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摘要:以某鐵路隧道工程為例,基于高瓦斯大斷面隧道施工安全隱患多、質量控制要求高的特點,研究具體通風方式,構建具備通風參數檢測、通風狀態監控多項功能的通風監控系統。闡述高瓦斯大斷面隧道施工環境監控與安全預警的技術策略,結合實測數據研究高瓦斯大斷面隧道施工環境的安全程度,評價通風技術的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瓦斯隧道監測及通風技術的應用,可及時反饋現場施工情況,提高了瓦斯隧道通風管理水平,有利于營造安全的隧道施工環境,推動隧道施工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高瓦斯隧道;監測技術;通風技術;控制指標
0? ?引言
瓦斯隧道通風系統可稀釋并排出施工現場的粉塵及有害氣體,改善隧道洞內施工環境,為工程人員提供安全保障。瓦斯隧道通風系統的運行水平直接影響施工安全狀況,本文以某鐵路隧道工程為例,構建具備通風參數檢測、通風狀態監控多項功能的通風監控系統,闡述高瓦斯大斷面隧道施工環境監控與安全預警的技術策略,結合實測數據研究高瓦斯大斷面隧道施工環境的安全程度,評價通風技術的可行性。
1? ?工程概況
某鐵路工程為單洞雙線隧道,起訖里程為DK607+329.1~DK615+600,全長8270.9m。隧道設進出口平行導坑,平導長度分別為2660m、2242m,平行導坑中線與左線線路中線間距為30m,兩線平行布置。工程現場鉆孔探測結果表明,單孔天然氣濃度最高值達到0.974,對隧道施工安全不利。結合勘察結果可知,DK607+800~DK610+050
和DK613+350~DK614+950段瓦斯濃度高,安全隱患多,需按高瓦斯段進行通風設計。
2? ?高瓦斯隧道通風方式
根據隧道結構布置及施工進度,分階段設計隧道通風方式:第一階段,采用壓入式通風方式,適用于進口平導、出口及出口平導;第二階段,進口與平導間1#橫通道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風方式,同時采用壓入式通風方式(出口平導);第三、四、五階段,以巷道式通風改善進口和出口的施工環境,臨時封閉平導中部橫通道,防止污風回流[1]。
軸流式通風機屬于高瓦斯隧道的重要通風設備,各部位的設備型號不同,例如隧道正洞、平導、平導洞口分別采用SDF-NO13型、SDF-NO11.2型、SFC-6-NO18型軸流式通風機,配套SSF-NOl1.2/37型防爆射流風機,作為輔助裝置,以促進風流運動。襯砌臺車和洞室易積聚瓦斯,用VDT32-2型隔爆軸流式通風機進行排風。
3? ?高瓦斯隧道通風監控系統
根據全面性、及時性、準確性的通風監控要求,本鐵路隧道工程采用的是KJ101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
3.1? ?通風監測參數
通過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裝置監測隧道通風風流狀態。有毒有害氣體的監測范圍包含作業段的頂拱、坑道內氣體易滯留的凹處、距鉆探孔1m處附近等。重點監測瓦斯(CH)、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氫(H2S),將濃度低、含量低的有害氣體作為輔助監控對象。通風檢測范圍包含開挖工作面、突變段、漸變段、出口、通風口、坑道等。
3.2? ?通風監控系統組成與工作原理
監控分站配置由瓦斯監控設備、動力電源開關、風機開關等組成的甲烷風電閉鎖裝置,地面監控中心計算機軟件下發參數控制。每組風機配置的裝置及數量為:甲烷傳感器3臺;風筒傳感器、風速傳感器、編碼繼電器箱和設備開停傳感器,均為2臺;聲光報警器1臺。
在掘進工作面安設風速傳感器、甲烷傳感器等,在瓦斯隧道內敷設監控信號電纜,通風機監控采用電流型開停傳感器。根據監測信息判斷瓦斯濃度,采取對應的管控措施,具體如下:瓦斯濃度>1.5%、風速<0.25m/s時,快速斷電;瓦斯濃度>1%,甲烷傳感器發出聲光報警;瓦斯濃度<1%同時通風機可正常供風時,恢復供電[2]。
