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智 趙志志 黎勁東
(寧夏煤業集團清水營煤礦,寧夏 銀川 750411)
清水營煤礦煤層頂底板巖性以粉砂巖、泥巖、粗砂巖為主,局部成巖度較差、層理較發育,圍巖易風化、遇水膨脹,屬于典型的“三軟”巖層。根據以往回撤通道管理經驗,支護強度不夠時,容易出現頂板下沉、片幫等現象, 設備回撤安全風險大。通過地質資料分析、現場鉆孔窺視,提出“全斷面高強預應力錨索基本支護+單體液壓支護配合π型鋼梁”全新支護方式,并設計了模塊鋼板代替傳統軌道。實踐證明,該方案有效地控制了頂板,提高了運輸效率,實現了復雜條件下快速回撤設備。
110206 工作面所在煤層為二煤,埋深346~548 m,平均447 m,走向長度2400 m,回撤通道長192 m,傾角25°,煤層厚度3.5~4.1 m,平均3.8 m。煤層頂底板圍巖節理、裂隙發育,巖層中富含水,煤層頂板為侏羅系中統直羅組砂巖的含水層,圍巖易軟化、強度低、堅固性差,為不穩定性圍巖,屬易冒落的三類頂板。圍巖物理力學參數特性見表1。直接頂為灰白色或淺灰色粉砂巖,夾煤線,易松散,具波狀水平層理,泥質膠結,厚度為1.35~4.28 m;基本頂為以石英、長石為主的灰白色粗砂巖,厚度為12.04~52.45 m;直接底為以石英、長石為主的淺灰色粉砂巖,厚度為1.53~5.74 m,較堅硬致密;基本底為厚度2.73~8.71 m的灰色細粒砂巖,含云母片,巖石致密。

表1 圍巖物理力學參數特性
向圍巖內注漿能夠封堵滲水,進而降低地下水對圍巖的軟化,避免圍巖軟化造成強度降低。漿液在泵壓的作用下,可滲透、充填、閉合圍巖裂隙,降低圍巖體的孔隙率。MZM-70 型注漿材料黏結力較大,將破碎巖體膠結形成完整體,可大大提高破碎圍巖強度[1-2]。對風機巷超前范圍在頂幫二次全錨索支護,頂板施工Ф21.8 mm×7300 mm 錨索梁、幫部施工Ф21.8 mm×5300 mm 錨索梁加強支護,錨索梁均用11 號礦用工字鋼加工制作?;仫L巷受采動和上區段采空區壓力影響幫鼓、底鼓嚴重,采用人工配合懸臂式掘進機方式擴幫起底,對兩幫采用錨索網噴+注漿錨索支護。
反底拱施工工藝流程:起底→施工注漿管、注漿→錨桿錨索支護、灌漿→施工墊層→鋪鋼筋網、安裝圓鋼鋼帶和W 鋼帶→預緊錨桿錨索→澆筑至設計厚度。
對機巷超前70 m 施工反底拱地坪,中間矢高500 mm、兩側300 mm 強度等級為C30 混凝土,便于機巷設備快速回收。反底拱支護斷面、展開圖如圖1。

