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一見鐘情》是波蘭詩人維斯拉瓦·辛波斯卡最著名的詩歌之一,譯者是胡桑。辛波斯卡擅長以幽默、詩意的口吻描述嚴肅主題和日常事務,以詩歌回答生活。她享有“詩界莫扎特”的美譽,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史上第三位獲獎女詩人。
“Mi?o?? od pierwszego wejrzenia”是這首詩的波蘭語題目,意思是愛從第一眼,這和中國的一見鐘情有異曲同工之妙。辛波斯卡在這首詩里思考人的一生中幸運、運氣或者命運有沒有作用,命運是否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詩人在創作《一見鐘情》的時候已經年過古稀,但我依舊相信她對“一見鐘情”有非常獨到的見解。因為她品嘗過愛情的甜蜜,也體會過愛情的失望,還有她放不下已故的愛人。
在《一見鐘情》這首詩中,辛波斯卡用嚴肅深度化的語言表達對愛情的渴望。詩人的語言游離在深度化和生活化中間,通過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描寫,將二者巧妙地糅雜在一起。
這首詩中的愛情就是一見鐘情,像是被丘比特的箭射中的兩個陌生人偶然相遇了,一瞥之間,他們就知道是愛情。辛波斯卡寫道:“這樣的信念是美麗的,但猶疑不定更為美麗。”我們真的能確定這兩個戀人是第一次見面嗎?他們自己并沒有猶疑,但是辛波斯卡問運氣真就那么偶然嗎?還是我們只是沒有注意到運氣的軌跡?
兩個戀人覺得他們的愛情就是一見鐘情,是他們的特權。但是《一見鐘情》這首詩里辛波斯卡說:“然而,從街道、樓梯、走廊、傳來的詞語在說著什么?也許,他們已無數次擦身而過……在某扇施專門里,在瞬間,他們曾看見彼此的面容?……也許,在人群中,曾低聲說,對不起,在電話里,不經意地說過打錯了。”辛波斯卡很客觀地分析種種可能。詩里的“也許”和“曾”都強調這兩個戀人可能以前見過面,而且這些情況各種各樣,都有可能。他們突然互相看到了對方,以為是一見鐘情,但實際上不是,只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而已。
在詩歌的第四段里,辛波斯卡說:“他們如此驚異,多年來,機遇一直擺弄著他們。”機遇在這首詩里像人一樣,“他擋住他們的去路,隨后又閃在一邊,屏住了竊笑。”從這個角度來看,機遇相當于命運,可是命運真的決定兩個人的見面嗎?還是說是他們自己的愛好、夢想,等等,使他們來到同一個地方?
人生是不同事件連接起來的。有的時候我們可能覺得那些事件連接得很隨意,很混亂,這是因為我們意識不到它們之間的關系。
辛波斯卡在最后一段寫道:“每一個開始,僅僅是續篇,事件之書,總是從中途開啟。”《一見鐘情》這首詩的每一段以及每一行話的長短都不同,這說明了詩歌里的觀點。雖然看起來很混亂隨意,但是一切都有自己的目的。
冥冥之中,我們相遇又遠離,每個人都在尋找,有遇見有錯失,這也是生活中生命里“偶然”的力量。“偶然”使我們相遇,“偶然”又使我們遠離。中國古語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緣分就是這世界上最神秘的力量。
愛情的發生也是偶然的。愛是一種信念,一種相信世間有美好的信念。所以,這情感就異常美麗。在辛波斯卡的詩歌里,愛情是冥冥中的命運,是偶然中的必然。詩人通過這首詩向我們揭示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愛情之間的關系,讓我們確信偶然的相遇是一場意外,但是我們也要珍惜這美妙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