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朗
清亮亮的月光躍動著,擁抱人間,捕捉煙火。
母親在客廳擺放著果盤,父親在廚房準備著地方美食,爺爺奶奶在陽臺的搖搖椅上愜意地吹著晚風。
今年的月亮好像更圓了。我從窗中仰望那一輪明月,那一份皎潔打在每家每戶的院子里、窗臺上,晶瑩透徹,漫著溫暖與祥和的氣息。
父親端著一大盆醋蛋出來了,空氣中瞬間浸透著一股濃香。這是家鄉特色美食,土法釀制的醋,微酸,又滾動著一股甜味兒。濃稠的汁水與土雞蛋交匯相融,熬成了讓人垂涎欲滴的醋蛋。
我家的中秋,總是從一碗醋蛋開始。
奶奶難藏笑意:“今晚的月亮可真美,如今啊,人們的生活富足了,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樣樣都好了,這家鄉的醋蛋,平常人家以前哪能輕易吃到,現在不同了。”爺爺徐徐感慨道:“是啊,如今可什么都不缺,就像今晚的月亮,沒有缺口。這醋蛋就是生活的甜。”
這一碗醋蛋,是爺爺奶奶穩穩的幸福。我懂。
這一碗醋蛋,是濃縮的精華。古法釀制的醋,具有滋潤身心、去疲壯體的功效,其做法是祖輩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探索研制出來的。在爺爺奶奶那個時代,它是平常人家難以企及的奢侈品。
父親意味深長地說:“你們這一代人,是最好的一代,你們要尋找的,已不只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要積極探尋精神上的、更深層的收獲。”我舔舐著嘴角的那一縷甜,陷入了沉思:多年求學,吾輩何獲,精神何在?
應該是書本里古詩詞里的文化精髓。
它是中秋佳節,是嫦娥奔月的凄美,是吳剛伐桂的堅毅;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期盼;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縷縷鄉愁;是“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的瀟灑;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難言遺憾。
應該是書本外身體力行的責任擔當。
泱泱古國,文化之壯,可嘆處甚多。熱血青年在敞亮的實驗室里一絲不茍、奮發圖強;懷揣人類夢想的登月團隊在太空漫步、揀取月球樣本。他們,將中秋圓月“攥”在手中,用手心的溫暖激發著“月文化”的活力。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迎光而立,守護中華文化,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生命中涌動的熱愛。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要奮力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要為弘揚文化出一份力,不斷探求精神上的豐收與富足!
“教我做醋蛋,我要學。”我望向父親,迫切且熱烈。
遠大,是從細小開始的。
窗外,月亮圓得像雪白的絨球。過了今晚,月亮會有殘缺,但,中秋佳節的美,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深意蘊,定會像今晚的月亮,沒有一星半點的殘缺!
(指導老師:徐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