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林萌萌,張琰麗,鄭愛華
(天水市畜牧技術推廣站,甘肅 天水 741000)
我國蛋白質飼料資源緊缺,大量依賴進口,導致-飼料成本較高,這已成為長期制約我國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這一問題尤為突出,開發新的蛋白質飼料資源是目前飼料工業發展的當務之急[1]。雜交構樹是中科院科研人員采用現代農業育種手段,培育出的優良構樹樹種,具有適應性強、營養價值高、生長速度快等特點[2]。2009年,屠焰等[3]通過分析雜交構樹葉的營養成分,認為雜交構樹葉是一種富含蛋白和微量元素的飼料原料,可以應用在草食動物日糧中。此后,關于雜交構樹在動物日糧中應用的報道逐漸增多,不僅應用在牛[4]、羊[5]等反芻動物日糧中,而且在豬[6]、家禽[7]等單胃動物日糧中也得到應用。加工利用方式包括直接飼喂、干燥粉碎和青貯發酵等。由于雜交構樹屬于木本飼料,粗纖維含量較高,難以被家禽利用,并且其中含有單寧,影響適口性。研究表明,雜交構樹經過發酵處理后,不僅改善了適口性,而且降低了粗纖維含量,提高了短鏈脂肪酸及糖類的含量,可提高養分消化率[2,8]。本研究通過對雜交構樹嫩苗進行發酵處理,評估日糧中添加不同水平構樹發酵產物對青腳麻雞生長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響,為發酵雜交構樹飼料在肉雞日糧中的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選取25日齡體況健康的青腳麻公雞苗160只,隨機分為4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試驗Ⅰ、Ⅱ、Ⅲ組,每組設4個重復,每個重復10只雞。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Ⅰ、Ⅱ、Ⅲ組日糧分別在基礎日糧中添加3%、6%、9%的發酵雜交構樹飼料(風干基礎)。預飼期5 d,正試期40 d。
基礎日糧為玉米-豆粕型日糧,參考NRC(1994)營養標準配制。
發酵雜交構樹飼料制作方法:刈割80~120 cm高的雜交構樹,留茬高度15~20 cm,將收割的雜交構樹粉碎成40目以上的細度,將雜交構樹粉、麩皮和玉米粉按照4∶1∶1的比例混勻,加入5%配制好的發酵菌液(以乳酸菌為主),最終含水量調控為60%左右,裝入密封袋,壓實,發酵20 d以上進行取用。發酵雜交構樹主要營養成分為:干物質36.72%,粗蛋白15.85%,粗灰分5.82%,粗脂肪4.56%,粗纖維7.35%,鈣0.87%,磷0.55%。
各組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試驗前對雞舍進行全面清洗消毒,試驗雞采用籠養方式進行飼養,自由采食、飲水,免疫及飼養管理程序按照雞場原有方式進行。
1.4.1 生長性能
分別于正式試驗開始第1天和第41天早晨空腹稱量各組雞體重,記為始重和末重;試驗期間每天準確記錄每組采食量。計算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
1.4.2 屠宰性能
試驗結束活體稱重后,每個重復隨機選取1只試驗雞進行屠宰,宰前12 h禁食,頸靜脈放血處死后,脫去羽毛。按照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規程》,分離胸肌、腿肌及各內臟器官,并測定屠體重、半凈膛重、全凈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及腹脂重。
1.4.3 雞肉氨基酸含量
屠宰的每只雞分別取100 g胸肌、100 g腿肌裝入樣品袋,-20 ℃冷凍保存,送至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公司按照GB 5009.124—2016《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方法進行檢測。共檢測20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9種,分別為: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組氨酸;風味氨基酸8種,分別為:門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絲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試驗數據初步使用Excel進行處理,再用SPSS 26.0進行One-way ANOVA中LSD法對各組數據平均值兩兩進行多重比較,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由表2可知,各組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試驗Ⅲ組日增重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隨著日糧中發酵雜交構樹飼料添加量的增加日增重有降低趨勢,料重比有升高趨勢。

表2 發酵雜交構樹飼料對青腳麻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各組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腿肌率、胸肌率、腹脂率均沒有顯著差異(P>0.05)。

