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廣西壯族自治區城鄉規劃設計院 廣西 南寧 530022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旨在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保護。廣西作為一個具有豐富農村資源和獨特民族文化的地區,傳統村落是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發展潛力所在。然而,長期以來,廣西傳統村落面臨著城市化進程、經濟發展和人口外流等問題的沖擊,導致許多村落的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和文化特色受到嚴重破壞和消失。保護和發展傳統村落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傳統村落是廣西鄉村文化的重要承載體,對于維護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推動鄉村文化的繁榮。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能夠促進鄉村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通過保護傳統村落的歷史建筑和特色產業,可以為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和文化創意產業等提供發展契機,促進鄉村經濟的多元化和增加農民收入。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也涉及到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傳統村落通常扎根于自然環境中,具有獨特的生態景觀和農耕生活方式,保護傳統村落有助于維護農村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農業和生態旅游的發展。因此,通過對鄉村振興視角下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研究,可以為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和實踐指導,為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有效策略。同時,對于廣西及其他地區的農村發展和傳統村落保護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通過深入研究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案例和經驗,可以為其他地區的傳統村落保護提供啟示和借鑒,推動全國范圍內的鄉村振興和傳統文化保護。
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政府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旨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實現農村現代化和建設美麗鄉村。該戰略的提出源于中國農村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包括農村人口減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問題。鄉村振興戰略以人民為中心,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強調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傳統村落是中國農村的文化瑰寶,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記憶。傳統村落代表著特定時代和地域的人文景觀,反映了農村社會、經濟和生活方式的演變。傳統村落具有獨特的建筑風格、傳統工藝、民俗習慣等特色,是傳統文化傳承和民族認同的重要依托。
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具有多重重要性。首先,傳統村落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傳統村落有助于維護和豐富國家文化資源,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播和發展[2]。其次,傳統村落作為旅游資源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可以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帶動鄉村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此外,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也對于鄉村社會的穩定和社區凝聚力的增強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為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和鄉村發展的多元化,這為傳統村落的保護和振興提供了資源和條件。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可以引導和支持傳統村落的文化保護、歷史建筑修復、旅游開發等方面的工作,從而實現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村落作為鄉村振興的文化資源和特色產業,可以成為吸引游客、促進農產品加工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保護傳統村落的獨特風貌和傳統文化,將有助于提升鄉村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推動鄉村經濟的蓬勃發展。
鄉村振興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相互關系還體現在政策和規劃層面。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有相應的規劃和政策支持,而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也需要借助鄉村振興的政策和規劃框架。在鄉村振興規劃中,應該充分考慮傳統村落的保護需求和發展潛力,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規劃方案,確保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整體目標相一致。
廣西位于中國南部,地理環境多樣,擁有豐富的山水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廣西傳統村落扎根于這片土地上,受到地理、歷史和文化因素的影響。廣西傳統村落地處山區、河流旁或丘陵地帶,環境優美,地理條件多樣,呈現出獨特的地貌特點。
歷史上,廣西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這使得廣西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吸引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遷徙和融合。廣西傳統村落在歷史長河中承載了多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積淀,融合了漢族、壯族、瑤族、苗族、侗族等多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獨特而多元的文化背景
廣西傳統村落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民俗習慣和自然景觀而聞名。這些村落往往保留了古老的傳統建筑,如木結構房屋、石頭街巷和古老的城門等,展示出獨特的建筑藝術和工藝技術[2]。此外,廣西傳統村落還保存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如傳統節日、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等,反映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
廣西傳統村落的特色和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信息,對于研究中國傳統社會、經濟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廣西傳統村落作為旅游資源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和體驗鄉村生活,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此外,廣西傳統村落還是當地民族文化的象征,保護和傳承這些村落有助于維護和發展當地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
