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星宇,孟宏偉,謝鳳玲
(山東省單縣中心醫院血液內科,山東 菏澤 274300)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種惡性血液系統疾病,在老年人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發病特點是患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異常增殖[1]。相關研究指出,對于老年及不耐受強化療或復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而言,給予維奈克拉治療可獲得顯著優勢性[2]。維奈克拉是靶向抑制抗凋亡蛋白B 淋巴細胞瘤-2 基因(BCL-2)的一種選擇性生物小分子藥物,可與去甲基藥物聯合用于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3]。本研究就維奈克拉聯合阿扎胞苷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收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0 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開始時間2019 年6 月,結束于2023年1 月。納入標準:依據WHO 造血和淋巴組織腫瘤分類診斷標準,經分子生物學、細胞遺傳學、白血病免疫分析、骨髓細胞形態學等檢查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排除標準:有去甲基化藥物、維奈克拉治療史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者;凝血功能紊亂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者;臨床數據不全者。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中均各有患者30 例。對照組:男性18 例(占60.00%),女性12 例(占40.00%),年齡23 ~75 歲,平均年齡(62.11±5.55)歲;觀察組:男性19 例(占63.33%),女性11 例(占36.67%),年齡27 ~78 歲,平均年齡(62.12±5.56)歲。兩組的年齡、性別、治療前白細胞計數、骨髓原始細胞比例、免疫功能指標、FAB 分型、分子遺傳異常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阿扎胞苷聯合半量預激方案治療。阿扎胞苷:第1 d 至第7 d 皮下注射,劑量75 mg/(m2·d)。半量HAG方案:第4 d至第10 d靜脈滴注高三尖杉酯堿,劑量1 mg/d;第4 d 至第10 d 皮下注射阿糖胞苷,劑量10 mg/m2,每12 h 給藥1 次;第4 d 至第10 d 皮下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劑量300 μg/d。半量IAG方案:第4 d 至第6 d 靜脈滴注去甲氧柔紅霉素,劑量5 mg/d ;第4 d 至第10 d 皮下注射阿糖胞苷,劑量10 mg/m2,每12 h 給藥1 次;第4 d 至第10 d 皮下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劑量300 μg/d。每日監測患者的血常規指標,當白細胞計數超過20×109/L 時,暫停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觀察組采用維奈克拉聯合阿扎胞苷治療:第1 d 至第7 d 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劑量75 mg/(m2·d);口服維奈克拉,第1 d 服100 mg,第2 d 服200 mg,第3 d 至第28 d 服400 mg。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用藥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及時調整維奈克拉的劑量。
觀察并記錄兩組治療后疾病的緩解情況,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未緩解。完全緩解: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骨髓原始細胞比例下降到5%以下;部分緩解: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骨髓原始細胞比例下降至5% ~20%;未緩解: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未見明顯改善,骨髓原始細胞比例>20%。緩解率為完全緩解例數和部分緩解例數占總病例數的百分比。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血生化指標,采集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骨髓恢復期的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血細胞分析儀對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進行檢測;采集患者的骨髓液2 mL,應用流式細胞儀測定骨髓原始細胞比例。
本研究所有的統計學處理分析均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患者的緩解率、性別占比等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χ2 檢驗兩組間的差異性;患者的血生化指標、平均年齡等為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以t檢驗兩組間的差異性,P<0.05 時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不同方案治療后,對兩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疾病緩解率進行統計及比較,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疾病緩解率為83.33%(其中疾病完全緩解10 例、部分緩解15 例、未緩解5 例),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6.67%(其中疾病完全緩解6 例、部分緩解11 例、未緩解13 例)(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疾病緩解率的比較
治療前后,對兩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各項血生化指標進行統計及比較,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的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骨髓原始細胞比例、血紅蛋白濃度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濃度分別為(127.29±11.52)×109/L、(110.55±2.26)g/L,均 顯 著 高 于 對 照 組 的(101.23±10.27)×109/L、(94.33±3.44)g/L(P<0.05);觀察組的骨髓原始細胞比例為(6.05±2.1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59±3.04)%(P<0.05);兩組的白細胞計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血生化指標的對比(±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血生化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血小板計數(×109/L) 白細胞計數(×109/L) 骨髓原始細胞比例(%) 血紅蛋白濃度(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0)68.24±6.61 101.23±10.27 25.52±13.24 2.93±1.48 38.24±12.63 11.59±3.04 80.11±7.22 94.33±3.44觀察組(n=30)66.84±7.32 127.29±11.52 26.73±12.98 2.78±1.77 40.82±13.71 6.05±2.16 78.13±8.23 110.55±2.26 t 值 0.777 9.249 0.357 0.356 0.758 8.137 0.991 21.584 P 值 0.440 <0.001 0.722 0.723 0.451 <0.001 0.326 <0.00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征是造血干細胞或祖細胞生長和分化異常。據統計,我國每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發病人數約為7.53 萬人,死亡病例達5.34 萬[3]。維納克拉是一種口服藥物,能夠靶向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 的表達,促使腫瘤細胞凋亡。研究發現,維奈克拉能選擇性促進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的死亡,增加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4-5]。但單獨應用維奈克拉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僅患者的疾病緩解率低,且容易產生耐藥性[6-7]。研究發現,維奈克拉與去甲基化藥物聯合應用可使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顯著改善,具有療效佳、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的特點,為后續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創造了有利條件[8-9]。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維奈克拉聯合阿扎胞苷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疾病緩解率為83.33%,而采用阿扎胞苷聯合半量預激方案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其疾病緩解率為56.67%(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小板計數和血紅蛋白濃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骨髓原始細胞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中,聯合使用維奈克拉與阿扎胞苷療效顯著。另一方面,維奈克拉于2023年3 月1 日正式納入醫保范圍,屬于目前醫保目錄中唯一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療藥物,可大幅度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加之藥物療效明顯,安全性良好,可使更多患者獲益。因此,值得在今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中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臨床應用維奈克拉聯合阿扎胞苷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緩解率,且對多項血生化指標均有改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