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關工委

李政與孩子們談堅強與拼搏
十一國慶節即將到來,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關工委組織第9 中學學生開展主題為“我們都有堅強的心——以拼搏致敬青春”活動,區關工委主任李政與初中部23-1班學生劇夢蕊、關浩然、石家寧、趙家康、王梓萌、王冰藝6 名同學共同探討了堅強的含義。
孩子們:李爺爺,您有過彷徨和憂傷嗎?
李政:1966 年,中專畢業的我剛滿20 歲,就只身一人離開山東老家,分配到藁城。我背著行李卷,坐了一天多的綠皮火車,很晚才到石家莊。舉目無親,就在候車室一直等到天亮,然后輾轉好幾次車才到了藁城。報到后來到農機局,這里低矮的房屋,簡陋的廠房,宿舍四處漏風,夏天熱冬天冷。最難熬的是一個人在異鄉,想家。
當時,苦悶、彷徨、偷偷抹過眼淚。寫信給家人,長輩鼓勵我,你是革命青年,不能總是兒女情長,要學會堅強,要積極投身到火熱的生產中。帶著家人的鼓勵,我很快適應了生活。人只要有了理想,有了目標,有了追求,青春就充滿了陽光,充滿了希望。
孩子們:我們做事情都會經歷困難和挫折嗎?
李政:是的,任何人都會經歷困難和挫折,關鍵是你如何面對和克服。在20 世紀70 年代,石家莊地區水位下降,藁城區80 萬畝冬小麥,急需抽水澆地。當時柴油機馬力小,地下水抽不到地面上。我主動請纓,想盡辦法,不分晝夜連續奮戰了幾天,還是沒有解決馬力小的問題。當時真是年輕啊,我一點也不氣餒,相信總會有辦法的。后來一遍一遍想辦法改造,最后在抽水管上增加了一個葉輪,成功出水。從此后,藁城小麥的產量連年增收,成為全省的小麥基地。困難和挫折來了,不要畏懼,相信自己,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你肯下功夫,肯吃苦,肯鉆研。
孩子們:我們如何克服不足,完成目標的跨越?
李政:目標不是空想,更不是好高騖遠。當年,上級給我們機械廠下達了“研制和生產半自動步槍”的艱巨任務。一個縣機械廠,去研發武器,現在想起來都難以置信,不可能完成的事。我們抽調有點文化根底的工友,成立了一個“秘密研發小組”。當時一沒圖紙,二沒設備,我們便從拆槍械開始,反復琢磨上膛、扣發、射擊等原理。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槍械部件,因為沒有設備,鼓搗了十來天,最后求助友廠才得以完成。我們成功生產出第一把半自動步槍,實彈射擊效果良好,現收藏在中國軍事博物館。
你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正是人生最為美好的青春時光。希望你們一定要有一顆堅強向上的心,弘揚革命精神,心境澄明,新力茁壯,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場歷史接力賽中,肩負使命,奮勇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