圖1 反底拱支護斷面、展開圖(mm)
在回撤過程中應用了柔性纖維網護頂工藝。柔性網是樹脂纖維聚合材料,其特點是網片面積大、柔韌輕盈、抗拉力強、易于操作。柔性網與常規鋪設金屬網相比,具備一次掛網不聯接、整體施工質量高、效果好的優點,節約聯網成本,可提高收尾作業工效[3-5]。另外該材質有防銹蝕功能,防止淋水造成抗拉力下降。柔性網對頂板管理起到了有效支護作用[6-7]。
在主副絞車硐室交岔點用全錨索+錨注,硐室用29U 鋼支架+錨索桁架復合支護方式,保證了大跨度頂板安全。對上口噴漿封閉防止風化,通過注漿錨索注MZM-70 型無機料加固頂板。硐室一次錨網噴+錨索桁架支護,二次架設29U 鋼支架加強支護,在交岔點頂板安裝2 臺頂板離層儀實時監測頂板變化。
工作面距停采線10 m 時在頂板施工孔徑56 mm、深度8.5 m 的鉆孔窺視孔,截取圖片進行圍巖分析。0.5~4.5 m 范圍內裂隙發育較多,4.5 m 以上頂板較完整。
在通道頂幫用全錨索支護,頂部布置7 排錨索,采用“短錨索+長錨索+W 鋼帶”方式。短錨索為Ф21.8 mm×3300 mm、長錨索為Ф21.8 mm×7300 mm 鋼絞線;幫部用4 排Ф21.8 mm×5300 mm 錨索支護,排距為900 mm×900 mm,預緊力240 kN,錨固力260 kN?;爻吠ǖ乐ёo斷面圖如圖2。通過高預緊力將錨索用W 鋼帶串聯在一起,在巷道頂板淺部圍巖中形成預應力加固帶,高預應力向頂板深部傳遞,防止淺部圍巖受開挖或采動影響而造成拉剪破壞;同時,長錨索錨固端進入頂板深部相對穩定的圍巖中,從而形成了預應力承載層。通過長錨索將淺部和深部雙承載層串聯,使得雙承載層之間的圍巖處于近似三向受力狀態,有效防止頂部下沉與離層發生,確保支護質量[8-9]。

圖2 回撤通道支護斷面圖(mm)
二煤底板為粉砂巖,泥質膠結,易泥化,回撤通道安裝模塊鋼板,模塊鋼板設計平、剖面圖如圖3,取消通道內調向絞車,優化了回撤工藝?;仫L巷安裝兩臺DLZ210F 型柴油單軌吊機車運輸設備,提高運輸效率。

圖3 模塊鋼板設計平、剖面圖(mm)
工作面扇形帶使用4 臺掩護支架管理頂板,靠老塘側施工一排連鎖木垛和一排“一梁三柱”,增加通道頂板的支護面積和強度,簡化了支護工藝,加快了回撤進度,減少了工人勞動強度[10]。掩護支架布置圖如圖4。

圖4 掩護支架布置圖
嚴格落實綜合防滅火措施,以注氮為主,輔以充填珍珠巖,施工沙袋墻,噴涂凝膠、阻燃劑,灌注粉煤灰等措施,結合束管監測和人工采樣分析氣體變化,有效控制自然發火。在上下隅角構筑沙袋隔離墻,用注漿泵向上隅角注水玻璃和水泥,快速隔絕氧氣進入采空區,防止自燃氧化。綜合防滅火應根據散熱帶、氧化自燃帶和窒息帶寬度,確定注氮氣的間距、時間和注入量,使氮氣一直覆蓋氧化自燃帶,有效遏制采空區自然發火。所以按照采空區氧化帶范圍,在距工作面下口60 m、90 m、120 m 處分別布置支管,在工作回撤期間向采空區連續性注氮[11-12]。110206 工作面停采后,采空區注氮量由500 m3/h 逐步增加到1200 m3/h,累計注氮氣135 萬m3。
110206 綜采工作面回撤通道采用“全錨索+W鋼帶+液壓單體支柱+π 型鋼”支護方式加強了頂幫管理,確保回撤期間的頂幫安全。用模塊鋼板代替傳統的軌道運輸方式,簡化了軌道鋪設工藝,降低了勞動強度,加快了模塊鋼板安裝回撤及工作面設備回撤速度。模塊鋼板面積大、強度高,提高了模塊鋼板對回撤通道底板的適應性。回收刮板機和采煤機9 d,鋪設模塊鋼板3 d,回收支架17 d,主要設備回撤29 d,比同類條件下設備回撤提前16 d,僅節省人工成本70 余萬元,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