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亞璘 圖:受訪者提供
攝影技術從誕生至今不超過200年。而在100多年前的清朝,人們還認為它只是“奇淫技巧”,至民國時期,才初有“美術之一端”的共識。從千禧年后到現在又過了20多年,國人逐漸樹立起影像收藏的理念。細細梳理便知,影像收藏在中國的歷史還很短,且多側重于清朝、民國時期的老照片收藏,收藏當代影像的少之又少。相對于博物館、美術館和各大藝術機構,個人藏家一直是這個市場最活躍的主體。在這個小范圍內的群體中,金酉鳴是較為特別的存在,小紅書運營得風生水起,致力于打卡每一個新展,為更好地與藝術家打成一片,還把家搬到了宋莊。而他介入當代影像收藏的機緣還要從他的曾外祖父駱伯年說起。

藏家金酉鳴與其曾外祖父駱伯年的作品
收藏,多多少少帶點傳奇色彩。要談現在,必須回顧過去。駱伯年(1911—2002)是民國時期一位重要的攝影家,他的作品在2021 年被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簡稱為“MoMA”)所收藏,如今也是三影堂+3 畫廊合作代理的藝術家之一。影史地位可見一斑。不過,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憑著興趣愛好,在業余時間進行攝影創作。機緣巧合之下,這些攝影原作得以重見天日,讓人們挖掘出一位曾經在民國時期被埋沒的攝影大家。這位傳奇人物正是金酉鳴的曾外祖父。
金酉鳴小的時候,常被媽媽帶去曾外祖父家過周末。兩人十分親近,從曾外祖父的口中,金酉鳴知道了不少他以往的攝影趣聞,如當年他在家鄉杭州辦攝影展時,有幸得到了郁達夫的題詞。那3 幅有郁達夫題詞的照片,一直懸掛于家中,駱伯年珍之愛之,而金酉鳴自然是從小就對攝影這個藝術門類和各類攝影器材耳濡目染了。
或許是命運的牽引,金酉鳴的部分人生道路和曾外祖父有所重疊。做著相近的工作,同樣從杭州來到了千里迢迢之外的北京。有所不同的是,駱伯年在北京囿于種種因素,攝影創作日益減少,也因為在2002 年的溘然長逝,與數碼攝影失之交臂。北京,卻是金酉鳴正式踏入當代影像收藏的開始。在這里,他接觸到更多影像方面的相關資訊,認識了許多攝影藝術家朋友,開始使用大畫幅相機進行拍攝,慢慢力所能及收藏一些個人喜歡的攝影作品。齊鴻的一件銀鹽作品是他收藏的第一件作品。
從此,金酉鳴在業余時間進行藝術創作,穿梭于國內各大展覽與博覽會,多次飛往世界各地看展,組織策劃多個群展,通過展覽、公共教育、學術研究,以及聯合發起“駱伯年優秀攝影師獎”和設立“駱伯年藝術基金會”等多樣化形式,用以支持年輕影像藝術家的創作,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全方面發展。當筆者驚嘆于他的精力充沛和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時,他笑稱:“可能得益于我是數學專業出身吧,統籌和規劃能力比較好,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p>

《滿江都是棟梁材》郁達夫題字 1935 年 銀鹽紙基 29.5cm×20cm

金酉鳴收藏的第一件作品 —— 齊鴻 《車廂》

陳維 “新城”系列 《被包裹的雕像》

黃曉亮 《東窗》
金酉鳴雖然自身很喜歡曾外祖父駱伯年的經典攝影作品,但他進行收藏時,并不會拘泥于攝影史的正統路徑,而是聚焦于當下和當代?!笆苌L環境的影響,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愛好和觀點表達。我主要關注的是藝術家的創作思路、教育和成長背景,還有作品在技術和媒介方面的突破,與繪畫的傳承與創新,收藏比較多元。這件作品能觸動到我,能讓我欣賞和接受,這才是最重要的。”
縱觀金酉鳴這么多年的收藏,可以發現,他收藏的重心側重在本土創作的年輕藝術家上,以與自身同齡的“80 后”藝術家為主。雖然他去過不少海外的影像博覽會,但較少購買國外藝術家的作品,對此,他談道:“中國藏家還是盡量多支持中國本土的藝術家吧,在能力范圍內,會以買國內藝術家的作品為主?!?/p>
“我十分惋惜很多很優秀的中國攝影藝術家,可能通過參加一些攝影節或攝影比賽得了一個獎,又或是從美院攝影系畢業拍了一陣子后,還是無法靠攝影藝術創作生活,于是往往在他們創作力最旺盛的階段,就只能改行去干更賺錢、更能滿足自己生活的工作。所以,我想我們應該多關注、支持和鼓勵他們成長?!?/p>
當金酉鳴發現身邊很多志同道合或者想法比較新奇的藝術家的作品后,秉著愛才惜才的心理,意外踏上了策展之路。“策展是自我的再創作。一個人的創作總會有局限性,而我可以通過那些優秀得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去呈現我想要表達的觀念和主題。通過一次次地找尋合適的藝術家,與他們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自身對藝術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感覺自己每一次都在進步?!彼杏X群展就像“打出了一記重拳”“人多力量大嘛”。另一方面,通過策展,他的收藏更有層次,收藏范圍更大。

