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潤
一千多年前,宋高宗趙構看到西溪濕地小橋流水,蘆花似雪的美景,寫下“西溪且留下”這五個大字。如今,我從濱江出發,經過留下,來到了西溪。
春天的西溪濕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柳樹翠綠的嫩芽從枝干中探出頭來,望著春日的美景。梅花仿佛喚醒了它的朋友圈,桃花、櫻花、海棠花都競相開放。蘆葦毛茸茸的身子映襯著水面,沐浴在陽光下。暖暖的風再怎么努力,也吹不皺平靜的水面。
我撿起一塊石頭,向水里扔去,石頭剛觸到水面就又跳起來,跳了三四下,才筋疲力盡地沉入水中。再看水面,已然泛起了圈圈的漣漪,像姑娘的酒窩。正扔得高興,突然聽見“嘎嘎”幾聲,一群鴨子游了過來,全身潔白卻有個綠色的小腦袋,很是可愛。
這時,隱隱看見水下有一些小黑影在動,原來是一些小魚。我找來面包,向它們扔去。小魚嚇了一跳,迅速躲回了水里,過了一會兒,才小心翼翼地慢慢游上水面,迅速吞下面包。我繼續投喂,漸漸地,小魚們不再害怕,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尾巴攪起波浪,互相爭搶著。水中沒有往日的平靜,還飄著我的歡笑聲。
西溪濕地給了我閑暇時的一份快樂,讓我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宋高宗留下了美麗的西溪,西溪留下了我的歡笑。
老師小評
小作者熟練地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西溪的美景展現出來,帶領我們欣賞了西溪濕地的美景。景物描寫由靜態轉向動態,動靜結合,更好地突出西溪的景色美。
【作者系浙江杭州市二中白馬湖學校小學部50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