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唐子韜 文
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關工委 李尚引 圖

身著侗族傳統服飾、手持二胡的何夢怡剛剛結束幼兒園的音樂游戲課。作為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關工委課外活動策劃特邀教師、縣幼兒園關工委主任,這些年來,她一直在探索把當地特有的侗文化節日、歌舞、民俗等融入孩子們日常活動與游戲當中,用音樂+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歡歌笑語中度過快樂時光。
十五年前,從長沙師范學院音樂專業畢業后,何夢怡被分配到邊遠的獨坡鎮九年一貫制學校任教,班上有95%的孩子是留守兒童,厭學、逃課、打架是他們的常態。通過家訪對每個孩子的情況進行了解之后,她意識到,只有深入他們的內心,讓他們表達出自我,才能讓他們健康成長。她發現孩子們喜歡上她的音樂課,就在學校里組建了小雛鷹藝術團。課余時間,她帶著孩子們在學校吊腳樓旁、操場邊練習唱歌、舞蹈。僅兩個月的時間,調皮的孩子少了,逃課的學生也沒有了。班上許多孩子在她的帶領下,參加了學校和縣里的歌舞比賽,甚至,有不少學生還成了縣里的藝術特長生,考上了高等院校,走出了大山。在藝術的熏陶下,這群山里娃,獲得了自信,找回了親情。何夢怡也因為她獨特的教育方式受到縣關工委的關注。來到縣幼兒園工作后,她主動加入了關工委留守兒童省級課題調研組,深入多個偏遠山村了解情況,把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理念傳授給那里的教師們。她因創新的教學、孜孜不倦的工作,多次獲得懷化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
她用音樂之聲,扣動著孩子們的心弦,在歡笑聲中,用心傳達著關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