風速低于設定值或通風機停止運行、掘進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限時,傳感器向安全監控分站傳輸信號,通過數據傳輸電纜向地面監控中心站傳輸數據,進行實時控制。如對高瓦斯濃度數值進行分析,并將其轉換為甲烷電閉鎖控制信號,安全監控分站接收此信號后,控制斷電器斷開被控電源。
4? ?施工環境監控與安全預警
4.1? ?傳感器的布置
4.1.1? ?掌子面傳感器布置
甲烷傳感器安裝在掌子面前≤5m的巷道左上部和右上部,均為1臺。溫度傳感器安裝位置在掌子面前≤5m的巷道中上部,共1臺。風速傳感器安裝位置為掌子面前10~15m的巷道中上部,共1臺。
瓦斯(CH4)報警濃度為0.3%,超過此濃度隨即發出警報,此時需及時采取控制措施。瓦斯斷電濃度為0.5%時,出于安全考慮,達到該濃度時必須及時斷電。斷電對象為掌子面各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濃度低于0.4%時復電,掌子面使用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儀時,若具備復電的條件,應采取人工復電。
根據溫度監測要求,各掌子面均設1臺溫度傳感器。放炮前,將所有掌子面的傳感器轉移至安全區域,放炮完成且確認現場無安全隱患后,移回掌子面的各類傳感器。移動過程中加強防護,避免磕碰受損。
4.1.2? ?回風巷傳感器布置
回風巷的甲烷傳感器共2臺,安裝位置在距回風口向掌子面方向10~15m的巷道左上部和右上部。CO傳感器的安裝位置為距回風口往掌子面方向15~20m的巷道中部,共1臺,瓦斯濃度達到0.3%時報警,達到0.5%時斷電,濃度低于0.4%時復電。
4.1.3? ?進風傳感器布置
進風甲烷傳感器數量為1臺,安裝位置在壓入式風機入口前巷道上部。在壓入式風機供電開關的前方電纜處,設1臺開停傳感器。瓦斯濃度達到0.3%時報警,達到0.5%時斷電,斷電對象為供風巷道內各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濃度低于0.4%時復電[3]。
4.1.4? 巷道傳感器布置
在巷道的左上方和右上方分別安裝1臺甲烷傳感器,瓦斯濃度達到0.3%時報警,加強通風或采取其他控制措施。在抽出式風機的供電電纜處設1臺開停傳感器,在總回風巷測風站內巷道中間設1臺風速傳感器,報警上限、下限分別為0.5m/s、0.25m/s。
4.1.5? ?供風筒傳感器布置
在距掌子面≤50m的位置設置風筒傳感器,共1臺,穩定布設在供風筒內。
4.2? ?通風系統可靠性評價
瓦斯隧道通風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在于原始設計數據準確可靠,通風系統的設計方式合理,設計方案科學可行。在通風系統運行時,可著重根據風質參數和洞內風量,評價其是否能夠正常運行。若參數設置合理且維持穩定,表明瓦斯隧道通風系統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若參數設置不合理或大幅度波動,表明瓦斯隧道通風系統的可靠性較差。
對瓦斯隧道通風系統可靠性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體現在如下三方面:一是通風網絡,表現為結構布置的合理與否以及通風阻力的高低程度;二是通風動力裝置,以局部通風機和輔助通風機較為關鍵,兩者的穩定運行是通風動力裝置正常運行的前提,也是提高瓦斯隧道通風系統可靠性的必備條件;三是通風設施,即設施配置水平、設施運行穩定性、運行精度等,這幾項均會影響通風設施的應用效果。
為客觀評價瓦斯隧道通風系統的可靠性,需要選取與通風監測相關、實時性良好的指標,建立一套科學可行的評價體系。
4.3? ?風流狀態預警
實時監測通風系統中的風量和風流品質,根據兩方面的監測結果綜合評價風流狀態。風流不達標時,隨即報警。風流狀態與隧道風量布置、隧道施工污染程度等因素有關,良好的風流狀態是保障通風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建立風流狀態評價指標,根據指標進行評價和管控。
