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芬芬
(浠水縣人民醫院,湖北 黃岡 438200)
異位妊娠又叫宮外孕,是指孕囊在子宮外著床的一種妊娠,是婦產科急腹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1]。據統計,在異位妊娠患者中,以輸卵管妊娠患者較為常見。近年來,臨床上腹腔鏡技術不斷進步,其在輸卵管妊娠的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治療輸卵管妊娠的腹腔鏡手術可分為保守性手術和根治性手術兩種,其中保守性手術指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根治性手術則為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2]。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更適用,此術式可保留輸卵管,避免對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影響。近年來,輸卵管妊娠患者逐漸年輕化,有生育要求者逐漸增多,選擇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的患者也越來越多[3]。為了進一步分析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對輸卵管妊娠患者術后血清β-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響,特開展本次研究。
研究對象為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輸卵管妊娠患者100 例。入院后,均行腹腔鏡手術。將患者分為觀察組(50 例,行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和對照組(50 例,行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觀察組年齡23 ~38 歲,平均年齡(26.01±0.14)歲;孕次1 ~3 次,平均孕次(1.96±0.13)次;停經時間27 ~59 d,平均停經時間(39.73±2.49)d ;其中,輸卵管峽部妊娠26 例(52.00%),輸卵管壺部妊娠24 例(48.00%)。對照組年齡22 ~38 歲,平均年齡(26.36±0.29)歲;孕次2 ~4 次,平均孕次(2.06±0.20)次;停經時間26 ~59 d,平均停經時間(39.69±2.58)d ;其中,輸卵管峽部妊娠27 例(54.00%),輸卵管壺部妊娠23 例(46.00%)。兩組以上資料經統計學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異位妊娠的診斷標準[4],且經腹部超聲檢查、實驗室檢查確診,孕囊位于輸卵管。(2)孕囊位于單側輸卵管,對側輸卵管未見異常。(3)既往無輸卵管手術史。(4)有生育要求,且孕囊未破裂。(5)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其他部位異位妊娠。(2)既往有卵巢手術史、婦科惡性腫瘤病史。(3)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4)有腹腔鏡手術禁忌證。(5)臨床資料不全,或拒絕隨訪。
觀察組行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常規開展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頭低臀高位的仰臥位,對手術部位進行消毒鋪巾。常規穿刺建立人工氣腹,置入套管針及腹腔鏡器械。在麥氏點及左側對應位置分別做切口,置入套管針和手術器械。在腹腔鏡下將患側輸卵管孕囊突出部位切開(切口長度相較于妊娠腫物直徑略短),用分離鉗將切口分開,使切口擴大。采用無損傷鉗將妊娠腫物夾出,清除輸卵管內的殘余血塊,并沖洗干凈。確定無妊娠物殘留且無活動性出血點后,對輸卵管創口進行電凝止血并縫合。將36 mL 甲氨蝶呤注射于近端切口處的漿肌層內。術畢,撤出腹腔鏡及手術器械,解除氣腹。對照組行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常規開展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頭低臀高位的仰臥位,對手術部位進行消毒鋪巾。常規穿刺建立人工氣腹,置入套管針及腹腔鏡器械。在麥氏點及左側對應位置分別做切口,置入套管針和手術器械。在腹腔鏡下觀察盆腔內的情況,吸除盆腔積液,對盆腔、輸卵管、子宮等部位進行仔細探查。顯露患側輸卵管,若輸卵管粘連,需先分離粘連組織。將患側輸卵管近端電凝切斷,同時切除輸卵管傘端,直至宮角部系膜。檢查術區是否有出血點,若有出血點,給予電凝止血。術畢,撤出腹腔鏡及手術器械,解除氣腹。術后給予兩組常規抗感染治療。
(1)對比兩組的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6 個月再次異位妊娠率及宮內妊娠率。(2)對比兩組術前及術后7 d 的血清β-HCG、AMH 水平,檢測方法: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置于離心機中進行離心處理,轉速2000 r/min,離心時間15 min,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血清β-HCG 水平,采用雙抗體兩步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AMH 水平。(3)對比兩組術前、術后1個月及術后6 個月的卵巢儲備功能,經腹部超聲聯合陰道超聲測定卵巢體積、竇卵泡個數[5]。(4)對比兩組術后1 個月、3 個月及6 個月的輸卵管功能,采用輸卵管最低功能評分系統(LF)[6]評估輸卵管功能,分值為0 ~4 分:0 分:輸卵管阻塞,功能喪失;1 分:輸卵管存在重度功能受損,粘連嚴重,需行輸卵管再通術;2 分:輸卵管存在中度功能受損,分離粘連組織后可見輸卵管傘部,加壓后輸卵管恢復通暢;3 分:輸卵管存在輕度功能受損,輸卵管傘部結構正常,粘連程度較輕,未堵塞或加壓后恢復通暢;4 分:輸卵管功能正常,未出現粘連、阻塞等情況。
兩組的手術時間對比,觀察組較對照組長,P<0.05。兩組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6 個月再次異位妊娠率、術后6 個月宮內妊娠率對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
術前,兩組的血清β-HCG、AMH 水平對比,P>0.05。術后7 d,兩組的血清β-HCG、AMH 水平對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血清β-HCG、AMH 水平的對比(± s)