2019 年金酉鳴參與策展大理國際影會“當代社會的女性視覺書寫——七位女性影像藝術家作品聯展”

金酉鳴參與策展2016 年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拓撲的時空”

杜艷芳《戲臺》

陳榮輝 《空城計》 如意鏡,龍井

孫彥初 《蘭溪》
“對我來說,只要能找到渠道,幫助藝術家去推廣,我覺得我的目的就達到了,而不在于說我自己非要低買高賣。我不會有這方面的私心。”
出于對攝影純粹的熱愛,金酉鳴不僅在平時做很多功課,而且會時常對影像藝術市場進行思考。例如,對于剛過去的影像上海博覽會,他觀察到國際畫廊參與度不夠,以本土畫廊為主,規模比起往屆有所縮小,人流量也不如預期,對此感到些許遺憾。他盼望博覽會可以多關注和引導新生代“消費者”,尤其是有良好藝術教育背景出身的設計師群體,有一定的購買力,又構建了獨特的審美體系,這類群體很有潛力轉變成藏家。這樣能擴大收藏群體,起到“破圈”的作用,避免影像藝術市場停滯不前。他還會琢磨以攝影為主要媒體的藝術銷售博覽會的出現是否加速了影像藝術的邊緣化,禁錮了它的進一步發展等問題。不過,每一場影像博覽會,他都會盡力親臨現場。
海外大大小小的影像博覽會,金酉鳴自然也參加過不少。作為影像收藏市場更為成熟的西方國家,“因為MoMA 等現當代美術館的推廣,人們已經樹立了影像藝術是當代藝術的重要媒介之一的意識,經歷了40 多年的發展后,已經擁有相當數量的專業機構和完備的市場體系。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十分清晰,特別是在發明地法國巴黎,人們十分熱衷購買攝影作品。作品區間大,可選擇品類多,有許多人不一定是資深藏家,只是普通消費者,多數購藏用作居家擺設,整個市場是良性循環的”。
“我們的影像收藏市場在很多方面仍有探索和提升的空間,官方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似乎更傾向于收藏老照片或紀實性作品?!?/p>
“我一直提倡藝術收藏從當代影像開始。它可作為走進藝術收藏的門檻。首先,攝影技術的普及,讓影像藝術離大眾的生活更近;其次,價格還處于低谷,更多人能負擔得起費用;最后,比起其他藝術媒介,相對來說,影像更好懂。”
那么如何更好地入門影像收藏呢?

張巍《不知名婦女肖像》
金酉鳴給出了自己的經驗之談:“購買一件作品時,應注重三點:作品要素是否齊全;作品制作是否專業和制作時間;是否來自規范的銷售渠道。任何一個收藏級的攝影作品都要具備三個最基本的要素:藝術家簽名,作品信息,限量版數編號。作品的制作工藝通常會由藝術家確定,過程中藝術家會用所用的工藝對作品的呈現效果、色彩、疵點、尺寸等作品核心進行酌定,所以針對攝影收藏,藝術品原作或收藏證書上,藝術家的簽名尤為重要。所剩的版數越少,作品也就愈加稀有,所以可多多留意那些版數在20 幅以下的作品。不過,如果你真心喜歡一件作品,就要毫不猶豫地購入,版數的多寡在此并不重要?!?/p>
這又涉及了另一個維度,“收藏分兩種,一種是投資收藏,一種是喜好收藏。若是入門級收藏者,不妨先從喜好入手,嘗試購買目前最時興的‘大限量版’和‘開放版’作品。大限量版的作品版數相對較多,價格也相對合理。同時因為是限量的,所以依舊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開放版,也稱非限量版,即作品無版數限制,價格比大限量版更親民?!笙蘖俊汀窍蘖俊膊⒉淮碓撟髌肪筒痪邆涫詹貎r值。許多攝影大師在成名之前,如布列松、馬克呂布等,就是通過‘非限量’的模式銷售其作品的”。
金酉鳴堅信處在起步階段的中國攝影收藏市場蘊含巨大的發展升值空間,出于價格優勢和階段優勢值得獲取足夠的重視。收藏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揠苗助長,攝影收藏需要一個被認可的過程,就像以往所有藝術形式被認可和收藏的過程一樣。他愿在此中,貢獻出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