格審查和更新,定期對已經確定的關鍵材料和設備價格進行審查和更新。由于市場行情和供求關系的變化,價格可能會發生波動,因此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和更新,以保證預結算審核中的定價準確性。建立定價標準和準則,制定一套準確、公正的定價標準和準則,明確定價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通過定期的質量監督,可以發現和糾正定價錯誤,提高定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制定明確的費用控制策略,建立一個明確的費用控制策略,包括預算編制、費用分析、費用計劃和費用控制等環節。在預結算審核中,根據預算和合同要求,對各項費用進行核對和確認,確保費用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引入風險管理機制,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包括風險識別、評估和應對措施等。在預結算審核中,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例如,可以通過合理的保險和擔保制度來降低工程風險,并在預結算中考慮這些風險的費用。加強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在預結算審核中,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和效益的分析。通過對成本的詳細核對和分析,找出優化成本的潛力,確保工程造價的最佳化。同時,對投入的成本和預期的效益進行評估,確保投資的回報和價值。控制變更和額外費用,加強對變更和額外費用的控制,確保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在預結算審核中,對變更和額外費用進行仔細核對和評估,確保其在預算范圍內,并與相關方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商。強化供應鏈管理,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包括供貨商、分包商和承包商等。建立供應商評估體系,選擇可靠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并與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供應鏈管理,可以降低供應風險和物資成本,提高工程的成本控制能力。
通過建立合理的費用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加強監督和審計,可以提高建筑安裝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的質量和效果,有助于確保工程造價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降低風險,提高工程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