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文
浙江省瑞安中學2022 級(1)班
隨著個人主義的興起與被正當化,追求自我而不囿于自我逐漸變成為人處世的主流論調。再回顧歷史之變遷,王安石以前后態度之變展示了底線與標準,使自我意識的覺醒也變得有據可考。
我仍想申明,于時代烈風訇哮之際,不僅要于己常懷悃愊之心,也要棄己之故常,納人之領鑒,方可不囿于涸轍之中,桎梏于羈紲之下!
堅守自我,是對自己的心常懷敬畏,是不為他言所動的真誠。王安石變法引怨誹眾多,昔日之師歐陽修勸他,昔日之友司馬光亦勸他。面對眾人搒笞,王安石卻敢于相信自己的正義。古希臘箴言:“人啊,認識你自己?!闭J識到自己理想的崇高,認識到自己言行的坦誠,在人心詭譎的如今,何嘗不是一種價值?欲使天下匕鬯不驚,欲令穆清蒼蒼萬年,縱有百般冷言冷語亦行己道,這就是對堅守自我最好也是最普遍的闡釋。

村上春樹說:“所有人的正義都大行其道、所有人的幸福都圓滿獲得,客觀上是不可能的,而必然導致混亂狀態的出現?!边@是對真實社會的描述。找回自己,是在理性的呼喚中正確對待感性,在“零和博弈”的現實中達己道而究己途。王安石得歐陽修的極力舉薦,歐陽修可謂是他的貴人,若無貴人相助,他如何一帆風順?面對貴人與自己政見不合,王安石于糾結中下定決心,奉辭伐罪。王安石是理性的,社會動蕩、國家危難,怎能固守前行?他于猶豫中振振有詞,面對自己的貴人歐陽修“出言不遜”,就如吉爾伽美什面對神的痛斥,在壓力與蟄居之下,不妥協就是堅定,偏宕也可謂理智。
不拘于桎梏,要聽得他人明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絕非戲言。所以王安石終歸敗了。他敗在自我嗎?并不是,他敗在為人過囿。只能聽到自己聲音的人注定走不遠。歐陽修的說法并非毫無可取之處,而當王安石將一切反對的聲音都視為逆言時,結局就已經注定——這是一場沒有大成效的變法。閉門造車者,只能造出“四不像”。
我們總在追尋自我,我們也應追尋自我。但在大行己道時,也不應忘擷路旁幾朵芬芳?;蛟S,答案恰巧藏在隔壁的路上。但這絕非放棄的借口,正如《天黑以后》中言:“縱然大部分新含義的生命力短暫得只能持續到當天傍晚,我們也必須同它們一起送走時光,穩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