廣西傳統村落的保護現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導致了農村人口的流失和農業產業的減少,傳統村落面臨著人口減少、老齡化和農村空心化等問題。這些因素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帶來了壓力。
其次,旅游開發的過程中,一些傳統村落面臨著過度商業化和文化虛化的問題。為了滿足游客需求,一些傳統村落過度開發旅游設施,導致原有的村落風貌和傳統文化受到破壞和扭曲。此外,旅游開發還帶來了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破壞等問題,對傳統村落的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
另外,傳統村落保護中的法律法規體系和管理機制仍然存在不足。盡管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保護政策和措施,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保護規劃和經濟補貼等,但在實施和落實過程中存在著管理不到位、政策落地不徹底等問題。缺乏有效的監管和執行機制導致一些傳統村落在保護過程中遭受破壞或缺乏有效的維護和管理。
針對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現狀的調查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問題的本質和原因,并為保護工作提供有效的對策和建議。通過加強政策法規的完善和執行力度,加強傳統村落的保護意識和文化自覺,促進與旅游開發的有機結合,可以實現廣西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加強社會參與和國際合作,借鑒國內外成功的傳統村落保護案例,可以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推動廣西傳統村落保護事業取得更大的成果。
政府應制定相關的保護法規和政策文件,明確傳統村落保護的目標、原則和具體措施。這些法規和政策文件應明確傳統村落的邊界范圍、建筑風格的保護要求、修繕標準以及相關的財政資金支持措施等。政府還應建立健全傳統村落保護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明確責任分工和監督機制,確保保護措施的有效實施。
此外,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稅收減免政策、提供經濟補貼、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為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提供財政支持。政府還可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相關的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推動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應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任務做出積極響應。傳統村落可以通過挖掘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旅游、提升農產品加工和文化創意產業等方式,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3]。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政策也應考慮傳統村落保護的特殊需求。政府應加大對傳統村落保護項目的資金支持,促進傳統村落的文化傳承和保護措施的實施。
社會參與是保護工作的重要方面,廣西傳統村落保護需要廣泛動員和組織當地居民、學者、專家和社會組織等力量參與進來。社會參與可以包括傳統村落的居民參與保護決策、參與保護工作、參與文化傳承等方面。政府可以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設立志愿者團隊等方式,提高居民對傳統村落保護的認知和參與度。同時,政府還可以鼓勵社會組織、文化機構和企業等參與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形成多元化的保護合力。
可持續發展是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重要原則。保護措施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協調。在傳統村落的保護過程中,應注重生態環境的恢復和保護,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污染。同時,應積極推動傳統村落的經濟發展,探索具有傳統村落特色的產業模式,促進當地居民就業增收。此外,還應注重傳統村落的社會和文化可持續發展,加強文化傳承和教育,培養傳統村落的文化自信和創新能力。

表1 某村現狀情況概述表

表2 保護實施策略匯總表
首先,傳統村落的建筑得到了有效保護和修繕,原有的村落風貌得以保留和恢復。其次,旅游業的發展為村落帶來了經濟收益,增加了居民的收入來源。此外,社區居民的保護意識和文化自覺得到提高,村民參與保護工作的積極性增強。
同時,該村落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首先,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了商業化傾向,過度開發和商業化導致了村落原有的文化特色的流失。其次,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還存在不足,一些旅游設施的建設對村落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此外,社區參與度和居民的管理意識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社區居民在保護工作中的參與程度有待提高,需要加強居民的教育和意識培養,使他們成為保護村落的積極參與者和管理者。
另外,該案例中還存在著傳統村落與現代發展的矛盾。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需要與現代化的需求相協調。在保護傳統村落的同時,要平衡好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現代化發展的需求,避免文化的機械保存和固化,注重創新與融合。
此外,傳統村落保護還需要注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在保護和發展過程中,需要兼顧生態環境的保護,避免資源過度開發和環境破壞。同時,需要注重傳統村落社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多元化的就業機會,促進居民的可持續生計。
本研究以鄉村振興視角下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鄉村振興戰略、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兩者相互關系的探討,以及對廣西傳統村落特點與保護現狀的分析,鄉村振興視角下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策略的闡述,以及廣西某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實踐的案例分析,得出: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重要性,將傳統村落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統村落的保護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推動力。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具有重要的地理、歷史和文化背景,具有獨特的特色與價值,是傳承歷史文化、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
鄉村振興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相互關系密切,鄉村振興戰略為傳統村落提供了發展機遇,而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也能夠為鄉村振興注入歷史文化魅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在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著商業化傾向和環境保護不足等問題,需要加強政策法規的制定與執行,注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解決。未來,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明確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目標和措施同時,應加強社會各方的合作與協調,形成多元化的保護合力,鼓勵社會資本的參與和投入,促進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