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楊
關鍵詞:足球;地滾球;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9-0075-03
一、指導思想
本課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創設多種形式的足球游戲,引導學生在足球游戲中激發興趣、掌握技術、提高技能、發展體能,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敢于挑戰和團結協作的體育素養。
二、學情、教材分析
筆者所在學校將足球作為校園文化一部分,開設足球校本課程,積極開展足球課堂教學。結合校本教材《快樂小足球》的課程安排,將水平二階段三年級第二學期的足球單元教學內容設置為腳內側接地滾球,共6個課時,本課是該單元的第二課時,即體能層面的第1個課時。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參與了腳內側接地滾球技術層面的學習,具備了本節課的學習基礎,但該階段的學生存在注意力不能持久、自我約束能力差、缺乏合作精神等特點。因此,在教學中要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練方式,強化學生的身體練習,培養合作與競爭意識;進行激勵表揚,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成功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水平二足球教學以在足球游戲中學習和體驗基本動作與簡單組合動作、在足球游戲中運用所學基本動作與簡單組合動作和樂于參與體能游戲等作為(足球)項目的具體要求,因此,本課以腳內側接地滾球技術動作及該技術的簡單組合動作作為主要教學內容,以足球游戲為主要教學手段,開展“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在足球游戲中體驗運動樂趣,掌握腳內側接地滾球技術動作與簡單組合動作,發展腳內側接地滾球的技術能力。在課的第二教材部分,結合體能要求,開展專項體能游戲,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能及身體能力,達成讓學生多“玩”足球,學會技能、發展體能、培養團隊精神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