表2 兩組手術前后血清β-HCG、AMH 水平的對比(± s)
組別 血清β-HCG(IU/L) 血清AMH(ng/mL)術前 術后7 d 術前 術后7 d對照組(n=50) 1798.65±59.60 152.37±4.87 3.90±0.36 3.59±0.20觀察組(n=50) 1790.63±60.19 120.68±5.99 3.89±0.41 3.20±0.19 t 值 0.669 29.027 0.130 9.997 P 值 0.505 <0.001 0.897 <0.001
術前,兩組的卵巢體積、竇卵泡個數對比,P>0.05。術后1 個月及6 個月,兩組的卵巢體積對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大,P<0.05 ;兩組的竇卵泡個數對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多,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體積、竇卵泡個數的對比(± s)

表3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體積、竇卵泡個數的對比(± s)
組別 卵巢體積(cm3) 竇卵泡個數(個)術前 術后1 個月 術后6 個月 術前 術后1 個月 術后6 個月對照組(n=50) 4.98±0.31 5.98±0.34 7.62±0.36 1.98±0.21 4.02±0.35 5.89±0.25觀察組(n=50) 4.90±0.35 6.32±0.47 8.06±0.28 1.99±0.15 5.99±0.26 6.32±0.27 t 值 1.210 4.144 6.822 0.274 31.949 8.263 P 值 0.229 <0.001 <0.001 0.785 <0.001 <0.001
兩組術后1 個月、3 個月及6 個月的LF 評分對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LF 評分的對比(分,± s)

表4 兩組術后LF 評分的對比(分,± s)
術后1 個月 術后3 個月 術后6 個組別 月對照組(n=50) 0.98±0.16 2.15±0.29 2.98±0.12觀察組(n=50) 1.85±0.19 2.85±0.14 3.25±0.25 t 值 24.766 15.371 6.885 P 值 <0.001 <0.001 <0.001
腹腔鏡手術是臨床治療輸卵管妊娠的常用術式[7]。該手術具有微創性,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促進其術后康復。對輸卵管妊娠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時,是否需要將患側輸卵管切除是臨床研究的熱門課題[8]。臨床治療輸卵管妊娠的腹腔鏡手術包括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和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前者屬于保守性手術,術中需要將妊娠腫物切開,并制作手術窗口,以清除妊娠腫物,該手術不會對輸卵管造成嚴重的損傷,且不會對卵巢的血供造成影響[9]。輸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鏡手術后,評估其療效的指標主要有卵巢功能、輸卵管功能等[10-11]。輸卵管的血供來自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分支,一般由子宮動脈分支供應輸卵管間質部和內側2/3 段,其他部分由卵巢動脈分支供應,兩分支血管各發出20 ~30 條小支分布于管壁,兩動脈分支的末端在輸卵管系膜內相互吻合。若對輸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可影響輸卵管和卵巢的血供,從而影響卵巢和輸卵管的功能[12-15]。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 個月及6 個月,兩組的卵巢體積對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大,P<0.05 ;兩組的竇卵泡個數對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多,P<0.05。說明相較于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更小。血清AMH 是評估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標,其受月經周期影響較小,診斷敏感性較高。β-HCG 是一種糖蛋白激素,臨床常用于診斷正常妊娠、異位妊娠等。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7 d,兩組的血清β-HCG、AMH 水平對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低,P<0.05。說明相較于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對卵巢功能的影響更小,更有利于血清β-HCG 水平的恢復[16-17]。研究發現,開展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不會對輸卵管造成嚴重損傷,且能較為精準地分離粘連組織,維持此處正常的血液循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18]。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開窗取胚術治療輸卵管妊娠療效較好,能改善患者術后的血清β-HCG、AMH 水平,且對卵巢、輸卵管功能的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