表3 發酵雜交構樹飼料對青腳麻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由表4可知,試驗組中賴氨酸、組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Ⅱ、Ⅲ組甘氨酸、門冬氨酸、總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風味氨基酸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EAA/TAA、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風味氨基酸/TAA的比值各組差異不顯著(P>0.05)。
李彬等[9]在60日齡中速型黃羽肉雞日糧中添加20%構樹芽進行為期10 d的代謝試驗,表明中速黃羽肉雞對構樹芽的表觀代謝能為9.55 MJ/kg,接近豆粕,高于棉籽粕和菜籽粕,可以在肉雞日糧中合理添加。熊羅英等[10]研究表明,構樹葉經過發酵后,粗蛋白含量顯著增加,粗纖維含量有所降低,在29~42日齡AA肉雞日糧中添加6.75%發酵構樹葉,對日增重和料重比沒有顯著影響,且隨著肉雞日齡的增加對粗纖維的利用率明顯提高。吳健平等[11]在35日齡雌性良鳳花肉雞日糧中添加2%~6%的構樹葉粉,對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沒有顯著影響。本研究結果也表明,發酵雜交構樹在青腳麻雞日糧中添加量不超過6%時,對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標沒有顯著影響,分析可能是由于本試驗采用的發酵雜交構樹嫩苗粗纖維含量較低,且選用的肉雞為25日齡,對粗纖維具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因此沒有對生長性能造成不良影響。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12],在6周齡肉雜雞日糧中添加發酵雜交構樹量超過3%時,肉雜雞的采食量和日增重顯著降低。此外,在蛋雛雞日糧中雜交構樹葉發酵飼料添加量為9%時,平均日增重顯著低于對照組[7],這與本研究雜交構樹飼料添加量為9%時日增重顯著降低結果類似。對不同研究日糧中的適宜添加量有所不同,其原因主要由于構樹不同收割時間、收割高度、使用部位以及制作工藝不同,會導致營養物質含量不同[13-14],在飼料中的添加比例也不一致;另外,試驗所用的動物品種及日齡不同,也會對試驗結果造成一定的差異。
屠宰性能是衡量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在不同組織或不同部位中沉積量的一項重要指標,能夠反映動物的胴體組成及產肉性能。本研究表明,各組青腳麻雞的屠宰率大于88%,全凈膛率大于61%,說明各組青腳麻雞的產肉性能均良好。熊羅英等[15]研究表明,在AA肉仔雞日糧中添加構樹葉粉或發酵構樹葉對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等屠宰性能指標均無顯著影響,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的腹脂率隨著發酵雜交構樹添加量的增加,有降低趨勢,這與吳健平等[11]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由于構樹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黃酮類及糖苷類等營養成分,可以促進蛋白質合成,減少脂肪沉積,從而降低腹脂率。
氨基酸含量及組成是評價肉品質的重要指標。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需要從食物中獲取,對于保證人體正常新陳代謝具有重要作用。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在育肥豬日糧中添加3%的發酵雜交構樹飼料,能顯著提高背最長肌中總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風味氨基酸的含量[16],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可能是雜交構樹經微生物分解后,能形成畜禽機體利用的氨基酸,促進肌肉中氨基酸的沉積。有研究表明[17],日糧中添加植物性飼料可提高豬肉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如添加桑葉粉可提高湘村黑豬肌肉中蛋氨酸、色氨酸、谷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宋博等[18]研究表明,在低蛋白日糧中添加10%構樹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育肥豬背最長肌中組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等游離氨基酸含量。王汝霞等[19]研究表明,在寧都三黃雞日糧中添加7%的發酵雜交構樹粉,可以提高胸肌中甘氨酸和胱氨酸含量進而影響雞肉品質。本研究表明,在青腳麻雞日糧中添加6%~9%的發酵雜交構樹飼料可顯著提高肌肉中賴氨酸、組氨酸2種必需氨基酸含量及甘氨酸、門冬氨酸和丙氨酸3種風味氨基酸的含量,進而起到改善雞肉營養價值及風味的作用。
綜上,日糧中添加6%發酵雜交構樹對青腳麻雞生長性能及屠宰性能未見顯著影響,但能夠提高雞肉中的總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風味氨基酸含量,從而提高雞肉的營養價值及風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