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濤
一旦大腦產生異常放電活動,人的意識、思維、情感、運動等都將會發生嚴重的混亂,最終導致患者無法正常的生產、生活,影響患者的正常行動,如一些機械的操作等,這些癲癇患者都無法從事。同時,發生癲癇之后,患者可能會反復抽觸,并且喪失意識,如果發病次數過多,還有可能導致患者遲鈍、癡呆。一次嚴重的發病,可能會導致患者凋亡十幾萬神經細胞,甚至有患者連續發病,最終導致死亡的病例,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引發癲癇的病因較為復雜,此前有研究者提出,遺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而經過調查之后發現的確如此,父母或者直系親屬發生癲癇之后,其后代癲癇發病率也遠超正常人群。其次,癲癇也與一些先天性疾病有關,如先天性染色體異常、遺傳代謝障礙、腦畸形、腦積水、大腦灰質移位癥等,這些先天性疾病都可能會導致人們患上癲癇。再次,各種外傷也會引發癲癇,如腦挫傷、顱內手術之后,患者的大腦神經可能在這一過程中遭受損傷,最終留下癲癇發病隱患。除此之外,感染與中毒也是常見的因素,一些病原體寄生在大腦當中,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腦炎、腦膜炎、腦膿腫等,而鉛、汞、一氧化碳、酒精等中毒,也可能會導致大腦形成癲癇病灶,最終埋下癲癇的隱患。最后則是一些全身性疾病引發的癲癇,如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結節性硬化疾病、老年癡呆等,這些都可能會引發癲癇病征。
根據癲癇的發作狀態與特征,可以將癲癇分為3種不同類別:首先是部分性發作,部分性發作當中也分為單純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部分性發作繼發全身強直痙攣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繼發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
其次是全身性發作,這種發作主要包括6種,分別是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強直性發作、陣攣性發作、強直陣攣性發作、失張力性發作幾種。
最后是一些不能分類的類型,如頻繁性發作的癲癇,這種癲癇即便是使用藥物進行足量控制,但是依舊無法避免癲癇發?。皇窕蛘呒£嚁?,每天至少發病1次,這種頻發性發病的癲癇雖然可以使用藥物控制,但是依舊會每天發病。另外,一些嬰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發生癲癇,這種癲癇也被劃分為不能分類的類別當中。
想要對癲癇進行治療,必須從根除病因、控制癲癇發作次數兩方面入手,其中藥物是重要手段。研究表明,質量較好并且使用效果較為理想的抗癲癇藥物需要具有以下特征:抗癲癇范圍大、抗癲癇強度高、療效好、毒副作用小、價格低廉、覆蓋范圍廣。但現如今我國尚未有一款藥物可以達到以上的標準和效果,尤其是在根除病因方面,相當困難。目前,各類抗癲癇藥物均需要長期、不間斷地服用,直到癲癇發作得到控制之后,依舊需要服藥2~4年以上,才能逐漸減量;減量也需要在1年左右時間完成,不能突然減量,否則可能會導致癲癇復發。
當下,大部分患者依舊以藥物治療為主,手術治療也可以達到效果,但是擁有手術治療條件的患者較少。需提醒的是,癲癇患者無論選擇什么樣的治療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都需要注重以下幾點:
(1)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治療。一般來說,高達80%的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完成對癲癇的控制,但一些患者和親屬由于對癲癇的性質和治療方式不夠了解,對于各類藥物的選擇也不夠相信醫生,并未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及時服藥,這種情況是造成癲癇反復的最根本原因,會嚴重損傷患者的腦細胞。
(2)關注發作頻率與合理用藥。鑒于一些抗癲癇藥物具有較大毒副作用,對于每年發作次數不超過3次的患者,大部分醫生認為無需進行用藥。如果發作次數在3次以上,患者就需要盡早使用合理的方式開展抗癲癇治療,原因在于一旦發生癲癇,患者腦神經細胞將會嚴重受損,最終導致患者的身體受到影響。一些患者由于抗癲癇藥物起效較慢,自作主張使用多種癲癇藥物混合治療,最終導致血藥濃度大大增加,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3)首發癲癇后,治療很重要。部分第一次發病的癲癇患者,往往抱有僥幸心理,認為癲癇不會再次發病而不去就診。實際上,首次發病之后3年內再次發病的幾率高達70%。如果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并且使用合理的方式進行防護,基本上首發癲癇之后都能夠控制病情,最終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4)科學選擇手術。如果患者的顱內出現病變,并且導致腦血管出現畸形,一般來說都適合使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對于一些病因、病情都比較明確的患者,可以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搭配手術治療,清理病灶;對于一些病因不明的癲癇患者,如果使用多種抗癲癇藥物依舊無法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影響到患者的實際生活,也可以使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手術治療之后,患者的肢體抽動、抽搐等問題一般將會得到有效的緩解,手術治療癲癇的效果往往比較好。當然醫生在實際決定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必須要針對病變性質以及病變的原因進行詳細分析。
積極服用抗癲癇藥物的同時,患者在生活中也有注意事項,包括:避免情緒激動,減少精神遭受刺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保護自己的身體,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方面需要戒煙戒酒,不食用過辣、過咸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藥物治療失去效果。在癲癇治療接近尾聲時,患者也需要始終秉持著謹慎的心理,對病情進行明確評估,盡量降低癲癇對于自己的影響,有始有終完成治療,并定期前往醫院進行體檢,檢測大腦健康狀態。只有始終保持對癲癇的戒備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才能夠讓患者真正投身到健康的生活中。