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敬軍



摘要:為解決巖土工程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快速判別問題,以福建利隆印制線路板項目為研究對象,運用現場實測試驗獲得各層土的標貫實測值,采取統計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砂層的標準貫入錘擊數分布特征,并運用臨界標準貫入錘擊數法判別各砂層的液化系數和液化指數。結果表明:①細砂與③粉砂的標準貫入錘擊數相近,⑤粗砂的標準貫入錘擊數明顯比①細砂、③粉砂大。3層砂土的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的正態分布曲線均擬合較好。基于建筑規范和公路規范得到的液化系數較為接近,其變化幅度也相對較小,而水運規范和鐵路規范得到的液化系數存在較大的離散性。①細砂和③粉砂的液化指數均呈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兩者的液化指數最大值均小于6,因此可以判別為輕微液化層。
關鍵詞:標準貫入試驗;砂土液化;原位測試
0? ?引言
標準貫入試驗是一種常用的巖土工程原位測試方法,在砂土液化判別中有著重要的應用。砂土液化是指在地震或其他外界振動作用下,原本固結或半固結的砂土失去抗剪強度,變為類似液體的狀態[1]。這種狀態的形成會導致建筑物、橋梁等基礎設施發生沉降、傾斜和破壞,給工程安全帶來巨大風險[2-3]。因此準確判別砂土是否存在液化現象,對于土壤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具有重要意義。
在標準貫入試驗中,標準貫入錘擊數(貫入阻力)反映了土壤的抗液化能力,通過對多個鉆孔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可以了解不同位置的土壤液化潛力,預測液化潛在性區域的分布和程度,這對于土壤工程的設計和地震風險評估具有重要意義[4]。
本文結合實際工程項目,在查明場區砂土工程地質特征基礎上,運用現場實測試驗獲得各層土的標貫實測值,采取統計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層砂土的標準貫入錘擊數分布特征,并運用4種不同的規范計算臨界標準貫入錘擊數法,判別各砂層的液化系數和液化指數。
1? ?工程背景
福建利隆年產240萬m2印制線路板項目,位于漳州市漳浦縣赤湖鎮赤湖工業園五金園區,勘察擬建建筑總占地面積為10263m2,總建筑面積為55688m2,E#廠房、F#廠房存在地下消防水池兼水泵房,預計埋深約4.0m,各建(構)筑物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場區地形地貌屬海陸交互相沉積層。大部分地段已整平,待建空地地形地勢總體較開闊,地面高程約為12.06~14.43m,地面相對高差約2.37m。擬建場地周邊環境復雜程度一般,擬建場地北側緊鄰利源達廠區,南側為規劃橫五路,西側為聚禾廠區,東側為相鄰規劃廠區空地。
2? ?標準貫入試驗測試成果分析
據勘察鉆孔揭露及地面調查,場區存在3層砂土層,分別為①細砂、③粉砂和⑤粗砂。對現場各原位測試孔中進行標準貫入試驗,以獲取各砂層的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在①細砂層內進行89次貫入測試,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N值為13.0~31.0擊,平均值為18.9擊。①細砂層標準貫入錘擊數統計分布如圖1所示。③粉砂層標準貫入錘擊數統計分布如圖2所示。⑤粗砂層標準貫入錘擊數統計分布如圖3所示。
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的正態分布曲線擬合較好,大于15擊的頻次占樣本總容量的72%;在③粉砂層內進行62次貫入測試,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N值為13.0~29.0擊,平均值為19.2擊,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的正態分布曲線擬合較好,大于15擊的頻次占樣本總容量的92%;在⑤粗砂層內進行128次貫入測試,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N值為36.0~57.0擊,平均值為48.50擊,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的正態分布曲線擬合較好,大于45擊的頻次占樣本總容量的82%。由此表明,①細砂層與③粉砂層的標準貫入錘擊數相近,具有較為接近的力學性質,而⑤粗砂層的標準貫入錘擊數明顯比①細砂層、③粉砂層大。
3? ?基于標準貫入試驗的砂土液化判別分析
3.1? ?砂土液化判別方法分析
3.2? ?砂土液化判別結果分析
判別砂土液化可能性的指標為液化系數,其計算方法為實際標準貫入錘擊數除以臨界錘擊數。而判定砂土液化等級的指標為液化指數,當液化指數為0<IlE≤6時,判別為輕微液化;液化指數為6<IlE≤18時,判別為中等液化;液化指數為18<IlE時,判別為嚴重液化。基于4種不同的規范對場區各層砂土的液化系數進行計算,得到圖4、圖5。經過初步判定,⑤粗砂層為不液化土層,故無需復判,因此本研究不分析該層砂土的液化系數和液化指數。
