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孤注一擲》的爆火,得益于題材的高關注度。境外電信和互聯網詐騙在近些年愈演愈烈,無數受害者被騙得前程盡毀、家破人亡,這些詐騙團伙已經成為波及面極廣、危害極大的社會毒瘤。公眾急切地想了解犯罪的內幕以緩解焦慮,想從執法部門對犯罪集團的嚴厲打擊中獲得安全感。在這種社會情緒和期待中,第一部細致展現電信詐騙犯罪內幕的《孤注一擲》上映了,可以說恰好觸碰到了觀眾那根敏感的神經,呼應了社會熱烈醞釀的情緒,爆火是順理成章的。
近年來,我們不斷在媒體上見到相關報道,在生活中接觸到反詐宣傳,在手機上安裝反詐App。而制作電影《孤注一擲》顯然也是反詐宣傳的重要一步,影片的宣傳海報上,明確寫著“多一人觀影,少一人受騙”,凸顯了影片的教育警示目的。從當前的觀影趨勢來看,這部商業電影的反詐效果可能比以往的任何宣傳都要給力,是“寓教于樂”的最好體現。
《孤注一擲》極有可能復制2018年的影片《我不是藥神》在推動社會進步、影響社會現實上的巨大功效。電影界應受到啟發,重視現實題材的影片創作,找到與觀眾的共鳴點,在實現娛樂大眾的同時,獲得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額外功效。
(摘編自《文匯報》2023年8月17日)
素材解讀
1.立體豐富的人物展現詐騙對人性的毀滅。《孤注一擲》的主題圍繞“貪”展開,包括人性的貪婪、詐騙團伙的貪婪以及受害者的貪婪。“人有兩顆心,一顆是貪心,一顆是不甘心。”趙警官道出的既是真理,也是無奈。這種主題的設置使電影更具有思考性和警醒性,能引起觀眾對網絡詐騙問題的關注,提高反詐意識。
2.文藝映照社會現實,推動社會進步。電影能關切、警示現實,但并非現實的止“痛”良藥,它承載的東西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打擊境外詐騙,離不開現實層面的行動。《孤注一擲》的火爆,也呼吁社會對反詐投入更多關注,付諸更多行動,相關部門應在個人信息保護、手機卡、銀行卡限制和跨國犯罪打擊等層面投入更多力度。
適用話題
人性復雜 良心悲憫 勇敢智慧 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