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被譽為“武術界的奧運會”的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剛上初二的何秦軒憑著一套標準的詠春拳套路,一舉拿下男子B組詠春拳金牌,并與隊友默契合作,獲得集體項目三等獎。
自小,何秦軒受到功夫電影的影響,對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一時得知學校有武術隊,便馬上報名加入。在武術隊指導老師李浩的教導下,何秦軒根據身形與興趣,選擇練習剛柔并濟的詠春拳與講求爆發力的長槍。越發覺得有意思的他不滿足于學校的教學與訓練,閑暇之余自行搜索教學視頻學習,認真觀察武術冠軍的套路動作,每天利用早上起床、寫完作業、睡覺前等碎片時間練習。為能參加比賽,暑假期間,何秦軒更是與隊友一起集訓,苦練基本功與套路、狠抓動作細節,并將其形成肌肉記憶,“可能外行人覺得已經夠好了,但在賽場上,內行人一看就會發現問題。比賽期間,我近距離見到自己喜歡的詠春拳選手,看他比賽便能發現自己仍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他是有天賦的。”李浩很滿意弟子的表現,在他看來,何秦軒的理解能力較高,能很快領悟動作要領,“而且他(何秦軒)很認真學,刻苦訓練,一年左右就有這樣不俗的成績。”而何秦軒覺得,這一枚金牌既展現了自己努力的成果,有“能拿得出手的套路”,也讓他認識到,詠春拳不再是看在眼里的電影情節,而是真實地已經融入了他的生活,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很感謝老師耐心的教導,為我們爭取訓練和參加比賽的機會。”
出拳的寸勁,讓以往膽小的何秦軒變得更果敢;基本功的扎實,令他更加堅毅;快準狠地打出套路,讓他收獲自信與成就感。“練習詠春拳讓我的身體變得更強壯,在持之以恒的訓練中,我對它有了新的領悟,我希望能傳承詠春,更想將中國武術文化發揚光大。”
(記者? 周瑋凌? 通訊員? 李?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