從圖4中可以看出,基于4中不同規范得到的液化系數,①細砂層均可判別為可液化層。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和《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 B02-2013)得到的③粉砂層的液化系數較為接近,其變化幅度也相對較小。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得到的液化系數變化范圍為0.91~1.26,而基于《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 B02-2013)得到的液化系數變化范圍為0.81~1.30。
相比于前2種規范,《水運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225-2012)和《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111-2006)得到的液化系數離散性較大,且也液化系數值也較小。基于《水運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225-2012)得到的液化系數變化范圍為0.52~1.24。基于《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111-2006)得到的液化系數變化范圍為0.60~1.26。
從圖5中可以看出,基于4中不同規范得到的液化系數,③粉砂層均可判別為可液化層。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和《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 B02-2013)得到的①細砂層的液化系數較為接近,其變化幅度也相對較小。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得到的液化系數變化范圍為0.62~1.29。而基于《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 B02-2013)得到的液化系數變化范圍為0.67~1.30。
相比于前2種規范,《水運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225-2012)和《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111-2006)得到的液化系數離散性較大,《水運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225-2012)得到的液化系數值偏小,而《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111-2006)得到的液化系數偏大。基于《水運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225-2012)得到的液化系數變化范圍為0.49~1.15,基于《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111-2006)得到的液化系數變化范圍為0.81~1.37。
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對①細砂層和③粉砂層的液化指數進行計算,結果如圖6所示。從圖6中可以看出,①細砂層和③粉砂層的液化指數均呈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兩者的液化指數最大值均小于6,因此可以判別為輕微液化層。①細砂層的液化指數變化范圍為3.05~4.48,平均值為3.82。而③粉砂層的液化指數變化范圍為3.70~5.17,平均值為4.36。
4? ?結束語
本文以福建利隆印制線路板項目為研究對象,在分析場區各層砂土工程地質特征的基礎上,運用現場試驗的方法獲取標準貫入錘擊數,研究各層砂土的標準貫入錘擊數分布特征,并運用臨界標準貫入錘擊數法判別各砂層的抗液化系數,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①細砂層與③粉砂層的標準貫入錘擊數相近,具有較為接近的力學性質。①細砂、③粉砂和⑤粗砂的實測標準貫入錘擊數的正態分布曲線均擬合較好。
基于4種不同規范得到的液化系數,①細砂層、③粉砂均可判別為可液化層,⑤粗砂層為不液化土層。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和《公路工程抗震規范》得到的液化系數較為接近,其變化幅度也相對較小。而《水運工程抗震設計規范》和《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得到的液化系數存在較大的離散性。
①細砂層和③粉砂層的液化指數均呈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兩者的液化指數最大值均小于6,因此可以判別為輕微液化層。
參考文獻
[1] 王維銘,陳龍偉,郭婷婷,等.基于中國砂土液化數據庫的標準貫入試驗液化判別方法研究[J].巖土力學,2023,44(1):279-288.
[2] 張林.基于原位試驗的砂土地震液化判別方法對比分析[J].水運工程,2022(4):172-179.
[3] 任士房,曾洪賢.深層孔壓靜力觸探技術的應用與研究[J].工程勘察,2018,46(4):7-11.
[4] 劉志生,張鵬,馬德青.基于MonteCarlo法的飽和砂土液化判別可靠性分析[J].科技通報,2020,36(8):87-91.
[5] 董林,夏坤,李少華,等.剪切波速液化判別方法對粉砂及粉土適用性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9,39(2):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