風流狀態評價指標應與通風風流相關,并且直接關系到瓦斯隧道施工安全。在確定監測指標后,通過各類傳感器聯合監測,根據各項指標的監測結果綜合評價掘進工作面的通風安全狀況。若某項指標超出許可范圍,發出報警,需由專員進行管控。
4.4? ?通風安全數據處理及效果評價
全方位管控洞內各用風點的氣象參數,以此來保障通風安全。項目成立通風測試小組,測定風量、風速、靜壓、動壓等參數,綜合評價通風系統的運行狀態。按規范計算通風參數的理論控制值,將實測數據與之對比,進行量化分析。
4.4.1? 工作面風量計算
工作面風量計算如下:
Q2=60V1S(1)
式中:V1為工作面風速(m/s);S為巷道斷面積,本工程取126m2;Q2為工作面風量。
取最大值作為供風量,按照此數據進行供風,保證瓦斯隧道掘進工作面有充足的新鮮風量。按用風地點各時段最多人數,根據個體對于施工現場通風條件的要求,每人每分鐘的風量不得少于4m3。風流中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需在允許范圍內,且無其他異常。根據前述方法進行計算后,取較大值作為最終結果。
4.4.2? 100m漏風率計算
100m漏風率計算如下:
P100=Q1-Q2/Q1·L/100×100%(2)
式中:Q1為風機供風量,單位為m3/min;Q2為風筒末端風量,即工作面風量,單位為m3/min;L為風筒長度,單位為m。
瓦斯隧道的風管應嚴密、穩定,抗靜電和阻燃性能均要可靠,100m漏風率不可超過2%,而為了更好地滿足此要求,還需保證風管口到開挖面的距離在5m以內[4]。
4.4.3? 安全管理效果評價
以某年11月份的瓦斯濃度監測結果為例,根據此階段的監測數據,評價瓦斯隧道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效果,判斷通風方案是否滿足隧道工程要求。日最高瓦斯濃度如表1所示。現場測風情況如表2所示。
根據11月的瓦斯濃度監測結果可知,日瓦斯濃度最高值達到0.76%,高于0.5%的次數為2次。雖然少部分時段存在瓦斯濃度較高的情況,但總體上隧道通風風流品質均達標,為此高瓦斯隧道適配的通風系統具有可行性。11月工作面的風量達到要求,風流風速也達標,但風筒100m漏風率超標1次,表明項目在風筒管理方面存在有待加強之處,需要根據現狀優化風筒管理措施,進一步降低風筒的百米漏風率。
5? ?結束語
高瓦斯隧道的有毒有害氣體類型多、含量高,加強通風與監測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舉措。高瓦斯隧道通風與檢測技術,是以營造安全施工環境為基本目標而提出的。本文以某鐵路隧道工程為例,基于高瓦斯大斷面隧道施工安全隱患多、質量控制要求高的特點,研究具體通風方式,構建具備通風參數檢測、通風狀態監控多項功能的通風監控系統。
研究結果表明:采用高精度煤礦瓦斯監測系統,適配多種類型的傳感器,連續監測施工現場甲烷、一氧化碳、風速、風量等環境參數,以及通風設備和風筒的運行狀態,給高瓦斯隧道施工現場安全管控奠定了可靠基礎。通過瓦斯隧道監測及通風技術的應用,可及時反饋現場施工情況,提高了瓦斯隧道通風管理水平,有利于營造安全的隧道施工環境,推動隧道施工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暢燚.地鐵隧道施工技術及瓦斯隧道通風安全風險控制[J].工程機械與維修,2022(6):168-170.
[2] 王軍章.探究復雜條件下隧道爆破施工技術方案[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2(8):123-125.
[3] 李鳴.高瓦斯隧道通風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2(3):142-144.
[4] 王應魁.高速公路低瓦斯隧道施工技術及控制要點[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4):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