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嬌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咳嗽為機體的防御性神經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可以說是疾病出現的預警信號。隨咳嗽特點及伴隨癥狀的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潛在導致咳嗽的因素。在臨床工作中,醫生常按咳嗽持續時間長短對咳嗽進行分類,分別為急性咳嗽(發病3周內)、亞急性咳嗽(咳嗽癥狀持續3~8周)和慢性咳嗽(咳嗽癥狀持續>8周)。一旦出現咳嗽癥狀,我們可以根據咳嗽分類,對照相關病因,進行就診前的初步處置。
急性咳嗽的常見病因為:普通感冒和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急性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肺炎、氣胸、肺栓塞及異物吸入等情況,也可能出現急性咳嗽。
普通感冒 除了咳嗽,還伴有流涕、噴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適,可伴發熱,全身癥狀較少。普通感冒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故不建議常規使用阿莫西林、頭孢等抗菌藥物。可使用減充血劑與抗組胺藥,緩解咳嗽,改善打噴嚏、鼻塞等癥狀。如果有發熱、周身酸痛癥狀,可短期使用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如果咳嗽劇烈,可使用復方甲氧那明治療,也可同時配合使用中成藥物。
急性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 如流感及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除咳嗽癥狀,還常伴隨明顯的發熱、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癥狀。如與流感患者接觸后,出現發熱及劇烈咳嗽,可早期口服奧司他韋對抗病毒。較輕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癥即可,嚴重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病毒感染及細菌感染均可能引起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起病早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隨后咳嗽逐漸加重,合并細菌感染會出現咳黃膿痰。治療以對癥處理為主,劇烈干咳者可適當應用鎮咳藥物,咳痰費力者可使用祛痰藥物或黏痰溶解劑。如有咳黃膿痰,可選擇頭孢類、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等口服抗菌藥物。
亞急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可口服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或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類藥物。病毒性原因導致的感染后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如果咳嗽癥狀明顯,可口服復方甲氧那明、蘇黃止咳膠囊治療。如果經上述處理咳嗽無改善,可能存在其他病因,需要到醫院行血常規、胸部影像學、支氣管激發試驗、誘導痰細胞學檢查等。
(1)上氣道咳嗽綜合征/鼻后滴流綜合征:以白天或體位轉變后咳嗽為主,入睡后較少。多有鼻部和(或)咽喉疾病的臨床表現和病史,可有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頻繁清嗓、咽后黏液附著及鼻后滴流感。過敏性鼻炎還表現為鼻癢、噴嚏、水樣涕及眼癢等。鼻-鼻竇炎常有鼻塞和膿涕等癥狀。可口服氯苯那敏和應用減充血劑治療減輕癥狀。這里我們要注意,減充血劑雖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緩解鼻塞癥狀,但因其導致藥物性鼻炎的不良反應,故不宜長期應用,療程一般<1周。建議聯合應用氯苯那敏和鼻用減充血劑,療程2~3周。對于過敏性鼻炎,避免或減少接觸變應原尤為重要,其次可鼻腔吸入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鼻噴劑),及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也可口服孟魯司特鈉。對于慢性鼻竇炎,可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類或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藥物。口服羧甲司坦或厄多司坦有助于溶解黏液,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促進鼻腔黏液排出。
(2)咳嗽變異型哮喘:主要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較劇烈,夜間及凌晨咳嗽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氣、灰塵及油煙等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吸入沙美特羅替卡松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有效,治療時間通常需8周以上。部分患者會發展為典型哮喘,需要長期治療或者按需間歇治療,以預防典型哮喘的發生。口服孟魯司特鈉可對抗氣道過敏性炎癥、改善咳嗽癥狀。
(3)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主要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唯一的臨床癥狀,干咳或咳少許白色黏液痰,多為白天咳嗽,少數伴有夜間咳嗽,無喘息、呼吸困難癥狀。對油煙、灰塵、異味或冷空氣比較敏感。肺通氣功能和PEF變異率正常,無氣道高反應。痰嗜酸粒細胞比例≥2.5%。多吸入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吸入劑)治療,持續8周以上。初始治療可聯合口服潑尼松10~20mg每天,持續3~5天。
(4)胃食管反流:咳嗽大多發生在日間、直立位以及體位變換時,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進食酸性、油膩食物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可伴有反酸、胸骨后燒灼感及噯氣等典型反流癥狀。如有明確有胃食管反流病,我們要尤其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飲食、減重、抬高床頭及避免睡前進食,避免過飽,避免進食酸性、辛辣和油膩食物,避免飲用咖啡、酸性飲料及吸煙,避免劇烈運動等。抑酸藥(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或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聯合聯用促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可有助于更好地緩解癥狀。
(5)變應性咳嗽:多有過敏性疾病史或過敏原接觸史,陣發性刺激性干咳,晝夜咳嗽無差異,油煙、灰塵、冷空氣、講話等容易誘發咳嗽,常伴有咽喉發癢。肺通氣功能正常,無氣道高反應性,誘導痰嗜酸粒細胞比例正常。在有效避免或減少接觸過敏原的前提下,吸入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吸入劑)和(或)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有效。
(6)慢性支氣管及肺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氣管-支氣管結核、支氣管肺癌等。慢性支氣管炎常與吸煙和環境暴露相關,咳嗽、咳痰一般晨間明顯,咳白色泡沫痰或黏痰,加重期亦有夜間咳嗽,急性發作時可口服莫西沙星治療。支氣管擴張癥典型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大量咳膿痰及間斷性咯血,合并急性感染時可口服或靜點青霉素類、頭孢類或喹諾酮類抗生素。氣管-支氣管結核主要癥狀為慢性咳嗽,可伴有低熱、盜汗、消瘦等結核中毒癥狀,部分患者咳嗽是其唯一的臨床表現,需正規抗結核治療。支氣管肺癌多表現為刺激性干咳、痰中帶血、胸痛及消瘦等癥狀或原有咳嗽性質發生改變,其治療關鍵在于腫瘤原發灶的治療。
(7)藥物誘發咳嗽:多數老年人因高血壓而服用依那普利、卡托普利或貝那普利等降壓藥物,咳嗽是這一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如您患有高血壓,并且在服用上述藥物期間出現咳嗽癥狀,要想到存在藥物因素的可能。通常情況停藥1~4周后咳嗽就可以明顯減輕或消失,停藥后可選擇其他降壓藥物進行替代。
(8)心理性咳嗽/軀體性咳嗽綜合征:心理性咳嗽可能與中樞調節紊亂、焦慮或抑郁等精神因素有,典型表現為日間咳嗽,專注于某一事物及夜間休息時咳嗽消失,常伴隨焦慮癥狀,需應用抗焦慮或抗抑郁等精神類藥物及輔助心理干預治療。
看似簡單的咳嗽癥狀,其實并不簡單。當出現咳嗽癥狀后,如果按以上情形進行初步的經驗性處理無好轉,一定要至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確診,接受規范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